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香小说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二十七章 再战再胜(第1页)

大食对素有“黄金国度”美誉的中国垂涎三尺,一心想打进中国。要想打进中国,必须打下西域,因为西域是大食东进的必经之路,是战略通道。

正是因为如此,才有开元三年和开元五年,大食帝国的大举入侵。

在大食这两次入侵之战中,唐朝是迎头痛击,给大食以沉重打击,大食虽然不甘心,却不得不承认,唐朝异常强大,单凭大食一国难以取胜。

因而,大食的决策者们知道,他们需要盟友,一起来对付唐朝。

这个盟友就是吐蕃了。大食可以拉拢的盟友很多,诸如康国、石国、突骑施、葛逻禄这些国家,不过,这些国家与吐蕃比起来就远远不如了。

吐蕃地处青藏高原,虽然国力远远不如唐朝,却是有着地利。青藏高原山高林密,道路崎岖,易守难攻,即便是强如唐朝也是拿吐蕃无可奈何,只有当吐蕃进入西域或者河湟之地时才能对其进行迎头痛击。

也就是说,吐蕃是立于不败之地的,即使在西域和河湟之地败得再惨,只要唐朝不进攻青藏高原,吐蕃就高枕无忧。

正是因为吐蕃拥有如此有利的地利,才没有给唐朝象灭突厥和吐谷浑、高丽一样灭掉。要是没有这样的地利,凭吐蕃那点国力,唐朝不灭吐蕃十次也要灭他八次。

意识到这点之后,大食帝国就与吐蕃靠近了,相互勾结,狼狈为奸,共同对付唐朝。

在这里顺利说一句,当时的吐蕃幅员极为辽阔,控域万里,不仅仅包括青藏高原,还包括现在的阿富汗、克什米尔、巴基斯坦和印度的部分领土,只不过青藏高原是其核心地区。

帅帐里一片寂静,没有人说话,唯有一众人粗重的呼吸声。

高仙芝双拳紧握,眼中如欲喷出火来,死盯着大食弯刀,几欲将其熔化。

边令诚呼吸粗重,几度张嘴欲言,却是没有说出话来。

李嗣业狠狠晃拳头,用力过猛,手背发青。

李昌国深吸一口气,不住转念头。在另一时空时,他就知道唐朝与阿拉伯帝国是死敌,两国间曾经进行过大战,当时的理解还不深刻。到了唐朝,对当时的情形进行深入了解,方才知道大食亡唐朝之心不死!

在连云堡发现这么多的大食弯刀,这说明两国勾结已深,由来已久。

吐蕃与大食相互勾结,共同对付唐朝一事,高仙芝他们早就有所预料,当真正证实之后,又是另一回事,一时难以接受。

“副都护,事已至此,再气也无用。”李昌国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冷静下来,提醒高仙芝道:“为今之计,是早日攻下小勃律,切断吐蕃进入西域的通道,再与大食周旋!”

唐朝与大食迟早必有一场大战,这是共识。正是基于这一认识,高仙芝这才谋划了这次远征,为的是切断吐蕃进入西域的道路,便于他集中兵力与大食大战。

“言之有理!”

高仙芝微微颔首,大是赞成这话,道:“骁勇校尉听令!”

李昌国上前一步,接军令。

“命你为前锋,立即率军赶去城南,把吐蕃余部歼灭!”高仙芝手右握拳,重重砸在地短案上,冷冷的道:“务使一个不得走脱!”

连云堡里的吐蕃军队不过是吐蕃驻守西域大军的一部分,在城南十余里处还有七千吐蕃大军。干掉这些吐蕃余部,是当务之急,刻不容缓,若是不发现了大食弯刀,让高仙芝气愤的话,他早就下令进攻了。

“遵令!”

李昌国领命,快步离去。

高仙芝命令李嗣业率军从后跟进,增援李昌国,而他本人率领大军,从后跟来。

XXXXXXXX

连云堡城南,有一个巨大的山塬,吐蕃军队在这里依山建寨,驻有七千大军。

这里的吐蕃军队压根就不知道连云堡已经给唐军攻克,还在优哉游哉的闲聊。吐蕃军队的军纪远远不如唐军,在没事的时候,极为松散,只要不太过份,想干什么就干什么。

吐蕃军队做得最多的便是吃肉喝酒,在葱岭中驻守,便是到了鸟不拉屎的地方,没什么娱乐之事,除了吃肉喝酒,他们还真找不到什么有趣的事。

热门小说推荐
五行天

五行天

万界融合,灵力消散,历经百万年的修真世界轰然崩塌,蛮荒大举入侵,五行天成为修真者最后的防线。千年之后,来自旧土的卑微少年,以苦力之身,深入蛮荒三年,破格获...

好想住你隔壁

好想住你隔壁

婚后情人节,韩经年问今天怎么过?夏晚安搂着被子,昏昏欲睡的答睡觉。圣诞节,韩经年问今天怎么过?夏晚安抱着枕头,漫不经心的答睡觉。结婚纪念日,韩经年端着一杯水问今天怎么过?夏晚安窝在床上,懒洋洋的睁开了眼睛,警惕的盯着韩经年随时会泼到床上的水思考了三秒,回和你一起。...

仙宫

仙宫

天书封神榜,地书山海经,人书生死簿!九天之上,是为仙宫!...

天影

天影

阴阳分天地,五行定乾坤。天穹之下岁月沧桑的中土神州,正是仙道昌盛的时代,亿万生灵欣欣向荣。纵横千万里间,总有人间一幕幕悲欢离合,在恢弘长生的仙道中上演着。有光便有暗,天穹之下光辉之中,仍有沉默的影子悄...

问道章

问道章

穿越加重生,妥妥主角命?篆刻师之道,纳天地于方寸,制道纹于掌间!且看少年段玉重活一世,将会过出怎样的精彩?...

牧神记

牧神记

大墟的祖训说,天黑,别出门。  大墟残老村的老弱病残们从江边捡到了一个婴儿,取名秦牧,含辛茹苦将他养大。这一天夜幕降临,黑暗笼罩大墟,秦牧走出了家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