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1849年7月11日,弗朗茨在奥地利政府扩大会议上提出了:“建立奥地利核心产业体系”。
紧接着,奥地利政府就开启了实地调研工作,把什么产业列为核心发展重心,这不是弗朗茨一拍脑袋就可以决定的。
哪怕是理由再充分,也必须要进行搜集足够多的资料,加以分析,确保万无一失过后,才能够确定下来。
现实结果很打脸,有足够的证据表明,这个年代要重点发展军工业,那么侧重点就是——海军军工。
就陆军的几十万条步枪,加起来也就一两艘战列舰的价钱。火炮要贵些,可是也高不到哪里去,这个年代陆军最大的军费开支是人员工资和训练费用,而不是武器装备。
军工企业的重点是研发和产能,产能不用考虑了,国内市场就这么大,国际军火市场更小,盲目的提高产能就是作死。
研发也花不了多少钱,几款火炮、步枪,需要投入多少钱?每年一百万盾够么?
不够的话,一千万盾绝对花不完。
这个年代,欧洲所有国家在陆军武器装备上投入的研发费用总和,有没有一千万盾,都是一个大大问号?
弗朗茨估计是没有,欧洲大部分军工企业都是私企,都是以赢利为目的,研发费用投入太大,根本就收不回来成本。
只要利润还不错,就不要指望资本家们进行科技创新。
这个年代科技创新可不是什么好词,超过百分之九十九的失败率,资本家们在投入的时候是慎之又慎。
这也是为什么有战争推动武器发展的说法,只有到了战争时期,大家才舍得投资研发新的武器装备。
相比之下,海军才是吞金兽,可惜奥地利帝国的那支海军似乎太袖珍了,在全世界大概可以排到六七八名吧。
要是重点发展海军的话,估计要不了多久就可以冲到世界第三位,排在英法之后。
然后就冲不上去了,这两位和后面的那些渣渣不一样,无论是技术实力积累,还是综合国力都要强的多。
考虑到可怕的海军军备竞赛,弗朗茨一瞬间就怂了。奥地利海军还只能在地中海打转,搞一支大舰队出来,有什么用?
英法都是殖民地帝国,才搞大海军的,现在的几个海军强国,全部都是殖民地国家。奥地利就算是现在准备参与殖民活动,也不需要立即大爆海军啊?
弗朗茨又不准备和英国人抢印度,干嘛要和他们玩军备竞赛呢?
最后的调研报告显示,重视发展军工业就可以了,政府每年拨款几百万的研发费用,就可以保证世界先进水平了。
基础工业水平在这里放着,不是政府越重视、投资越大,最后的收获也就越大。
看着这份报告,弗朗茨只能在心里痛骂一顿后世那帮无良的专家教授篡改历史。
想想看,普奥战争、普法战争中普鲁士投入的新式武器,除了一款新式步枪之外,还有什么拿得出手?
难道倾国之力发展的军工业,最后的成果就是一款后膛步枪?
这不是扯淡么?难道普鲁士政府领导人都是傻子?
别的不敢说,弗朗茨敢保证砸上几十万盾,奥地利现在连机枪都搞得出来。
换句话说,就是现在军工业的盘子还小,只要政府分出一小部分精力出来,就可以保持世界先进水平了。
没错,这个年代的奥地利军工业还是世界先进水平,和任何一个国家比,都不算落后。
弗朗茨没有准备跨时代发展,飞机、坦克之类的高科技产品,他都不准备立即研发。
实际上是研发出来了,也生产不出来。
制造坦克还勉强,大不了就是传说中的蒸汽坦克,虽然魔幻了一点儿,好歹在理论上是可行的;但是有人听说过蒸汽飞机么?
打脸就打脸吧,反正弗朗茨的脸皮厚。幸好奥地利政府务实,不然等国策确定了,那就只能打碎了牙齿往肚子里吞。
1849年9月11日,奥地利政府将主管铁路建设的部门独立,成立了铁道部,铁路正式成为了奥地利未来二十年的核心产业。
9月13日,奥地利政府又确定了制造业、农产品加工业的核心地位,都是由工业部负责主管。
至此,推动奥地利帝国前进的三驾马车,全部就位了。现在的问题就是怎么发展这些产业了。
十方地狱禁不了我魂,浩瀚星空亮不过我眼,无垠大地载不起我脚,诸天神魔承不住我怒!我要这天地匍匐,我要这轮回断灭!...
陆原语录作为一个超级富二代装穷是一种什么体验?别拦着我,没有人比我更有资格回答这个问题!...
沈于归从小就特别倒霉,衰神附体。她拼尽了此生所有的运气,遇到了他只要跟费南城在一起,所有霉运通通退散。于是,她就赖上了他。boss,借个运!费南城纠结了一下,开始认真的脱衣服。沈于归惊恐你,你,你要干什么?费南城欺身而上不是要借个孕?沈于归此运非彼孕啊喂!!我拼尽了此生所有的运气...
简然以为自己嫁了一个普通男人,谁料这个男人摇身一变,成了她公司的总裁大人。不仅如此,他还是亚洲首富帝国集团最神秘的继承者。人前,他是杀伐果断冷血无情的商业帝国掌舵者。人后,他是一头披着羊皮的狼,把她啃得连骨头也不剩。...
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要强求。 这是一个长生果的故事。...
一次无意中的遭遇,让苏沉双目失明。然而即使遭遇人间最悲惨的情形,苏沉也不愿放弃奋斗。他要用自己的努力,为自己,也为人族开创一个全新的未来。我的微信公众号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