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韩非子把法、术、势三者结合起来,用术(君主用人之术)、势(君主的权力地位)加强法的施行力量,集法家学说的大成。韩非子向君主提出的用人术和防人术,其人才管理思想有着许多闪着智慧之光的宝贵见解,对我们今天的管理仍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得人心者得天下
若君欲夺之,则近贤而远不肖,治其烦乱,缓其刑罚,振贫穷而恤孤寡,行恩惠而给不足,民将归君。
——《韩非子·外储说右上》
如果您想夺回它,就亲近贤人,疏远不贤的人,治理混乱的局面,放宽刑罚,救济贫困,抚恤,孤寡,施行恩惠,资助不富裕的人,民众就会归心于您。
国家政权的得失,关键在于人心的向背。得人心者得天下,失人心者失天下。这是历史的必然。早在2000年前,韩非子就已经意识到这一点,他在文章中多次提及民心的重要性。
韩非子还专门写了一篇《心度》的文章讨论民心与法度的关系。他说:禁令能先治本的才有效,用兵能服民心的才能服,圣人治理民众,因为先治本,所以能强大;因为先服心,所以能取胜。
故治民者,禁奸于未萌;而用兵者,服战于民心。禁先其本者治,兵战其心者胜。圣人之治民也,先治者强,先战者胜。
——《韩非子·心度》
韩非子在《韩非子·外储说右上》里讲了一个关于民心的故事:
有一天,齐景公和晏子在渤海游玩,登上高台,回头眺望自己的国都,说:“真美啊,广大弘阔,雄伟壮观!后代谁能拥有这样的国都?”晏子回答说:“大概是田成子吧!”景公说:“我拥有这个国都,却说田成子会拥有,为什么?”
晏子回答说:“田成子很得齐国的民心。他对待民众,向上请求爵位俸禄赐给大臣,向下私自增大量器出贷粮食,缩小量器来回收。杀一头牛,自己只拿一盘肉,剩下的用来供养士人。一整年的布帛,自己只取七丈二尺,剩下的都给士人穿。现在从田成子的恩德和民众的歌舞来看,民众都将情愿投奔他了。所以说:大概是田成子吧。”
齐景公眼泪汪汪地说:“不是太悲哀了吗?我享有的国家却被田成子占去了。现在该怎么办呢?”晏子回答说:“您何必担忧呢?如果您想夺回它,就亲近贤人,疏远不贤的人,治理混乱的局面,放宽刑罚,救济贫困,抚恤,孤寡,施行恩惠,资助不富裕的人,民众就会归心于您。那么即使有十个田成子,又能把您怎么样呢?”
晏子的分析和建议是非常正确的,但齐景公没有听取晏子的劝谏,齐国终于被田成子的后人夺取。
韩非子说:“听说古代善于用人的君主,必定会遵循天道顺应人情并且赏罚分明。遵循天道,就能够少用气力而建立功业;顺应人情,就能够少用刑罚而推行法令。”韩非子所说的天道是指不可违反的自然的规律,所说的人情,指的是人心向背。国君治理国家,必须顺应民心才能使国家稳定,长治久安。
闻古之善用人者,必循天顺人而明赏罚。循天,则用力寡而功立;顺人,则刑罚省而令行。
——《韩非子·用人》
中华文化,数千年来一直主张管理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其中十分重视民心的向背,认为进也民心,退也民心,古人通过大量历史事例反复阐述民心是关乎得天下与失天下的关键问题。我国古人对人道的价值最为看重,也完全吻合当今管理的潮流。管理,说到底是一个管理人的问题,必须以人为本。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寡助之至,亲戚衅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天下之所衅,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孟子·公孙丑下》
对一个企业来说,人的智慧、经验、能力、价值观念,以及人心的向背,这些无形的资产,比资本、设备、原材料等有形资产更为重要。企业亏损并不可怕,经营中出现风险也不可怕。这一切,只要有人,只要人心所向,就能扭转局面,转危为安。而真正可怕的,则是人才的流失,士气的低落,人心的涣散。这种无形的损失,远非金钱所能估计,也非金钱所能挽回。因此,人的管理,才是管理的核心,人本理应成为管理的指导思想。否则,管理就只有驱壳而失去灵魂。
从长远的观点来看,无论领导人多么有手腕,取得多么大的成功,企业的将来归根结底还是掌握在全体职员们的手中,说得夸张一点,主宰企业命运的,正是职员们!
——盛田昭夫,日本索尼公司董事长
管理要以人为本,赢得民心,才能留住人才。管理者要以满足民之利作为管理的出发点和归宿,懂得人心的奥妙,下属在其手下工作就会很快乐。真正的好领导,不在于有没有人为你效力,而在于有没有人心甘情愿为你效力。管人者要征服部下的心,部下才能对上司感恩,忠诚于上司,倾心为上司效力。
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
——《老子》49章
人都是有感情的,利用感情作杠杆,是吸引部属最有力的手段。古今中外善用人者,往往利用下属的心愿和愿望来赢得人心,方法也多种多样。
曹操很会用人,他用人的核心就是:洞察人性,洞悉人心。他太了解人是怎么回事了,他知道他的将士们跟着他出生入死是为了什么,因此有“以功归人,以奖励人”。他知道人都是有弱点的,也都是有缺点的,因此有“以法治人,以宽容人”。他也知道人是理性的动物,人在大多数情况下都是通情达理的,因此有“以理服人,以信取人”。他还知道人是有感情的,有时候感情的维系比利益的维系更重要,更起作用,因此有“以诚待人,以情感人”。所以曹操了不起的地方,在于他对人心、人性的透彻地理解和把握。
曹操能够洞察人性,洞悉人心,也就掌握了用人之道,曹操掌握了用人之道,也就知道了手下的人才最需要什么,当曹操知道了人才的需求也就知道了它能够给予人才什么。这样,他就有一班人死心塌地跟随他,忠心于他,为他效力。
李世民也是一个懂得人心之妙的领导者。李世(责+力)是唐朝的开国功臣,是第一个被赐为“国姓”的人(他原姓徐),又是李世民晚年嘱以托孤重任的人。对这样的重臣,李世民自然十分重视感情上的拉拢。
有一次,李世(责+力)得了急病。医生开的处方上有“胡须灰可以救治”的话,李世民看了,便毫不犹豫地剪下自己的胡须送给李世(责+力)。古人讲,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可损伤。因此,他们不剃发,不剪须。至于皇帝,连身上的一根汗毛也是珍贵无比的。李世民的举动实在是异乎寻常,前无古人。李世(责+力)感动得热泪长流,叩头以至流血,表达他的感激不尽的激动心情。李世民却说:“这都是为了国家,不是为了你个人,这有什么可谢的!”
房玄龄是李世民最为倚重的一位大臣,长期担任宰相之职。当房玄龄病重时,唐太宗为了及时了解病情,探视方便,竟命令将皇宫围墙凿开,以便直达房玄龄家。他每天派遣使臣前去问候,并派名医去治疗,让御膳房送去饮食,听到病情有所减轻,便喜形于色,一听见说加重,又满脸愁云。房玄龄弥留之际,太宗亲自来到病榻前,与之握手话别,悲不能禁。
一直善于收买人心的唐太宗,对李世(责+力)、房玄龄这样的重臣,自然十分重视感情上的拉拢,剪下自己的胡须为臣下治病,凿墙慰问病臣,真可谓攻心有术,厚出了水平。
中国人喜欢在“心”上做文章,有些事情不需要明说,两个人就达到了某种默契,于是就可以心照不宣了。中国人把这叫“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所谓“洞明”、“练达”,即是能听出别人的话外之音,明了他的真实含意,从而应和之以达到自己的目的。
某公司一位经理巡视该科职员工作情形时,看到许多人因耐不住闷热的天气,大打瞌睡,乃大喊一声,“大家都放下工作,起身做一分钟体操,以便消除疲劳,将双手上举、下垂,同时伸伸懒腰,如此连续三次,动作开始”,做完后,他又说:“你们现在该清醒了吧!现在继续工作,不过还想睡的人仍可继续睡。”说完就走掉了。只这么几句安慰的话,即可鼓舞大家,这就是所谓懂得人心的奥妙。
身处中国文化背景中的中国企业,管理人应该洞悉人心之妙,知其然及所以然,从而在举手投足间了解上司和下属的真正含义和目的,从而在“心照不宣”中将许多事办成。
无意中获得了一枚运气骰子,还穿越到娱乐业匮乏的平行位面,王昊这下牛逼了。运气骰子的六个面分别是非常倒霉,倒霉,普通,好运,非常好运,神级好运,每天零点刷新!不知道今天会是什么运气,求给力啊!零点钟声响...
天书封神榜,地书山海经,人书生死簿!九天之上,是为仙宫!...
陆家有两个女儿,小女儿是天上的月亮,大女儿是阴沟里的死狗。陆妈你长得不如你妹妹,脑子不如你妹妹,身材不如你妹妹,运气不如你妹妹,你有什么资格过得好,有什么资格幸福?陆微言姐姐,你的钱是我的房子是我的,你男朋友也是我的。你就安心地当又穷又没人要的老处女吧。陆一语凭什么?我也肤白貌美大长腿好么?分分钟能找个男人嫁了。陆一语的男友被她亲妹妹抢了,她的建筑设计图被她妈妈转手卖了。就在她因偷卖设计图面临坐牢时,一个她从未敢肖想且权势涛天男人出现了。霍予沉看了看手表,还有半个小时民政局关门,你知道该怎么做。...
笑尽天下英雄,宇内我为君主!万水千山,以我为尊八荒六合,唯我称雄!我欲舞风云,凌天下,踏天域,登苍穹!谁可争锋?!诸君可愿陪我,并肩凌天下,琼霄风云舞,...
从高山晕倒的那一刻开始,世间多了一个医门传人。...
太古时代,有擎天巨灵,身如星辰,翱翔宙宇。有身怀异血的各族大尊,破灭虚空,再造天地,有古炼气士,远渡星河,教化众生。不知因何原因,一个时代悄然终结,万域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