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下部做事篇第五章做事要学会智变
天下大小事情总是在变化中发展,如果不善于精明求变,则可能会走到绝路上去。
1。打破常规便是创新
[圣人也有“骗子”]
变,是时代的步伐。一成不变,就等于脱离了时代的步伐。没有一个人能够脱离时代,因此,也就没有一个人能脱离变化。变化是永恒的、无休止的。
子贡是孔子的学生,当时几乎已经接近于圣人了。他为了挽救鲁国而出使数国,用尽了欺骗的招数,虽然十分高明,也十分成功,但毕竟不是正人君子所为。
当时,齐国权臣田常欲在齐国作乱,但又惧怕齐国的权臣高固、国佐、鲍叔牙和晏婴等人,于是便鼓励齐君兴兵伐鲁,其目的就是要以此削弱诸臣的势力。孔子听到了这一消息后,便对弟子们说:“鲁国乃父母之国,国危如此,你们为何不出?”子路、子张、子石等请行,孔子皆不准。子贡请行,孔子便非常高兴地同意了,因为他深知子贡的才华和智慧。
子贡来到齐国,对田常说:“君兴兵伐鲁不好。鲁是难伐之国,其城墙薄而低矮,其土地狭而浅薄,其君主愚蠢而不仁,其大臣虚伪而无用,其人民厌恶战争。这样的国家不可与之交战。君不如伐吴。吴国城高而厚,地广而深,兵甲坚而新,将士精悍,武器装备精良。这是最适宜讨伐的国家。”
田常一听子贡这样说,认为这是子贡对他的不恭和讥讽。于是脸色大变,愤怒地说:“你所认为困难的,正是人们认为容易的;你所认为容易的,正是人们认为困难的。你用这样颠倒是非的话来教训我,是为
了什么呢?”
子贡回答道:“我听说,忧在内者攻强敌,忧在外者攻弱敌。现今君之忧乃在国内。我听说君曾三次欲加封而不获成功,就是因为有大臣不赞同。齐国若伐鲁获胜,则齐国疆域扩大,国君威望大增,大臣地位更加巩固,而君却无功可言。国君就会日渐疏远你,君若欲成就大事,就难上加难了。更有甚者,君在齐国的地位和处境也危险了。所以我认为不如伐吴。吴国强大,伐吴不胜,损兵折将,大臣内空。如此一来,孤主在上,只有依赖君了。”
田常一听,不觉击掌称好,于是又问道:“我已出兵伐鲁,若转而伐吴,大臣怀疑我,该怎么办?”子贡说:“君暂时按兵不动,请我出使吴国之后,说动吴国救鲁而伐齐,君就可以移兵迎吴了。”
于是,田常就派遣子贡去出使吴国。
子贡来到吴国,对吴王说:“当今之诸侯国,唯齐与吴最为强盛。现在齐以万乘之国而伐千乘之鲁,与吴国争强,我为大王深感忧虑,特请大王救鲁伐齐。救鲁可以显名,伐齐则有大利。大王挥师北上,诛暴齐,服强晋,存亡鲁,镇抚泗上诸侯,一举而称霸,利莫大焉。”
吴王说:“您所言极是。但是我忧虑的是,越国有报仇之心,待我灭越以后再北上救鲁如何?”
子贡说:“越国之弱胜于鲁国,吴国之强不如齐国。王若置齐而伐越,齐国早已灭掉鲁国了。大王既然追求存亡继绝的名声,又畏惧强齐而攻灭弱越,岂能显示大王之勇!保存越国,可以向诸侯显示大王之仁;救鲁伐齐,威加晋国,诸侯必相率而朝吴,大王不就成就霸业了吗?如果大王还担心越国,臣请求吴王使见东见越王,令其岀兵随大王北上。”
吴王听后,大喜,于是就让子贡出使越国。
越王听说子贡到来,亲至郊外迎接。越王说:“此乃蛮夷之国,大夫何以辱而临之?”
子贡说:“我此次前往吴国,劝说吴王救鲁伐齐,吴王非常愿意,但又担心越国,想伐越后再北上。这样,越国就危在旦夕了。”
勾践请求子贡出谋救越。
子贡说:“吴王为人凶狠而残暴,群臣不堪;国家连年战争,士卒疲敝,不堪忍受;百姓怨声载道,大臣人心混乱;忠臣伍子胥强谏而死,佞臣太宰伯翻专权。所有这些都显示出吴国的败亡之象。王若能出兵助吴伐齐,以骄其志,送以重宝以悦其心,卑辞以尊其威,吴王必定挥师北上伐齐。吴王被打败,此乃大王之福;吴王若胜,必然兵临晋国。臣请北见晋君,使其共同攻打吴国。其精锐被齐国削弱,大军又困于晋,吴军实力必然削弱,然后大王乘其敝,必然灭吴国。”听后,越王勾践非常高兴。
子贡辞别越王,回到吴国,将越国愿意出兵助吴攻齐之事告诉吴王。果然没过几天,越国大夫文种就带着重礼来到吴国,向吴王表达越王愿亲自率兵助吴攻齐的诚意。吴王大喜,对子贡说:“越王愿亲自随从寡人伐齐,先生以为如何?”子贡说:“这不妥。诸侯会认为大王不义。大王只要接受礼物,同意越国出兵,谢绝越王亲临就行了。”吴王采纳了子贡的建议,于是举倾国之师北上伐齐。
于是子贡又来到晋国,对晋君说:“齐国与吴国即将开战,若吴国战败,越国必然乘势攻吴。若吴国打败齐国,吴国必然兵临晋国。晋国不可不预先防备。”晋君一听,感到非常恐慌,就问子贡该如何应对。子贡说:“唯有厉兵秣马,才有备无患。”
后来,事态的发展果然如子贡所预料的那样。吴国与齐国在艾陵大战,大破齐师,然后兵临晋国。吴晋两军大战于黄池,晋国打败了吴国。越王得知消息以后,即出兵偷袭吴国。吴王得知越国攻吴,便急忙撤兵而回,与越国交战,最后被越国打败,吴王夫差自杀,吴国灭亡,越王勾践夺得了霸权。
人们评论说,子贡一出马,五国各有变化,保全了鲁国,削弱了齐国,灭掉了吴国,巩固了晋国,而越国却当上了霸主。
在这个复杂的世界中,你不可能对每一件事情都有所防备。很多情况下,我们都无法知道下一秒会发生什么,因此,防备也无从谈起。那么,面对突发的变故,学会变通,沉着应对,便是最为重要的了。子贡虽然是孔子的高徒,但在这件事当中使用的却完全是欺骗的手法。当然,在当时孔子是被称作圣人的,那么子贡是孔子的高徒,在人们眼中
自然也会具有高度的信誉,所以各国的大王也不曾对子贡的话有所怀疑,只认为子贡说出的是至高境界的理论。
宇宙是永恒的,但世间万物却是变化着的。在变化无常的世事面前,循规蹈矩只能是死路一条,唯有顺应其变化,才能时安处顺。“识时务者为俊杰”,俊杰就是善于变通者,就是积极应变者。变,是时代的步伐;一成不变,就等于脱离了时代的步伐。没有一个人能够脱离时代,因此,也就没有一个人能脱离变化。变化是永恒的、无休止的。
人人都说拥有习惯好,其实习惯也有一大害处,就是使你总在老路上走。所以,要想摆脱这种思维定势,就需要你发挥想象力。有句成语叫做“曲径通幽”,意思就是说做事时可以用迂回的方式达到目的。生活中,有许多事,你强攻硬取往往会坏事;但如果打破常规,进行“旁敲侧击”,则能收到意想不到的非凡成功。这就是智变的魅力,有了它,你就能变化自如、机变如神。
做人做事就应该在变化中求生存,求发展,只有这样才能带来较好的人生赢局。
点评
经验是人一生的财富,但是经验也束缚了我们的头脑,使我们看不到新东西,创造不出新方法。所以,人如果一味地依赖经验,也就限制住了自己,要学会改变一切已经习惯了的、不适宜的东西。只有这样,我们才会有新的发展。
2。大丈夫应能屈能伸
[燕王委曲求全]
任何人都希望保持自己的个性、任性而为,但很多情况下,这样做的结果是让事情越来越糟,反而离自己的意愿更远。
何谓智者?何谓愚人?智者为何受人尊敬?愚人为何惹人厌恶?其中关键的一点就是智者能委曲求全,而愚者不肯吃得一点眼前亏。
战国时期,齐国想攻打宋国,燕王为表示联盟之意,也派张魁作为使臣率领燕国士兵去帮助齐国,而齐王却稀里糊涂把燕王派来帮助自己的张魁给杀了。燕王听到这个消息后,非常气愤,连忙召来手下文武官员说:“我要立即派军队去攻打齐国,给张魁报仇。”
这时大臣凡繇却持反对意见,他谒见燕王时说话很有意思,用的是道家“曲则全”的谋略:“从前我一向认为大王您是贤德的君王,所以我愿意追随您的左右。现在看来你并非我心目中所仰慕的人,我不愿再当你的臣子了。”燕昭王听后,迷惑不解地问道:“这是为什么呢?”凡繇回答说:“松下之乱,我们的先君曾经被敌人俘虏,你曾经对此深感羞愧,但仍能侍奉齐国,原因就在于自己的力量太薄弱了。而如今,张魁被齐国所杀,你却要去攻打齐国,这难道不是把张魁看得比先君还重要吗?”
她本是实力强悍,医术超群的世家家主。 一朝穿越成将军府的废柴嫡小姐,成为第一位被退婚的太子妃,人人嘲讽! 选秀宴上,她被赐嫁给鼎鼎有名的残废王爷。 ...
太古时代,有擎天巨灵,身如星辰,翱翔宙宇。有身怀异血的各族大尊,破灭虚空,再造天地,有古炼气士,远渡星河,教化众生。不知因何原因,一个时代悄然终结,万域隔...
言安希醉酒后睡了一个男人,留下一百零二块钱,然后逃之夭夭。什么?这个男人,竟然是她未婚夫的大哥?一场豪赌,她被作为赌注,未婚夫将她拱手输给大哥。慕迟曜是这...
双月当空,无限可能的英魂世界孤寂黑暗,神秘古怪的嬉命小丑百城联邦,三大帝国,异族横行,魂兽霸幽这是一个英雄辈出的年代,人类卧薪尝胆重掌地球主权,孕育着进军高纬度的野望!重点是二年级的废柴学长王同学,如...
今朝修仙不为仙,只为春色花满园来日九星冲牛斗,且看天刑开纪元。...
这个江湖。有武夫自称天下第二一甲子。有剑仙一剑破甲两千六。有胆小的骑牛道士肩扛两道。但一样是这个江湖,可能是江湖儿郎江湖死,才初出茅庐,便淹死在江湖中。可能对一个未入江湖的稚童来说,抱住了一柄刀,便是抱住了整座江湖。而主角,一刀将江湖捅了个透!临了,喊一声小二,上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