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上部做人篇第五章做人一定要有尊严
做人难,难做事。面对千难万阻,要提升自我,不来点“硬”的怎么行?如果事有勉强,应敢于说“不”;如果是正当利益,则应当仁不让。
1。刚正不阿,人人敬仰
[林则徐虎门销烟]
做一个刚正不阿的人,是中国走向富强的需要,也是中国人民心中的呼唤。
刚正不阿是一种刚强、坚毅、崇高的品格,是做人之本;阿谀逢承则是卑下、庸俗的奸佞小人的丑行。
在生活中,在与人交往中不亢不卑,不失人格,好则言好,差则言差,这都是一种刚正不阿的精神。历史上有许多刚正不阿的仁人志士。包拯、海瑞直言犯君,蔑视皇亲国戚,他们的出发点虽是维护封建统治,但那种为民请命、不怕险的精神,的确是难能可贵的。毛泽东同志也曾高度评价鲁迅没有丝毫的奴颜和媚骨,在黑暗与暴力的袭击中,是一株独立支撑的大树,而不是向两旁偏倒的小草。
法国作家雨果说过:“我宁愿靠自己的力量打开我的前途,而不愿求有力者的垂青。青云得意的道是很多的,如果我用阿谀奉迎的办法换取有力者的垂青和提拔,我早该得志了,但这不是我的道。"雨果就是凭着自己的勤奋而跻身世界大文豪的行列的。在事业上,只有像雨果这样刚直不阿,“靠自己”,才能有光辉灿烂的前途。
伦敦有个蜡像馆,是人所共知的。据从英国旅行回来的朋友们说,这里陈列的都是世界各国伟人、名人、要人的蜡像,其制作之精巧,完全达到了以假乱真的地步,以至每当来宾驻足观赏时,竟然分辨不出谁是蜡人,谁是真人。
这个蜡像馆,是由杜索夫人在1835年办起来的,至今已经有了一
个半世纪的历史。当然,它所陈列的人像,不会是一成不变的,每隔一段时间,就会有所更新。据说它每年都要定期向前来观赏的人征求意见,询问他们心目中崇拜的人物是谁,敬佩的又是谁。然后根据得“票”的数量,来决定陈列的人选,倒是颇有一点“民意测验"的意味。
很多人可能想不到,大约在一百年以前,也就是清朝同治到光绪初年,这里曾经陈列过林则徐的蜡像,而且陈列的时间相当长。那时,到英国去过的中国外交官都参观过伦敦的蜡像馆,也都对这里陈列的林则徐蜡像有所记载。
根据史料记载,在中英鸦片战争中,林则徐是抵抗派的首领。开战以前,大张旗鼓地开展禁烟运动,并把从英国鸦片贩子手里收缴得来的数以万箱计的毒品彻底销毁。虎门销烟后,重修了虎门炮台,用铁链封锁了海口。那年秋冬之间,广东水师与英国小兵船有过冲突,林则徐报告朝廷,中国大胜,因此举朝上下,都很振奋乐观。然而,对于这样一位誓与禁烟相始终的钦差大臣,英国人不但不怨恨他,反而敬重他,甚至于在他死后不久,还替他制作了蜡像,长期陈列,供人瞻仰。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这道理其实很简单。
首先,和当时清朝政府中的一些顽固派官僚截然不同,林则徐不是闭关主义者,更不是那种妄自尊大、盲目排外的人。他在广东的所作所为,一是禁绝鸦片,另一是鼓励合法通商。他所要打击的只是那些横行无忌的鸦片贩子,以及背后支持他们搞冒险活动的英国官员,而不是正当的商人。
当时有一位英国医师希尔,曾经受到过林则徐的接见。通过谈话,他得到的印象是,林则徐“对于英国人并无丝毫仇隙,只是痛恨那些贩运鸦片的英国人”。曾经到虎门海滩观看销烟现场的美国传教士裨治文,也曾与林则徐谈过话,他在《镇口销化鸦片记》中这样写道:“钦差大臣的唯一目的,过去是,现在还是,要禁绝鸦片贸易,而对合法的体面的贸易则加以保护和维持,这从他谈话的态度和内容都充分流露出来。”这就可见,禁烟运动并不损害那些远涉重洋前来中国进行贸易的英国正当商人的利益,更不要谈安居英伦三岛的普通老百姓了。
当然,到伦敦蜡像馆去的成千上万的观众,在“民意测验”中之所以那样踊跃地投林则徐的“票”,并不单纯是从本身利益着想,而是有其更深刻的历史原因。中国深受鸦片之害,已非一日。从18世纪中期到19世纪中期,清朝政府曾经多次发布禁烟命令,但是都在行贿者和受贿者的手中被撕得粉碎。林则徐与众不同,他一不向贿赂伸手,二不向困难折腰,坚强的意志加上果敢的行动,使得惯于蔑视中国官员英国的义律、颠地之流再也无计可施了,终于不得不在正义和禁令面前低头就范。禁烟,禁烟,清朝政府空喊了一百多年,禁令一道又一道,官员一批又一批,结果是一事无成;林则徐到广州三个月,就雷厉风行地把这件大事办成了,中国的贪官污吏怎不畏服?外国的鸦片贩子怎不畏服?特别是1839年6月3日的虎门销烟,第一次向世界表示中国人民纯洁的道德心和反抗侵略的坚决性,一洗百余年来由贪污卑劣的官吏所给予中国的耻辱。林则徐以他的无私无畏的精神,赢得了世界的尊敬,成为19世纪中期名震全球的伟人。这样,中国人尊之为民族英雄,英国人为之立像陈列,不正是理所当然的吗!
做人,应该做一个刚正不阿的人。只有这样,才是一个高风亮节的人,才能做岀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来,受到人民的敬重;而那些阿谀逢迎的人只不过是茶余饭后的笑料而已。郭沫若有句格言是:“道吾恶者是吾师,道吾善者是吾友,阿谀吾者是吾贼。”如果我们能把赞扬自己优点的人作为朋友,把批评自己缺点错误的人作为老师,把讨好、献媚的人视为“贼人”,那么阿谀逢迎的人自然就少了。
一个人立身处世,只有品德高尚,刚直不阿,自己尊重自己,才能得到别人的尊重,这就是由无数历史事实所总结出来的科学论断。
点评
刚正不阿的人是中华民族的脊梁,做刚正不阿之人是时代的呼唤。相信只要从你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在我们伟大祖国的土地上,将会矗立起一座座耸入云天的千仞之壁!
2。“骨气”就是尊严的表现
[文天祥:历史上最有骨气的状元]
有骨气的人,走到那里,都能受人尊重,都会受人礼敬。如果没有骨气,无论走到那里,都摆脱不了被奴役的性格,都不会受人尊重。
提起状元,大家都不陌生。无论是在古典戏曲中,还是在电影、电视剧里,人们都见过那些满腹经纶的秀才高中及第时的景象,往往是兵丁侍卫前拥后簇、高头大马游街宣官。因此,人们对高中状元也是充满了钦佩和向往。
中状元称为“大魁天下”,是读书人的最高荣誉。在我国历史上,每一个朝代都出过不计其数的状元,其中不乏文武双全、英名盖世的天下奇才。然而,最为后世人所钦敬的却是南宋(1256年)丙辰科状元文天祥,因为文天祥是中国历史上最有骨气的状元。所以,后世的人们也称他为“状元中的状元”。
文天祥所处的时代,是一个昏君当道、奸臣弄权、政治腐败的时代。
宋恭帝德佑元年(1275)正月,因元军大举进攻,宋军的长江防线全线崩溃,朝廷下诏让各地组织兵马勤王。文天祥闻讯,立即捐献了全部家资充当军费,组建了一支万余人的义军,开赴到了临安。但是,由于元军攻势猛烈,江西义军虽英勇作战,但最终也未能挡住元军兵锋。
到了第二年(1276)正月,元军兵临临安,文武官员纷纷出逃。这时,谢太后便任命文天祥为右丞相兼枢密使,派他出城与伯颜谈判,企图与元军讲和。文天祥到了元军大营,却被伯颜扣留。伯颜企图诱降文天祥,利用他的声望来尽快收拾残局。但文天祥宁死不屈,伯颜只好将他押解北方。当行至镇江时,文天祥乘机逃出了伯颜的兵营。之后,他历尽艰险,经扬州、高邮、泰州等地,由海路南下,终于来到了福州,并与张世杰、陆秀夫联合起来了坚持抗元。可是,由于双方力量实在太悬殊,不久他就被元军打败,退入广东。
1278年,文天祥带兵行至海丰附近时,被埋伏在五坡岭的元兵俘获。当时,他欲吞毒药自杀,但终未达到目的。文天祥被俘后,元军将领张弘范逼他写信向张世杰招降。但却遭到了文天祥的严词拒绝,在纸上写下了自己所作的《过零丁洋》诗。其诗的内容是:“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抛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后来,元军灭掉了南宋,张弘范再一次来到狱中向他劝降。对他说:“现在宋朝已亡,你的忠孝也已经尽了。如果你用替宋朝做事情的精神,来替元朝做事情,那么,元朝的宰相,除了你做,不会再有二人。”但文天祥听后,却气愤地说:“国家灭亡不能救,我已死有余罪,难道还能贪生怕死,改变心志吗?”最后,他表示愿以死报国。
就这样,文天祥在监狱中一直度过了三年。在狱中,他曾收到女儿柳娘的来信,得知妻子和两个女儿都在宫中为奴,过着囚徒般的生活。文天祥深知女儿的来信是元廷的暗示:只要投降,家人即可团聚。然而,文天祥尽管心如刀割,却不愿因妻子和女儿而丧失气节。他在写给自己妹妹的信屮说:“收柳女信,痛割肠胃。人谁无妻儿骨肉之情?但今日事到这里,于义当死,乃是命也。奈何?奈何!……可令柳女、环女做好人,爹爹管不得。泪下哽咽哽咽。”
一直到了元世祖至元十九年十二月(1283年1月),文天祥才被押赴刑场。临死前,元朝官员问他:“你还有什么话说,回奏于皇上,还可以免死。”文天祥喝道:“死就死,还有什么可说的?”而后,他问监斩官:“哪边是南方?”有人给他指了方向,文天祥就向着南方跪拜下去,说道:“我能报国机会已经完结,从如我心中无愧了!”之后,便引颈就刑,从容就义。
文天祥身为南宋丞相,享受高官厚禄,年轻时确也有过纸醉金迷的生活。但他在城破之时挺身而出,“初至北营,抗辞慷慨,上下颇惊动”,使元人“亦未敢遽轻吾国”。这不卑不亢的民族气节,不正代表了我们中华民族的“骨气”吗?不正是民族尊严感的表现吗?著名画家徐悲鸿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人不可有傲气,但不可无傲骨。”有“傲骨”就是有尊严感,“骨气”就是尊严的表现。
也许有的人会说:“文天祥这么有骨气,为何还要逃跑?"所以,在这里需要说明的是,人有骨气,并不意味着莽撞硬顶,做事不考虑后果。文天祥被元军扣押后,也曾想到“引决”,但大丈夫能屈能伸,他“随忍而行”以图“将以有为也”。终于逃出虎口,历经艰难险阻,虽“境界危恶,非人世所堪”,但“中兴机会,庶几在此”,使他置生死于度外,以图东山再起。不幸的是,他再次被元军俘获,但文天祥铮铮铁骨,不为元世祖几次以相位相诱所动,毅然用生命谱写了一首长存天地之间的正气之歌。
其实,在中国历史上,与文天祥一样有铮铮铁骨的人,不可胜数。吉鸿昌佩上“我是中国人”的牌子,出入于美国的大庭广众之中;古代廉者“不食嗟来之食”;侯德榜宁肯给工厂开追悼会,也决不肯和日军合作;朱自清宁愿饿死也不吃美国的救济粮……鲁迅高度赞扬他们是“中华民族的脊梁”。他们是有崇高尊严感的人,所以,他们名垂青史,流芳百世。
当然,“大树也有枯枝”。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经济的迅速发展,一些人确实忘掉了国格、人格,忘掉了尊严。有人对“洋货”盲目赞赏,对“国货”却不屑一顾。新闻媒介不止一次地披露某些城市出现了彳顷倒“洋垃圾”的市场,销售和购买从国外偷运进来的旧货的人络绎不绝。有些厂商为了打开商品的销路,就将产品的名称译成英文,然后再将英文音译成汉字,弄得不伦不类,令同胞瞠目结舌。
她本是实力强悍,医术超群的世家家主。 一朝穿越成将军府的废柴嫡小姐,成为第一位被退婚的太子妃,人人嘲讽! 选秀宴上,她被赐嫁给鼎鼎有名的残废王爷。 ...
太古时代,有擎天巨灵,身如星辰,翱翔宙宇。有身怀异血的各族大尊,破灭虚空,再造天地,有古炼气士,远渡星河,教化众生。不知因何原因,一个时代悄然终结,万域隔...
言安希醉酒后睡了一个男人,留下一百零二块钱,然后逃之夭夭。什么?这个男人,竟然是她未婚夫的大哥?一场豪赌,她被作为赌注,未婚夫将她拱手输给大哥。慕迟曜是这...
双月当空,无限可能的英魂世界孤寂黑暗,神秘古怪的嬉命小丑百城联邦,三大帝国,异族横行,魂兽霸幽这是一个英雄辈出的年代,人类卧薪尝胆重掌地球主权,孕育着进军高纬度的野望!重点是二年级的废柴学长王同学,如...
今朝修仙不为仙,只为春色花满园来日九星冲牛斗,且看天刑开纪元。...
这个江湖。有武夫自称天下第二一甲子。有剑仙一剑破甲两千六。有胆小的骑牛道士肩扛两道。但一样是这个江湖,可能是江湖儿郎江湖死,才初出茅庐,便淹死在江湖中。可能对一个未入江湖的稚童来说,抱住了一柄刀,便是抱住了整座江湖。而主角,一刀将江湖捅了个透!临了,喊一声小二,上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