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今日例行的“茶话会”继续进行。代表真理报前来的是副总编赵统。文学报总编李梦阳、明理报总编汪允贤、论道报总编张名尹、邸报总编通政司右参政蒋滔等人俱是在座。
如今大明朝的报纸,要论影响力首推真理报、明理报。一南一北,各领风骚。
全国各地的日销售量加起来均是超过五万份。
曾经的第二大报纸论道报在张昭“一统”大明朝的武勋集团之后,正逐渐的丧失自己的地位。如今论道报依旧是属于“反对”张昭的报纸,但其属性越发的偏向商业性。
这一点,从阳州先生沈修贤为河东派大儒唐宽办理丧事发布头版头条的讣告可以看出来。只要给钱,论道报的头条就可以上!他们基本没有任何政治立场。
但如此一来,论道报反而是坐稳京师、北直隶第二大报纸的宝座。
邸报依旧是“僵尸报”。除却那些官府衙门的官吏们会研究上面的奏章之外,基本无人订阅。
文学报总编李梦阳还在坚持用古文写作,文学报的销量稳固在日销三千份左右。依旧属于在座11家报纸中垫底的存在。日薄西山。只要报业协会的门槛再提高,或者再来一轮新的竞争,就会被踢出“报业协会”。
二楼的包厢中,张名尹喝着茶,率先开口道:“张使相年年对外大胜,大明兵锋无人可及。如今大明的百姓心气非常高,就喜欢看扬眉吐气的新闻。咱们报纸想要卖的好,就得迎合这种心理。而这势必就让京师的舆论对外变得极其的强硬。”
一名总编插话道:“柔不可守,刚不可久。太强硬未必是好事。譬如这次,朝鲜王国的权贵们肯定是心向大明的。理应保留他们。而不是一味的喊打喊杀。”
“平壤府那边都叛乱了。难道动用大明的军队帮他们平叛吗?这不乱弹琴?”
“只要朝鲜王国给军费就行。有何不可?”
赵统对这种论调极其的不喜欢,驳斥道:“堂堂大明军人岂能沦为雇佣军?我们维护的是大明的利益,而不是给谁当打手!有钱就可以驱使大明的军队吗?这是要看政治需要的!”
赵统出身新军营,作风比汤玄策要硬朗的多,而且其人年少,多少有点年轻气盛,比三十多岁的汤玄策更加难以应对。被批评的总编表情讪讪的。
这时,有人打圆场,“赵总编不要生气。言者无罪嘛。咱们也是在相互交换看法。其实,朝廷最终采取何种策略,还是要看张使相的意见。”
“确实!”
“以张使相对外之强硬,恐怕会将朝鲜王国吞并吧!之前驻军、通商、割地三条就是他提出来的。”
“看成本吧。”
…
…
九月二十五日抵达京师的消息,二十六日的午后,张昭才进宫见弘治皇帝。
相比于市面上的各种流言,张昭手头的情报就要全面得多。军中一直就设有对外的情报机构。用于收集各种信息。负责人是锦衣卫的指挥同知。
羽宜等人是被平壤府的豪族柳氏挑唆百姓打死。目前朝鲜王国的小朝廷没法交出凶手。连杀人的是谁都弄不清楚。
而其君臣还未下定决心对柳氏翻脸。平壤府那边的群情汹涌,各种声音抵制大明的商队,近乎于叛乱。
深秋的午后,阳光不解寒。张昭神情平静,一步一步的登上西苑中的高台。
弘治皇帝在此召见大臣。
穿越加重生,妥妥主角命?篆刻师之道,纳天地于方寸,制道纹于掌间!且看少年段玉重活一世,将会过出怎样的精彩?...
由终点回到原点,洪涛又回到了他第一次重生前的时代,不过失去了三次重生穿越的所有记忆。假如没有重生过,没有记忆的金手指,他会是一个什么样子呢?在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高潮期,他是屹立在潮头的弄潮儿?还是被浪潮拍碎的浪花?他的记忆还能不能回来?江竹意还会不会伴着他这一生?金月在这一世里和他又有什么交集?小舅舅还会是那个妻管...
简然以为自己嫁了一个普通男人,谁料这个男人摇身一变,成了她公司的总裁大人。不仅如此,他还是亚洲首富帝国集团最神秘的继承者。人前,他是杀伐果断冷血无情的商业帝国掌舵者。人后,他是一头披着羊皮的狼,把她啃得连骨头也不剩。...
医者无不活命,剑出血洒长空。从来没想到,学习这么多年治病救人的同时,竟然也将传说中剑仙传承给修炼了,原本以为只是故事的一切,却在自己身上逐渐发生...
枭者,勇而强也!枭者,首领也!武唐年间,天下大乱,酷吏当道,律法崩散,牝鸡司晨!主角岳峰,生而为枭,家国天下,我大唐男儿当自强...
啥,老子堂堂的漠北兵王,居然要当奶爸?好吧,看在孩子他妈貌若天仙的份儿上,老子勉强答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