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前面讲过,鲁国将国之重器给搬了出来。
鲁国的国之重器,当然不是现在我们理解意义上的代表国家核心技术的科学技术,而是指列国诸侯无可比拟的乐舞。
鲁襄公、鲁国的卿大夫们以及宫廷里精通乐舞的乐师们正襟危坐,他们早就计划好了。
这一次,干脆将天子赏赐鲁国的四代乐舞后显摆一番,到时就看你这位叫季札的吴国公子目瞪口呆的样子,全面彰显咱大鲁正宗大周王朝宗邦诸侯形象!
军事上咱鲁国不与人计较,但在文化上,哼,列国诸侯全加起来都不是鲁国的对手,更不要说你一个小小的东夷诸侯吴国。
据说,一般列国诸侯或行人使者来鲁聘问朝见,对级别高一点的,鲁国就请他们欣赏高级乐舞。
然后看着他们迷茫懵懂的样子,鲁国人从中顿时激起无比自豪,国家自信心立马上来了。
鲁国珍藏的四代乐舞,指虞、夏、商、周这四代乐舞,这是鲁国压箱子的宝贝。
根据安排,乐师们首先吟唱了《周南》、《召南》两章。
季札听了这两章诗歌后,感慨道:“多美的音乐啊,文王基业已定。虽然尚未最后取得成功,还须付出无比艰辛的努力。但百姓已经接受了文王教化,对王业大道信心十足,他们没有丝毫怨言呐。”
此语一出,在场的所有鲁国人频频点头,看来这小子文化功底可以!
原来,《周南》、《召南》是《诗经》的头两章,是周文王将西都自岐山迁都丰京后,将原岐山以南一带分成两块,一块叫周,一块叫召,分别交给周公旦和召公奭管理。
周,指的是周公旦的封地。召,指的是召公奭的封地。
我们一直说,歌以咏志。古代的歌,是以诗的形式记录的。
周武王灭商后,为记录先王周文王在西岐教化民众的功绩,就命人在岐山一带收集民歌。《周南》、《召南》正是当时的百姓接受文王教化的社会反映。
鲁国人这一次明面上让季札欣赏诗歌,实质是在考察季札的历史文化知识,看看你小子从中听出些什么。
当时可以想象的是,季札欣赏乐舞可不象现在的我们观赏歌会或文艺晚会,主持人会报幕,告知下一场是什么。
什么《周南》、《召南》都是吟唱完毕后,季札从中听出这是什么诗歌,听音辨歌。
然后根据这些诗歌的寓意,谈出自己的体会与感想。
结果,季札一言中的。
这说明了什么?这位吴国公子季札,对大周王朝先期的这段历史文化了然于胸!
这是一般的蛮狄戎夷部落能够做到的么?
这个有相当难度!当然,由于《周南》、《召南》这两首诗歌是整部诗经的头两章,这位吴国公子季札既然敢来鲁国欣赏乐舞,知道这两章那也不足为奇。
按既定方案,鲁国乐师又为季札相继吟唱了《邶风》、《鄘风》、《卫风》。
季札欣赏后,赞叹道:“多美妙的音乐,多深沉的诗歌!虽忧国忧民,但不颓废丧志,这应该就是卫康叔、卫武公的德行吧?”
《邶风》、《鄘风》、《卫风》,是反映邶国、鄘国和卫国这三地民风的诗歌。
武王克灭殷商后,武王灭商后,听取周公旦意见,采取“以殷治殷”的政策,分封纣王之子武庚于殷,记武庚统治殷民。
为了监视武庚,武王将殷商本来的京畿地区一分为三,另封其兄弟管叔、蔡叔、霍叔建立邶、墉、卫三国,这便是历史上的“三监”。
武王灭商后不久即病逝,周公旦摄政,引起王室不少宗亲的疑忌,这让雄才大略的武庚利用了。
黄沙掩埋了白骨,夕阳下的风中,有着血腥的味道。大陆的痛楚,在朝着四面八方扩散,当大爆炸的历史出现拐点的时候,当巨大的钢铁要塞横亘而过,遮蔽住人们视野的时候...
天为何物? 高高在上,威严莫测,是法则,是戒律,是无情,是冷酷。 天意,何也? 俯瞰众生,操持风云,褫夺赏罚,随性而为。故,天意不可测,苍天不可近。...
她不过是相个亲,结果直接却被抗去了民政局。她还不想结婚喂!权少,可不可以离婚啊!离婚?可以,先怀个孩子再说。...
陆家有两个女儿,小女儿是天上的月亮,大女儿是阴沟里的死狗。陆妈你长得不如你妹妹,脑子不如你妹妹,身材不如你妹妹,运气不如你妹妹,你有什么资格过得好,有什么资格幸福?陆微言姐姐,你的钱是我的房子是我的,你男朋友也是我的。你就安心地当又穷又没人要的老处女吧。陆一语凭什么?我也肤白貌美大长腿好么?分分钟能找个男人嫁了。陆一语的男友被她亲妹妹抢了,她的建筑设计图被她妈妈转手卖了。就在她因偷卖设计图面临坐牢时,一个她从未敢肖想且权势涛天男人出现了。霍予沉看了看手表,还有半个小时民政局关门,你知道该怎么做。...
啥,老子堂堂的漠北兵王,居然要当奶爸?好吧,看在孩子他妈貌若天仙的份儿上,老子勉强答应了...
天生废材,遭遇龙神附体。继承了神龙的意念和能力,生鳞幻爪御水龙息行云降雨,肉身无敌。在这个人人都想屠龙的时代,李牧羊一直生活的很有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