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人是有感情的动物,人人都难逃一个“情”字。俗话说:“鸟可为食而亡,人可为情所动。”凡是成大事的人无不善于围绕“情"字做文章。以情动人,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感情投资,说到底这也是一种人际关系的投资。这种投资的最大特点就是投资少,回报率高。投之以情,能够洞察人心的善恶,能够磨灭人心灵深处罪恶的念头。
在西汉时期,南越王赵佗本是中原真定(即河北)人,作为秦朝的一位官吏被皇帝派到了南方,治理南越(即今广东、广西)诸族。于是,自秦朝灭亡之后,赵佗便自立为王,号称南越武王。
汉高祖平定天下后,为了给饱经战乱的人民以休养生息的机会,为了国家的安定,不想再兴战事,便对赵佗釆取了安抚的政策。高祖派遣使者去南越,赐给赵佗割符,并且请赵佗代为皇上统治南越诸国。一时偷安南越远地的赵佗得到高祖如此宠幸,自是喜出望外。因为他自己知道,若是高祖真对他兴兵动武,他也是难以招架的。谁知,高祖竟对他如此厚爱,赵佗甚是感激,于是便尽心尽力地为汉朝效力,将汉朝偏远的南疆地区治理得井然有序,人民安居乐业,社会长治久安。
可是,到了汉高祖刘邦年迈,吕后执政的时候,长沙王吴芮等人频
频在吕后耳边说赵佗的坏话,致使吕后将南越诸国视为蛮族,从此对南越王赵佗的待遇也一降再降,最后竟同其他蛮族一样对待。同时,长沙王还建议吕后颁布禁令,禁止在南越边境进行铁器交易。吕后和长沙王等人的这些做法,赵佗当然很是气愤。他想:与其坐以待毙,还不如先下手为强。于是,赵佗便再一次自称南越武帝,率军攻陷了长沙王坐守的临湘(即今长沙县),并乘胜进击,连破数县。
见此情形,西汉朝廷不得不派兵前去征讨南越。可是,当汉军越过南岭后,由于士兵根本无法适应南方酷热潮湿的气候,一时军中瘟疫流行,全体汉军将士无力迎战,只得节节败退下来。
接下来,经过几年征战,赵佗将周围的各国一一降服,并以天子自居。他一方面制定法令治理国家,一方面加紧练兵,摆出了一副要与汉朝抗衡的架势。
吕后死后,汉文帝即位。文帝为了平定天下,安抚人心,对四周蛮族皆施以恩德。而对南越王赵佗,尤其施以厚恩。文帝不仅明令将赵佗双亲墓地所在地真定赐给他做领地,而且还派人按时祭祀,任命赵佗的亲属担任高官,给予许多赏赐。赵佗得知后,激动不已,虔诚地上表,向汉文帝请罪:“从前我意气用事,看到吕后听信长沙王的谗言,挖我祖坟,诛我同族,我便针锋相对,以牙还牙,在这蛮荒之地胡作非为,自暴自弃。我现虽自称南越武帝,那不过是自我欺骗,自我陶醉罢了。我诚谢皇上的大恩大德,请求皇上原谅我一时糊涂,不明事理。请求皇上恩准我以番属臣民的身份,入京进贡。”
与此同时,赵佗又在他的辖区内宣布:“两贤不能并世,两雄不能并立,汉文帝是一位贤明的天子,从此之后,南越的帝制统统废除,南北两都归属文帝做臣民。”
从此之后,从汉文帝一直到汉景帝,南越诸国都相安无事。
许多人并不是因为自己不聪明,都是因为没有抓住人情的关键,而导致了一次又一次的失败,这是做人的教训。一般来说,领导者的粗暴,对外来讲会招致各种反对的力量,对内来说则会造成众叛亲离的局面。如此一来,一个处在内外交困中的领导,又怎么能成得了气候,建立更大的功业呢?
在古汉语中惠与恩是同义语。人,天性是知恩的,如天恩、父母恩、师恩等。现代汉语中惠与利是近义词,人又是趋利的,这也是天性。在心理学的意义层面上,这两种都属于底层次的心理欲求,但其能量却相当的强大。无论如何去讲,“惠”都是人际关系的润滑剂,在处理任何与人相关的事务时,我们也不妨也把它作为一种手段。
用小恩惠来成全大局,以四两拨得千斤,这就是人生的智慧。
点评
与人为善是对人生的一种理解,对行为的一种负责。生活中,许多人明知彼此都需要爱的温暖,感情的温馨,但却又常常无端的将满腔的爱意、友情冰封在坚硬的假面具后面。其实只要你能真正付出你的真诚和善良,那么必定会赢得共鸣,使你从中感受到一份温聲,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
5。要懂得“忠言逆耳”的道理
[魏徵直言谏太宗]
大凡古今中外的成功领导者,都非常善于听取别人的意见,并努力把众人的智慧为己所用。
玄武门之变,秦王李世民成为最后的赢家。此时,有人向秦王告发,东宫有个官员,名叫魏徵,曾参加过李密和窦建德的起义军,后又在太子建成手下干过,还曾经极力劝说建成先下手杀掉秦王。
秦王听了,立刻派人把魏徵找来当面质问:“你为什么在我们兄弟中挑拨离间?”
左右大臣听秦王这样发问,以为是要算魏徵的老账,都暗自替他担心。然而魏徵神态自若,不慌不忙地回答说:“可惜那时候太子没听我的话。要不然,也不会发生这样的事了。”
秦王听了,觉得魏徵说话直爽,很有胆识。他不但没有责怪魏徵,反而和颜悦色地说:“此事已经过去,无须再提了。”
唐太宗即位以后,把魏徵提拔为谏议大夫(官名),还选用了一批建成、元吉手下的人做官。原来秦王府的官员都不服气,认为他们跟着皇上南征北战多年,现在封官拜爵时,反而让东宫、齐王府的人先沾了光。这算什么规矩!
宰相房玄龄把这番话告诉了唐太宗。唐太宗笑着说:“朝廷设置官员,为的是治理国家,应该选拔贤才,怎么能拿关系作为选人的标准呢?如果新来的人有才能,老的没有才能,就不能排斥新的,任用老的!”大家听了,这才没有话说了。
唐太宗不记旧恨,选用人才,而且鼓励大臣们把意见当面鄭出来。在他的鼓励之下,大臣们也敢于说话了。特别是魏徵,对朝廷乂事都想得很周到,有什么意见就在唐太宗面前直说。唐太宗也特别信任他,常常把他召进内宫,听取他的意见。
有一次,唐太宗问魏徵说:“历史上的人君,为什么有的人明智,有的人昏庸?”魏徵说:“兼听则明,偏信则暗。”他还举了历史上尧、舜和秦二世、梁武帝、隋炀帝等例子,然后向太宗进言:“治理天下的人君如果能够采纳下面的意见,那么下情就能上达,他的亲信要想蒙蔽他也蒙蔽不了。”
唐太宗连连点头称是。于是,唐太宗问魏徵:“那么为什么懂得尧、舜贤明,桀、纣残暴的人,还干出许多荒唐之事呢?”魏徵说:“一个皇帝,光靠聪明渊博不行,还应该虚心纳谏,居安思危。”唐太宗感觉魏徵说得很有道理,于是便采纳了他的意见。
以后,魏徵提的意见越来越多。他看到太宗有不对的地方,就当面力争,全然不顾他的脸色。甚至有时叫唐太宗下不了台,以至于说出要把他杀掉的话。对此,长孙皇后却另有一番妙论:“我听说有英明的天子才有正直的大臣。现在魏徵这样正直,正说明陛下的英明,所以我应该向陛下祝贺!”皇后的话如清凉的水浇灭了太宗心头的怒火。从此,君臣间的隙怨也涣然冰释。
魏徵病死时,唐太宗很难过,他流着眼泪说:“一个人用铜作镜子,可以照见衣帽是不是穿戴得端正;用历史作镜子,可以看到国家兴亡的原因;用人作镜子,可以发现自己做得对不对。魏徵一死,我就少了一面好镜子了。”
唐太宗重用人才,魏徵能直言进谏是明君用贤臣,贤臣辅明君的典范。君臣无猜,珠联璧合,堪称后世之榜样。
许多领导者喜欢顺从自己的人,认为这样的人“听话”、“好管”。隋炀帝曾对大臣宣称:“我天性不喜欢听相反的意见,所谓敢言真谏的人,都自说其忠诚,但我最不能忍耐。你们如果想升官晋爵,一定要听话。”最后他便变得骄奢淫逸,大肆挥霍,成为了一个众叛亲离,迅速走向死亡的帝王。
她本是实力强悍,医术超群的世家家主。 一朝穿越成将军府的废柴嫡小姐,成为第一位被退婚的太子妃,人人嘲讽! 选秀宴上,她被赐嫁给鼎鼎有名的残废王爷。 ...
太古时代,有擎天巨灵,身如星辰,翱翔宙宇。有身怀异血的各族大尊,破灭虚空,再造天地,有古炼气士,远渡星河,教化众生。不知因何原因,一个时代悄然终结,万域隔...
言安希醉酒后睡了一个男人,留下一百零二块钱,然后逃之夭夭。什么?这个男人,竟然是她未婚夫的大哥?一场豪赌,她被作为赌注,未婚夫将她拱手输给大哥。慕迟曜是这...
双月当空,无限可能的英魂世界孤寂黑暗,神秘古怪的嬉命小丑百城联邦,三大帝国,异族横行,魂兽霸幽这是一个英雄辈出的年代,人类卧薪尝胆重掌地球主权,孕育着进军高纬度的野望!重点是二年级的废柴学长王同学,如...
今朝修仙不为仙,只为春色花满园来日九星冲牛斗,且看天刑开纪元。...
这个江湖。有武夫自称天下第二一甲子。有剑仙一剑破甲两千六。有胆小的骑牛道士肩扛两道。但一样是这个江湖,可能是江湖儿郎江湖死,才初出茅庐,便淹死在江湖中。可能对一个未入江湖的稚童来说,抱住了一柄刀,便是抱住了整座江湖。而主角,一刀将江湖捅了个透!临了,喊一声小二,上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