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想到‘我注六经,六经注我’,林延潮思绪翻涌,这八个字是什么,是圣贤之道。
自己要为尚书作注时,将来要立言,让自己名满天下。
就不能亦步亦趋地跟在其他汉儒,宋儒的后面,只是用尚书的经义来诠释圣贤的思想,而应该是用尚书的经义来诠释自己的思想才对。
这才是‘我注六经,六经注我’的精髓,成为名儒的道、
林延潮想起当初读《大学》时,大学全篇经一传十。
经是孔子说的,就是大学之道在于明明德……。
传十是曾子说的,大体是解释,孔子的原话。曾子用注释孔子的原话,引申出自己的思想,自己的道理。
到了朱子写大学章句时,用了自己和程子的见解,来注释孔曾二人所言经一传十,他并没有亦步亦趋地作注释,而也是提出了自己的道。
注经有两种注法,一种是汉儒那般,只做训诂的功夫,无限苛刻地求圣贤古意,没有自己思想,还有一种是托古言志。
当然到了王阳明格竹子后,又是一种注法。
那王阳明格竹子来说。
大学里经一篇,致知在格物。
传三篇解释,此谓知本,此谓知之至也。
朱子注解,致知在格物者,言欲致吾之知,在即物而穷其理也……还有几百字话,但大意格物穷理。王阳明问何为格物穷理,表示不理解,老师与他说,物理之极处无不到也的意思是,众物必有表里精粗,一草一木。皆涵至理。
于是王阳明就去格了七天的竹子,最后发烧病倒。
之后王阳明开创心学后,再也没有格过竹子,只是道尔等把经书解释再好,看起来再有道理,又怎么样。那只是圣贤的道理,却不是我的道理,只要我内心不认同,那就是然并卵!
没错,连托古都不必了,咱们直接用自己的想法来注经。
千百年来,有人著书立作,都离不开此三道。用理学心学来叙述,第一条道是有理无心。第二条道是先理后心,第三条道则是先心后理。
林延潮注尚书要取哪一道?
林延潮独自在里,想了一天,第一条道已是过时了,汉儒的经历告诉我们,证明这条路是走不通的。
第三条道自己更认同一点,不过相较于这个时代,前卫了一些。王学得到社会主流真正的认同。还需要几百年。
只有第二条路,看得更靠谱一些。更附和现在理学唱主角的大潮流。
每个理学弟子,为何要先拜孔子,拜孟子,再拜朱子,程子,依次拜下来。这是因为理学的宗旨,就是认为‘道统犹如天道,传承自有脉络,圣圣相承’。
先王之学,尧传舜。舜传禹,禹传汤,口口相传,再之后汤传周文王,周公又传孔子。
所以我们理学的儒家弟子,可以高喊一声,我们学得是什么,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道理也就在这里。
不过现在理学暮气有点重了,朱子之后,元明的经学,大体上就是把别人掰烂了揉碎了,咀嚼过一遍的东西,你再拿来再咀嚼一遍,吐出来再给别人吃。
说起来有点恶心,大体就是这样。
真正能替朱子,传承衣钵只有刘宗周一人。刘宗周死后,理学就再也没有大兴过。
至于满清思想受到钳制,故而朴学大兴,所谓朴学就是汉儒训诂考据的一套,这就是在开倒车了。
太古时代,有擎天巨灵,身如星辰,翱翔宙宇。有身怀异血的各族大尊,破灭虚空,再造天地,有古炼气士,远渡星河,教化众生。不知因何原因,一个时代悄然终结,万域隔...
陆家有两个女儿,小女儿是天上的月亮,大女儿是阴沟里的死狗。陆妈你长得不如你妹妹,脑子不如你妹妹,身材不如你妹妹,运气不如你妹妹,你有什么资格过得好,有什么资格幸福?陆微言姐姐,你的钱是我的房子是我的,你男朋友也是我的。你就安心地当又穷又没人要的老处女吧。陆一语凭什么?我也肤白貌美大长腿好么?分分钟能找个男人嫁了。陆一语的男友被她亲妹妹抢了,她的建筑设计图被她妈妈转手卖了。就在她因偷卖设计图面临坐牢时,一个她从未敢肖想且权势涛天男人出现了。霍予沉看了看手表,还有半个小时民政局关门,你知道该怎么做。...
音乐影视绘画书法雕塑文学你都懂?略知一二。都会一点的意思?嗯,都会亿点的意思。怀揣系统,靠艺术征服世界,成为各界人士顶礼膜拜的无冕之王。...
穿越成了光明神,从此开启招收信徒,发展神国,称王称霸,为所欲为的羞耻日子...
千万年前,李七夜栽下一株翠竹。八百万年前,李七夜养了一条鲤鱼。五百万年前,李七夜收养一个小女孩。今天,李七夜一觉醒来,翠竹修练成神灵,鲤鱼化作金龙,小女孩成为九界女帝。这是一个养成的故事,一个不死的人族小子养成了妖神养成了仙兽养成了女帝的故事。...
简然以为自己嫁了一个普通男人,谁料这个男人摇身一变,成了她公司的总裁大人。不仅如此,他还是亚洲首富帝国集团最神秘的继承者。人前,他是杀伐果断冷血无情的商业帝国掌舵者。人后,他是一头披着羊皮的狼,把她啃得连骨头也不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