书香小说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下篇做事篇第四章 做事要学会识势(第1页)

下部做事篇第四章做事要学会识时务

古语云:迅风驾舟,千里不息;纵帆不收,载胥及溺。要办大事就要学会借势。借什么势?即人势、地势、时势、事势、名势。

1。小智借物,大智借势

[周武王體津观兵]

小智者,借物;中智者,借钱;大智者,借人;超智者,借势。

世界上有三借:借人、借势和借钱。这都是成事之道。

借人、借势是聪明人常用的一种成事之道,它可以利用对方的优势来弥补自己的不足,至少可以弥补自己的才智、人力之不足。而借钱往往担有一定的风险,弄不好就会信誉扫地。俗话说借物不如借钱,借钱不如借人,借人不如借势。台湾巨富陈永泰说得好:“聪明人都是通过别人的力量,去达到自己的目标。”

周武王盟津观兵的故事,《史记》上有记载。武王观兵的目的是很清楚的:看是否能顺水推舟地灭了殷纣。所以,与其说他是观兵,不如说他在观势。

周文王去世后,其了姬发继承王位,称为武王。他拜姜尚为尚父,并请他的兄弟周公旦、召公夷、华公高等做他的助手,继续沿用文王富国强兵的政策,准备完成其父未竟的事业——讨伐商纣王。

经过一年多的准备,武王觉得周国的军事力量有了很大的增强,与姜尚商议后,决定进行一次“观兵",即军事演习。他和姜尚把军队带到盟津渡口,在那里进行“观兵”。当军队即将检阅完毕时,忽然从四面八方传来鼎沸之声。原来是各国诸侯听到周武王来盟津做伐纣的准备,大家纷纷响应,组织军队前来助威,不约而同赶来的诸侯有800个之多。武王得知各国诸侯派兵前来助威,激动不已,当即和诸侯们订立盟约,约定在伐纣战争中要紧密配合,联合行动。

在盟会上,众诸侯都说:“我们现在兵强马壮,应该一鼓作气,马上伐纣。”但武王却认为,目前时机尚不成熟,殷商还有一定的实力,而且内部还有比干、箕子、微子等贤臣辅佐,不可轻举妄动;另一方面这一次也没有做好进攻的准备。经过说服,众诸侯班师而归。

盟津观兵后,武王一面加紧练兵,一面派人去探听殷商的动向。他们听到探子的三次汇报后得知,殷商已是“谗恶进用、忠良远黜”:比干被剖胸挖心;箕子装疯,被罚为奴;微子感觉无望,已经出走,隐居起来;百姓们不敢口出怨言了。

武王觉得殷商已是分崩离析,众叛亲离了,征伐纣王的时机已经成熟,便立即拜姜尚为帅,发兵5万渡过黄河东进。

大军到了盟津,八百诸侯也率兵前来助战,武王便在盟津举行了誓师大会。武王列举了纣王荒淫无道、作恶多端的暴行,鼓励大家同心伐纣,要一鼓作气奋勇向前,功成在此一举,不灭纣王,绝不退兵。

盟誓后,武王率大军浩浩荡荡地杀奔商都朝歌,一路上势如破竹,很快便打到了离朝歌只有70里的牧野。武王和姜尚决定将军队驻扎在这里,稍事休整,再一举攻占朝歌。

纣王闻讯,匆忙调集亲军卫队、服劳役的奴隶以及一些助其为虐的诸侯小国前来,共征得军队70万人,并亲率大军在牧野北面摆开长阵,欲与周军决一死战。纣王心想:自己有军马70万,可周军只有5万,这简直是以卵击石、飞蛾扑火。

可他哪里知道,武王的军队是经过严格训练的精锐之师,作战勇敢顽强;而他那70万大军中,一多半是临时武装起来的奴隶和从东夷捉来的俘虏,他们平日受尽了纣王的压迫和虐待,对纣王恨之入骨,又有谁肯为他卖命。

所以,两军刚一交锋,奴隶们就掉转矛头,纷纷倒戈投降,配合周军攻打商军,纣王所谓的70万大军顷刻间土崩瓦解。纣王一看大势已去,转身就逃。姜尚便指挥周军,乘胜追去,一直追到朝歌。

多行不义则自毙。纣王逃回朝歌,感到已没有回天之力,就命人将宫里珍宝都搬到鹿台,然后放起火来,自焚而亡。朝歌的百姓闻听纣王已死,列队欢迎周军入城。武王入城来到鹿台,看到纣王的尸体便连射

三箭,并砍下纣王与妲己的脑袋,悬挂在宫廷外的白旗下示众。纣王的两个宠臣恶来、费仲也被斩首。群凶斩除,人心大快。

至此,延续了600多年的殷商王朝,随着恶贯满盈的纣王的自焚而彻底灭亡,一个新生的王朝一-周王朝在中原大地诞生了。

武王的胜利,关键在于他在盟津观兵时,观到了诸侯对自己的需求;同时,牧野之战前,他也观到了纣人对自己的需求。如果没有这种强烈需求,被灭的就可能不是纣王,而是武王了。因为纣王在兵力上已占有绝对的优势。现在,虽然双方是5万对70万,但“纣师虽众,皆无战之心,心欲武王亟入”,兵心的优势在武王一边。因此,顺势成事,大胜纣王也自不在话下了。

所谓借势,就是借助某种需求。需求的范围越大,势就越大;需求越强烈,势就越成熟。借势与借力的区别就在这里:借力是自己有需求,别人满足你的需求;借势是别人和社会有需求,你满足别人和社会的需求。武王满足了诸侯和殷人的需求,灭了殷纣,诸侯臣服。没有殷人的需求,也灭不了纣王;没有诸侯的需求,即使灭了纣王,其结果也会群雄逐鹿,天下大乱。

所以,聪明人大多不会去借物、借钱,而是借势。

点评

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机遇,没有谁生逢其时,也没有谁生不逢时,关键是你有没有发现机遇的敏锐眼光,你有没有果断出击的决心和整合资源、把握机遇的能力。就如同一张木桌,表面光滑密实,没有任何缝隙。但如果你是枚钉子,仍然可以挤出空间把自己钉进去。

2。审时度势方能百战百胜

[贾诩:明辨权达,进退有节]

古语云:“伸缩进退变化,圣人之道也。”一个人只有顺应时势,善于因势利导,才能成就大事。

贾诩字文和,凉州武威姑臧人。青年时才智即为人所称道。他当时任郎官,因病辞职,途中碰到氐人作乱,同行的数十人都被活捉。氐人要活埋这些人。贾诩对氐人说:“我是段公的外孙,如果你们不活埋我,我家肯定会用重金来赎我。”段公指的是段颖,时任太尉,久任戍边大将,威震西土。贾诩并不是段公家人,但他以此却震住了氐人。氐人果然没有加害他,放了他一条生路。

贾诩先任李傕和张绣等人谋士,后投曹操,对曹魏的兴盛起了重要作用。贾诩在当时甚至有“良平之奇”之称,说贾诩堪比张良、陈平。当时李傕、郭汜能暴乱一时,都是靠的贾诩的计谋;是战是守,他能因事、因时、因势而为之制定对策。

当时,王允用计除掉董卓,大赦天下,独不赦董卓死党李傕、郭汜等。他们惊惶不安想各自逃生。这时,贾诩在董卓军中独持异议说:“诸君若弃军单行,则一亭长能缚君。不若诱集陕人,并本部军马,杀入长安,与董卓报仇。事济,奉朝廷以正天下;若其不胜,走亦未迟。”

热门小说推荐
医妃惊世

医妃惊世

她本是实力强悍,医术超群的世家家主。  一朝穿越成将军府的废柴嫡小姐,成为第一位被退婚的太子妃,人人嘲讽!  选秀宴上,她被赐嫁给鼎鼎有名的残废王爷。  ...

万域之王

万域之王

太古时代,有擎天巨灵,身如星辰,翱翔宙宇。有身怀异血的各族大尊,破灭虚空,再造天地,有古炼气士,远渡星河,教化众生。不知因何原因,一个时代悄然终结,万域隔...

霸道帝少请节制

霸道帝少请节制

言安希醉酒后睡了一个男人,留下一百零二块钱,然后逃之夭夭。什么?这个男人,竟然是她未婚夫的大哥?一场豪赌,她被作为赌注,未婚夫将她拱手输给大哥。慕迟曜是这...

斗战狂潮

斗战狂潮

双月当空,无限可能的英魂世界孤寂黑暗,神秘古怪的嬉命小丑百城联邦,三大帝国,异族横行,魂兽霸幽这是一个英雄辈出的年代,人类卧薪尝胆重掌地球主权,孕育着进军高纬度的野望!重点是二年级的废柴学长王同学,如...

天刑纪

天刑纪

今朝修仙不为仙,只为春色花满园来日九星冲牛斗,且看天刑开纪元。...

雪中悍刀行

雪中悍刀行

这个江湖。有武夫自称天下第二一甲子。有剑仙一剑破甲两千六。有胆小的骑牛道士肩扛两道。但一样是这个江湖,可能是江湖儿郎江湖死,才初出茅庐,便淹死在江湖中。可能对一个未入江湖的稚童来说,抱住了一柄刀,便是抱住了整座江湖。而主角,一刀将江湖捅了个透!临了,喊一声小二,上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