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香小说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191章 北魏孝文帝迁都(第2页)

北魏的汉化改革,绝非我们说说如此简单。但凡有改革派,就一定会有守旧派。

为了推广汉文化,孝文帝不遗余力清除鲜卑的民族文化,禁止沿用本民族的语言、服装和传统风俗,这肯定会引起守旧派的激烈反弹。

皇太子拓跋恂就是一个坚定的守旧派。

他反对汉化的理由未必有多高尚,也许只不过因为他体型肥壮,又不爱学习。体型肥大则怕热,洛阳的炎热天气让他常常想着北归;不爱学习则说不好汉语,最好干脆连汉服也不穿了。

终于有一天,他趁着孝文帝出巡,密取御马三千匹,计划回到平城。

很难说拓跋恂有意谋反,他只不过是想回到自己的舒适区而已。但对孝文帝来说,这是很打脸的事:连自己的亲儿子都反对改革,他拿什么堵住鲜卑悠悠众口?

所以,只要孝文帝执意改革,拓跋恂的结局就已注定。他很快被废为庶人,不久又以谋反罪被赐死,时年十五,还是一个不知天高地厚的少年。

孝文帝改革的目标,是推动国家进步,而不是动摇国之根本,所以他需要想法子把大家的心团结到一起,比如说发动战争,一如当年诸葛亮北伐以聚蜀汉民心。

恰好这一年,南齐高帝萧道成的侄子萧鸾弑杀海陵王萧昭文,篡位自立为帝。

这本是南齐的家事,与北魏无关。但孝文帝果断拍案而起,怒斥萧鸾不忠不义,于是起四路大军兴师问罪。不久,他更是亲率三十万大军气势汹汹渡过淮河。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这一仗雷声大雨点小,孝文帝很快撤兵回到洛阳,继续推行他的汉化改革。

很快,洛阳金墉宫建成,又先后设立国子学、太学和四门小学。公元495年金秋九月,平城六宫、文武百官全部迁到洛阳。

翌年正月,孝文帝下令改鲜卑复姓为单音汉姓,同时鼓励鲜卑人与汉人通婚。他以身作则,将皇族拓跋氏改姓元氏,又带头将范阳卢氏、清河崔氏、荥阳郑氏、太原王氏、陇西李氏等汉族世家之女纳入后宫。

软硬兼施,恩威并济,孝文帝的汉化改革终于成功了。北魏经济社会得到快速发展,民族融合成为不可逆转的大趋势,史称孝文帝中兴。

孝文帝本该有更大的作为,但他继承了北魏先帝们的优良传统:少年继承大统,英年早逝。公元499年,他在南征途中病重不治,崩,时年三十三岁。不到十七岁的太子元恪(483年-515年)登基,是为北魏宣武帝。

自宣武帝开始,北魏由盛转衰。

他在位期间基本遵循了先帝的汉化改革措施,并在与南齐、南梁的征战中捷报频传,夺取了汉中之地,并将战线一直推进到淮河以南。

一切看起来挺好。只可惜他的母亲是文昭皇后高照容,他的舅舅姓高,名叫高肇。

相比前太子拓跋恂,元恪的童年有母亲伴随,是幸福的。拓跋恂被废后,元恪也不知该悲还是该喜。他被立为太子,生母则被赐死。

大约母亲之死对元恪造成了极大伤害,他登基之后做了两件事:一件是取消子贵母死的制度,这自然是仁慈的,人道的好事,但结果出人意料的糟糕。另一件是重用舅舅高肇,这本是怀念故母的温情之举,不料也造成了无可估量的恶果。

在元恪的姑息纵容之下,高肇权倾朝野,卖官鬻爵,残害重臣,北魏朝政开始乱了。

宣武帝崩后,不过六岁的北魏孝明帝元诩(510年-528年)即位,高肇被诛杀,其生母胡太后临朝听政。这个女人重用外戚、宦官,对自己的儿子却不假辞色。结果引发母子权争,孝明帝不足十九岁便无故暴毙。

北魏王朝开始崩溃。

喜欢跟着姓名学国学请大家收藏:(www。xiakezw。com)跟着姓名学国学

热门小说推荐
梦醒细无声

梦醒细无声

由终点回到原点,洪涛又回到了他第一次重生前的时代,不过失去了三次重生穿越的所有记忆。假如没有重生过,没有记忆的金手指,他会是一个什么样子呢?在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高潮期,他是屹立在潮头的弄潮儿?还是被浪潮拍碎的浪花?他的记忆还能不能回来?江竹意还会不会伴着他这一生?金月在这一世里和他又有什么交集?小舅舅还会是那个妻管...

全职艺术家

全职艺术家

音乐影视绘画书法雕塑文学你都懂?略知一二。都会一点的意思?嗯,都会亿点的意思。怀揣系统,靠艺术征服世界,成为各界人士顶礼膜拜的无冕之王。...

总裁老公超给力

总裁老公超给力

因为,她是真的很想念他,很想,很想,那股想要他的感觉,也越来越强烈。他们本来是夫妻,在这种事情上根本就没有必要压制。而且,此刻她也只是手受伤了而已...

极品妖孽归来

极品妖孽归来

他曾是圣殿国王,四大洲只手遮天,却因心爱女人的背叛,险些命丧黄泉。为复仇,他踏上回归路。在酒吧昏暗的角落,有佳人绝色,一个精彩纷呈的故事,就此展开...

剑道第一仙

剑道第一仙

我是万古人间一剑修,诸天之上第一仙。...

大刁民

大刁民

本书旨在打造第一刁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