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朱棣登基后,张若兰的父亲张麟受封彭城伯,任京卫指挥使,母亲仝氏受封彭城伯夫人。端午时节,彭城伯夫人仝氏来慈庆宫看望女儿,与以往不同的是,仝氏此次带来了一个极其俊美的小姑娘。若兰见到仝氏身后的小姑娘,不禁赞道:“这小姑娘生得好生俊俏。母亲这是将谁家的孩子带到东宫来了?”仝氏回答道:“这是永城主簿孙忠的女儿,叫孙蓁蓁,与我是同乡,那次我回乡省亲,见这小姑娘如此俊俏又聪明伶俐,便留在身边,我怕这东宫琐事,娘娘应付不过来,身边多一个伶俐的丫头伺候总是好的,不如就把这蓁蓁留在东宫伺候娘娘。”“劳烦母亲费心了。蓁蓁这名字好,‘桃之夭夭,其叶蓁蓁。’果然人如其名。今年多大了?”孙蓁蓁走上前去,施了一礼,“回太子妃,蓁蓁今年七岁。”张若兰细细打量了一番孙蓁蓁,满意地点点头,“恰与瞻基同庚。”蓁蓁说道:“虽与皇太孙同庚,确是无法与太孙相提。早便听闻皇太孙年幼便负有大才,加之太子、太子妃悉心教导,将来必可如当今陛下一般,成一代英主。”若兰笑了笑,“这孩子果然伶俐,说话如此受听,刚刚七岁便出语不凡,留在身边也好。多谢母亲了。”
正说着,瞻基走进房门,疾步来到仝氏身边,施礼说道:“听闻外婆来宫中了,瞻基特向先生告了假,来看望外婆。”仝氏赶忙扶起瞻基,“瞻基又长高了。”“外婆好不容易进宫,定要在宫中多住些时日。”瞻基突然看见了仝氏身后的孙蓁蓁,见这小姑娘如此俊俏,不由得心生欢喜,便问仝氏:“外婆,这是?”孙蓁蓁见瞻基问自己是谁,便向瞻基施了一礼娇羞地低下了头。仝氏赶忙说道:“这是永城主簿孙忠的女儿孙蓁蓁,恰与你同庚,从此,她便留在你母妃房中伺候了。”瞻基心中更加欢喜。
话说这永城主簿孙忠是个极有城府之人,主簿只不过是下层官员,这孙忠却不甘人后,可无奈凭借自己之力就是到死也只不过能混一县丞来做。可他的女儿孙蓁蓁自小俊俏聪颖,孙忠听闻皇太孙与孙蓁蓁恰好同庚,而皇太孙的外婆又是永城人,每年都会回永城省亲,孙忠便悉心培育自己的女儿,盼望着哪一日能攀上皇亲。这年孙忠终于得到了见仝氏的机会,并花重金收买仝氏身边奴仆,将自己的女儿荐与仝氏为婢。这孙蓁蓁受了她父亲的教导,事事讨好仝氏,终于等到这个机会,进了东宫,结识了皇太孙朱瞻基。朱瞻基本就对这俊俏的小姑娘很有好感,加之孙蓁蓁知道朱瞻基喜好斗蛐蛐儿,便投其所好,陪着他斗蛐蛐儿,两人从小一起斗蛐蛐儿,自是感情深厚。这孙蓁蓁还真有富贵之命,十几年后,她不仅攀上了皇亲,还成了大明的皇后。
这日,朱瞻基与孙蓁蓁斗过蛐蛐儿,便来到慈庆宫的院落当中。朱瞻基练习射箭,孙蓁蓁便在一边陪着。孙蓁蓁递给朱瞻基一支箭,朱瞻基将箭搭在弓上,用力将弓拉开,一箭射去,正中靶心。孙蓁蓁在一旁拍手称赞:“皇太孙好箭法。”朱瞻基说道:“我这箭法不及父王一二。父王箭法乃是我大明最绝,就是闭着眼,三箭齐发,也能击落天空中的三只飞鸟。”孙蓁蓁问道:“太孙可能击落空中飞鸟?”“待我试试。”朱瞻基说着拿过一支箭搭在弓上,对准了一只飞来的鸟,朱瞻基刚要松开弓弦,突然一人大喊:“瞻基且慢。”瞻基与臻臻循声望去,乃是太子朱高炽带着李崇前来。朱瞻基、孙蓁蓁二人忙过来施礼。朱高炽看着刚才的飞鸟飞回了慈庆宫一棵树的巢中,才说道:“瞻基,方才那只鸟,前些时日诞下了一窝雏鸟。它日日都飞出去为雏鸟觅食。那雏鸟日日在巢中望母归来,且饶它性命。能骑善射是我大明皇孙的气魄,可心念苍生更应是我大明皇孙的风范。你小的时候父皇便教你背白居易的《鸟》,你还记不记得?‘谁道群生性命微,一般骨肉一般皮。劝君莫打三春鸟,子在巢中望母归。’”朱瞻基将弓箭递给孙蓁蓁,拱手说道:“父王说的极是,儿臣记住了。”
正在此时,只听身后一人说道:“太子殿下心念苍生、仁慈温厚,真乃我大明之幸。”众人回头看去,乃是首辅杨士奇。朱高炽迎上前去,“杨先生来了。”杨士奇赶忙施礼,“太子殿下万安。”朱高炽赶忙扶着杨士奇,又转身吩咐道:“李崇,带瞻基去那边练射术,本宫与杨先生独自聊一会。”
待众人都走了,朱高炽说道:“先生此时来慈庆宫,定是有什么事儿?”杨士奇说道:“前几日因为如愿,东宫的选侍被打,臣特来向太子殿下致歉,请殿下不要怪罪如愿。”朱高炽笑着,“先生说哪里话?是静娈无礼在先。如愿乃是先生的表妹,她入宫前先生便托本宫照拂,本宫视如愿,如亲生妹妹一般,哪里会怪罪她。”“今日臣再求太子殿下,请太子、太子妃在宫中定要替臣照顾好如愿,臣感激不尽。”朱高炽说道:“先生放心,本宫定当照顾好如愿。”杨士奇后退三步向朱高炽施了一礼,“臣谢过太子殿下。”朱高炽赶忙扶起杨士奇,“先生不必多礼。先生这些年来对本宫尽心竭力,如愿嫁入宫来,照顾好她乃是本宫分内之事。”
一日,梅英替如愿梳妆,将那日赵王带回的金雀钗戴在了如愿的发髻上,不禁赞道:“娘娘戴上这雀钗果然好看,赵王殿下真是有心了。”梅英又看了看镜中的如愿,说道:“娘娘听奴婢一句劝,世事无常,有时候阴差阳错就成就了一段姻缘。陛下与皇后最是疼爱自己这小儿子,可想赵王殿下是多么心高气傲的人,不想她却如此心疼娘娘,也实属难得,娘娘此生既已嫁与了赵王殿下,就与他举案齐眉,恩爱共老。何必要苦了自己?老爷费了多大的周折,才为娘娘寻得好郎君,娘娘千万不要负了老爷的一片苦心。”如愿沉默了一会说道:“也不知他们在府中好不好?你随我入了宫,福安能否将哥哥侍奉周到?”不待梅英回答,赵王朱高燧匆忙跑进房来,“如愿,快跟本王来。”如愿赶忙起身,“殿下如此慌忙,发生何事了?”朱高燧气喘吁吁跑到如愿身前,“快随本王去龙江港,郑和要出海了,父皇在龙江港践行,王公贵戚都去了。”于是二人匆匆赶去。
来到龙江港,只听朱棣说道:“我大明自开国以来,君王励精图治,臣子忠心报国。经太祖皇帝与功臣宿将筚路蓝缕,朕与诸位栋梁栉风沐雨,才有我大明今日之昌盛。为扬我大明国威,加强大明与海外诸邦联系,拓展我大明海外朝贡,朕特封郑和为三保太监,带宝船队出使西洋,促我大明繁荣昌盛,保我大明国泰民安。”文武百官纷纷跪倒在地高呼万岁。
朱棣转身对郑和说道:“朕奉天命,为天下主,一体上帝之心,施恩报德;天之所覆,地之所载,日月照临,霜露所濡之处,皆欲遂其生业,不至失所。今特遣你普谕朕意。你等要祗顺天道,恪遵朕言,循礼安分,毋得违越,不可欺寡,不可凌弱,让天下共享太平之福。”郑和叩首说道:“微臣谨遵圣谕。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郑和起身走向了宝船,如愿指着郑和悄声问高燧:“那便是三保太监郑和了?他要去哪里?”高燧笑着答道:“对,他便是郑和,他要去宝船里的天妃佛堂拜天妃了。天妃能保佑宝船队出航顺利。”如愿甚为惊讶,“船中竟有天妃佛堂?那得是多大的宝船?”高燧露出一丝神秘的笑容,“一会见到了宝船别吓到你,那出海的大船都是郑和亲自督工建造的宝船。那大号宝船,长四十四丈四尺,宽一十八丈。听闻宝船设九桅、张十二帆,宝船的蓬、帆、锚、舵,需要二、三百人才能举动。除了大号宝船,还有八橹船、两千料船、马船、粮船、水船、战船。大小船只一共二百多艘呢。”如愿不禁赞叹:“郑和的宝船竟如此巍然。如此宝船,才与我大明宛若汉唐的气象相配。”高燧得意说道:“当然,我大明天朝上国,物阜民丰。如今四海升平,国泰民安。只有如此巍然的宝船才能扬我大明国威。”
二人正说着,只听郑和高声喊道:“升起闸门。”众船员将闸门升起,长江水顿时涌入了作堂,一艘艘宝船被水浮起来,逐次驶入了长江,二百多艘大小船只浩浩荡荡弥漫在大江之上,壮阔无比。此情此景,震撼了在场的所有人。如愿瞪大了双眼,惊叹不已:“这么多、这么大的船,要用多少人力?”高燧答道:“此次下西洋的,官校、水手、士兵、阴阳生都算起来足足有两万七千八百人呢。”“郑和这便带着这么多人下西洋了?”高燧笑笑摇摇头,“现在还不行,郑和要带宝船队航行到福建长乐五虎门等待季风刮起时,借风出海。”
如愿边看着一艘艘宝船起航,一边偷偷顺着群臣看去,待看见了自己的表哥,如愿不由得笑了。高燧见如愿神情忙问道:“你看什么呢?”如愿指着杨士奇说道:“表哥,快看咱表哥。你看群臣之中,表哥最是英俊。”高燧说道:“表哥自是英俊。那边的纪纲也不错,你看纪纲是不是很英武?”如愿看了看纪纲,问道:“那是锦衣卫指挥使纪纲?那日去咱万安宫那位?”“对,是他。”如愿看着这纪纲,只觉他目光怎的只看一处?而且这眼神好似百般柔和?如愿便顺着纪纲的目光看去,原来这纪纲在看王贵妃,如愿心中正不解,暗暗想道:“纪纲难道与王贵妃是旧相识?”如愿再向王贵妃看去,可王贵妃的目光一刻都未离开朱棣,如愿似乎明白了:“这纪纲定是爱慕王贵妃了。”
永乐三年六月十五日,郑和率将士二万七千八百余人在福建五虎门起航,正式开始了出使西洋的伟大航程,在此后的二十八年当中,郑和前后七次率宝船队出使西洋,郑和船队云帆高张,昼夜星驰,把大明的威仪洒向了西洋的每一滴海水。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啥,老子堂堂的漠北兵王,居然要当奶爸?好吧,看在孩子他妈貌若天仙的份儿上,老子勉强答应了...
传说,在那古老的星空深处,伫立着一道血与火侵染的红色之门。传奇与神话,黑暗与光明,无尽传说皆在这古老的门户中流淌。俯瞰星门,热血照耀天地,黑暗终将离去!...
天为何物? 高高在上,威严莫测,是法则,是戒律,是无情,是冷酷。 天意,何也? 俯瞰众生,操持风云,褫夺赏罚,随性而为。故,天意不可测,苍天不可近。...
她不过是相个亲,结果直接却被抗去了民政局。她还不想结婚喂!权少,可不可以离婚啊!离婚?可以,先怀个孩子再说。...
天降神物!异血附体!群仙惊惧!万魔退避!一名从东洲大陆走出的少年。一具生死相依的红粉骷髅。一个立志成为至强者的故事。一段叱咤星河,大闹三界的传说。忘语新书...
在这里,拥有灵根才能修仙,所有凡根注定只是凡人。 莫无忌,只有凡根,一介凡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