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这是独裁者的独特性格,他说的话,不许说不对;他做的事,只能顺着他,不许违背。也就是说,他唯一喜欢的就是那些唯唯喏喏、吹牛拍马的人;最不喜欢的则是有自己的思想,善于分清是非,又敢说话的人。于是,在他的身边打转的都是那些想升官而听话的人。其实,这样的人已经失去其存在的价值,对个人、对组织都是百害而无一利的。
同样,古时虢国的国君也是这样一个糊涂虫。平日里他只爱听好话,听不得反面的意见,在他的身边围满了只会阿谀奉承而不会治国的小人。直至有一天虢国终于亡国,那一群误国之臣也一个个作鸟兽散,没有一个人愿意顾及国君的。最后,虢国的国君总算侥幸地跟着一个车夫逃了出来。
车夫驾着马车,载着虢国国君逃到荒郊野外,国君又渴又饿,垂头丧气。车夫赶紧取过车上的食袋,送上清酒、肉脯和干粮,让国君进食。国君感到奇怪,车夫哪来的这些食物呢?于是,他在吃饱喝足后,便问车夫:“你从哪里弄来这些东西呢?”车夫回答说:“我事先准备好的。”国君又问:“你为什么会事先做好这些准备呢?”车夫回答说:“我是专替大王您做的准备,以便在逃亡的路上好充饥、解渴呀。”
一听这话,国君便不高兴了,于是又问他:“你怎么知道我会有逃亡的这一天呢?”车夫回答说:“是的,我估计迟早会有这一天这次国君真的生气了,不满地说:“既然这样,为什么过去不早点告诉我?”车夫说:“您只喜欢听奉承的话。如果是提意见的话,哪怕再有道理您也不爱听。我要给您提意见,您一定听不进去,说不定还会把我处死。要是那样,您今天便会连一个跟随的人也没有了,更不用说谁来给您肉吃酒喝了。”
国君听到这里,气愤至极,紫涨着脸指着车夫大声吼叫。车夫见状,知道这个昏君真是无可救药了,死到临头还不知悔改。于是连忙谢罪说:“大王息怒,是我说错了。”
之后,两人都不说话了。马车走了一程,国君又开口问道:“你说,我到底为什么会亡国而逃呢?”车夫这次改口说:“是因为大王您太仁慈贤明了。”这样一说,国君很感兴趣,接着问道:“为什么仁慈贤明的国君不能在家享受快乐,过安定的日子,却要逃亡在外呢?”车夫说:“除了大王您是个贤明的人外,其他所有的国君都不是好人,他们嫉妒您,才造成了您逃亡在外的。”国君听了,心里舒服极了,一边坐靠在车前的横木上,一边美滋滋地自言自语说:“唉,难道贤明的君主就该如此受苦吗?”他头脑里一片昏昏沉沉,困乏地枕着车夫的腿就睡着了。
这时,车夫总算是彻底看清了这个昏庸无能的虢国的国君,他觉得跟随这个人太不值得。于是,车夫慢慢地从国君头下抽出了自己的腿,换了一块石头给他枕上,然后离开了国君,头也不回地走了。最后,这位亡国之君就这样死在了荒郊野外,成了野兽的口中之食。
一个伟人,之所以能够成为伟人,绝不是仅仅由于他有什么惊人的智慧、过人的胆略和良好的机遇。因为这些是其成功的必要条件。即便是伟人,他首先也还是一个人,而一个人的智慧、胆略、体力等等这一切构成其能力的组成必然是有限的。回首伟人们成长的历程,我们会发现,他们的成功应该是来源于他们善于学习别人,善于借鉴别人,善于利用别人,甚至是善于控制别人,能够虚心纳言,鼓励幕僚直言敢谏。所以他们成为伟人的过程,就是他们学习别人、借鉴别人、利用别人、控制别人的数量的不断积累,最终成就了他们走向伟大的质的飞跃。
就是这样,别人的智慧变成了他的智慧,别人的胆略变成了他的胆略,别人的力量变成了他的力量。于是,他就变得越来越强大,越来越有影响力,成了举世瞩目的伟人。
点评
忠言逆耳,正是因为别人对你持有不同的意见,或者是为了改正你身上的缺点。所以,这是一个使你多角度看问题和清理后背上污垢的机会,千万不要错过,不要误会别人。
6。摆正谦让与竞争的关系
[王述就职与祁奚荐贤]
有不可告人的阴暗心理,就无法成为君子。
谦让不仅是一种美德,更是智慧与勇气的体现。
在《谦让如歌》中有这么一句话:“当你看见一个怨气难平的战友而奉献一首真诚的心曲,当你看见一个痛苦彷徨的伙伴而伸出温暖的双手,当你受到挫折伤害而能心平气和、自我调节时,你的谦让就显示了拯救别人与自己的价值。"所以说谦让是一种美德。
谦让是一种美德,是一种眼光和度量,它需要自信和坚韧的品格。能做到克己忍让的人,正是深刻而有力量的,正是雄才大略的表现。
祁奚荐贤,就是历史上这样很有教益的故事。
祁奚是春秋时晋国人,曾任中军尉,是一个品德高尚且有才能的人。他老了,请求退休。于是晋侯问他,谁可以接替中军尉职务,祁奚推荐了解狐。虽然解狐是他的仇敌,但他并不因此而否认他的才能。可是在正要任命解狐时,解狐却死了。无奈,晋侯再一次向他请教。祁奚又举荐了他的儿子祁午。就在这个时候,中军尉佐羊舌职死了,晋侯又请祁奚推荐接替的人,祁奚举荐了羊舌职的儿子羊舌赤。祁奚就是这样,他荐贤内不避亲,胸怀坦荡,因而能够公正无私地对待他人。由于他恪守道德,能够坦荡无私,因此,被人们世代称颂。
中华民族悠久的文明史中,“礼尚谦让"是一个有着丰富内涵的传统道德。然而“谦让”并不是一味讲退让、忍让。在古人的观念中,“谦让”是指在名利、权位上的让,谓之“君子不争”才华的场所。但是,在另一方面古人又很推崇“当仁不让”。
古代推崇的争是雍容大度、自信自强、公平的竞争,在该争的时候,也是绝不谦让的。
当时,晋人王述被调任尚书令。尚书令可是一个很高的官职,握有国家大权,权比宰相。当朝廷的任命一到,王述就要即刻赴任。这时王述的儿子得知这一消息后,对父亲说:“您应该谦让一下,把职位让给杜许吧。”王述反问儿子:“你说我能胜任这个职务吗?”儿子回答:“怎么不能胜任!您非常合适,但是能谦让一下总还是好些吧,至少在礼俗上也应该谦让一下呀!”王述摇着头,不无感慨地说:“你既然认为我能够胜任尚书令一职,为什么又要我谦让呢?别人都说你将来会胜过我,我看你到底还是不如我啊!”王述本是个“安贫道,不求闻达,性沉静”的人,但在国家需要自己承担重任时,却当仁不让。他并不是追逐名利,所以被人们所称道。
谦让与竞争并不矛盾。我们曾经受传统观念的熏陶,认为谦让是善,竞争是恶。自古以来,不少道德说教都要求我们“终身让路,不是分寸”、“宁让人,勿使人让”,然而,我们所处的却一直是个竞争激烈的社会。
在网上曾看到一个这样的例子;
在湖南某企业人才招募面试会上,一位女考生看见另外一个刚赶到的应考生,就让他在自己的前面先进行面试。在别人看来,这位女考生的谦让值得赞赏,大家觉得她应该被录选。而企业的领导经过一番考虑,便放弃录用她。原因是企业领导认为他们的工作环境激烈而残酷,女考生的谦让显然不是他们需要的,他们所需要的正是一名锐意进取的员工。
进取心是竞争的灵魂。“人”字一撇一捺,无所依傍,顶天立地。一个人如果不思进取,不想为祖国为人民做一番事业,岂不愧对生命,愧对自己?人经过努力未必都能达到自己的奋斗目标,但没有努力和进取恐怕连成功的机会都没有。人生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想抱着铁饭碗过日子,反而找不到安逸。诚然,谦让是一种美德,但谦让绝不是不思进取、回避困难、碌碌无为。“淡泊以明志”是诸葛亮的名言,诸葛
亮淡泊的是个人功名利禄,对事业则是有着远大抱负。
懂得谦让并不难,难就难在学会如何谦让。我们学会了如何谦让,也要明白谦让与竞争的关系。而在成长的道路上,我们追求的恰恰是这两者的统一结合。
点评
社会的文明进步,确实需要人们具备相竞之心。尤其在抵御外敌时,民族的知耻之心,竞争进取之心,更是保卫国家、民族利益的重要心理基础。古人看到了竞争在社会发展中不可以没有,而又不可以发展到极端,因此古人在崇尚谦让的同时,又鼓励人们竞争进取,并以一定的礼数来加以规范。
地球元气复苏了,但这真不是地球灵气复苏的故事,而是一个流浪宇宙的故事。...
当历史变成传说 当传说变成神话 当神话都已经斑驳点点 当时间的沙尘湮没一切 我们的名字,我们的故事,依旧在岁月的长河中传播 一如太阳高悬天空,永...
心潮澎湃,无限幻想,迎风挥击千层浪,少年不败热血!...
穿越成了光明神,从此开启招收信徒,发展神国,称王称霸,为所欲为的羞耻日子...
一次无意中的遭遇,让苏沉双目失明。然而即使遭遇人间最悲惨的情形,苏沉也不愿放弃奋斗。他要用自己的努力,为自己,也为人族开创一个全新的未来。我的微信公众号缘...
婚后情人节,韩经年问今天怎么过?夏晚安搂着被子,昏昏欲睡的答睡觉。圣诞节,韩经年问今天怎么过?夏晚安抱着枕头,漫不经心的答睡觉。结婚纪念日,韩经年端着一杯水问今天怎么过?夏晚安窝在床上,懒洋洋的睁开了眼睛,警惕的盯着韩经年随时会泼到床上的水思考了三秒,回和你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