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苏小红这一刺真是稳准狠,然而,座首虽然猝不及防,挨了一匕首,却没死。匕首距离心脏还有距离。
不是苏小红手潮,而是座首身穿了内甲。
这是苏小红的匕首锋利,再加上距离近速度快,所以,一下就穿破了座首身上的内甲。
座首身穿的内甲,是兕皮甲,现在极不易得,如今这身内甲,还是他当上座首那年,嘉靖帝亲自赐予他的。座首平时一直舍不得穿,为了参加华山论剑,才套在了身上。
兕皮,即犀牛皮,但严格意义上来说,兕,是分布于中国上古时代的一种独角犀牛。没想到吧,中国上古时代也是犀牛遍地跑,跟牛羊差不多。
可是为什么现在没有了呢?因为捕杀的。捕杀它干吗?做兕皮甲。
《荀子·议兵》:“楚人鲛革犀兕以为甲,鞈如金石。”犀兕就是犀牛皮,鲛革是鲨鱼皮。
春秋时期,各国都装备上了皮甲,吴国已用“水犀之甲”。穿兕皮甲的,黄河中下游、江南的国家居多,因为这些地方也是犀牛最活跃的地区。
当时,造甲的工匠称为函人。函者,取其包含之义,甲以皮裹人身,物不能伤,所以名官以函人也。皮甲,多是“贝胃朱绶”,所谓朱绶,就是缀甲的红线。
到了战国时期,战争的规模已经比春秋时期大了很多,再加上铁的广泛应用,对铠甲的需求更是多了起来。当时的带甲军队动不动,”披练三千”、“带甲十万”、“皆衣犀甲,刀箭不能伤”。
频繁的多年战争,导致损耗的皮甲需要重新补充,所以当时,几乎所有中国的犀牛、野牛等厚皮动物都被猎杀殆尽了,这也就直接导致了犀牛的消亡。
我想,我写到这里,一定会有喷子站出来,说,你说得不对。那好,我直接拿出文献和考古的证据。
《论语》里有一篇文章《季氏将伐颛臾》中,有提到“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
屈原的《九歌·国殇》中“操吴戈兮被犀甲,车错毂兮短兵接”也是明证。
目前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的错金银云纹铜犀尊,是西汉的酒器,也证明过我国曾出现过犀牛。
还有,一九七九年,湖北随县曾候乙墓也发现了数十领皮甲的痕迹。
还没完,孙机写过一本书叫《从历史中醒来》,有一章《古文物中所见之犀牛》,也详细考证过这件事。
到了汉武帝时期,想见到犀牛已经是十分不容易的事了,只有上层贵族,才有机会穿兕皮甲。
所以,可见座首身上的兕皮甲有多珍贵了,也可见当时嘉靖帝对六扇门座首的重视。
不过,上古时代的皮甲,就算再珍贵,也有损耗,况且那时战争,多是青铜武器和铁器,锋利程度、柔韧度、坚硬程度都无法和崇祯时期的武器同日而语。
故而,苏小红的匕首,在座首大意之时,穿透了座首身上的内甲。
好东西,如果不尽快使用,很可能就变成了过时的物件儿。
日新月异,能活在当下就活在当下,千万不要舍不得。
座首虽没被刺进心脏,但是毕竟也受了伤,他看着迅速躲开的苏小红,问道:“我平时对你不薄,你这是为何?”
苏小红笑着说道:“座首,现在是五对二了。”
喜欢山水行记请大家收藏:(www。xiakezw。com)山水行记
啥,老子堂堂的漠北兵王,居然要当奶爸?好吧,看在孩子他妈貌若天仙的份儿上,老子勉强答应了...
婚后情人节,韩经年问今天怎么过?夏晚安搂着被子,昏昏欲睡的答睡觉。圣诞节,韩经年问今天怎么过?夏晚安抱着枕头,漫不经心的答睡觉。结婚纪念日,韩经年端着一杯水问今天怎么过?夏晚安窝在床上,懒洋洋的睁开了眼睛,警惕的盯着韩经年随时会泼到床上的水思考了三秒,回和你一起。...
这个江湖。有武夫自称天下第二一甲子。有剑仙一剑破甲两千六。有胆小的骑牛道士肩扛两道。但一样是这个江湖,可能是江湖儿郎江湖死,才初出茅庐,便淹死在江湖中。可能对一个未入江湖的稚童来说,抱住了一柄刀,便是抱住了整座江湖。而主角,一刀将江湖捅了个透!临了,喊一声小二,上酒...
大墟的祖训说,天黑,别出门。 大墟残老村的老弱病残们从江边捡到了一个婴儿,取名秦牧,含辛茹苦将他养大。这一天夜幕降临,黑暗笼罩大墟,秦牧走出了家门 ...
天为何物? 高高在上,威严莫测,是法则,是戒律,是无情,是冷酷。 天意,何也? 俯瞰众生,操持风云,褫夺赏罚,随性而为。故,天意不可测,苍天不可近。...
苍茫大地,未来变革,混乱之中,龙蛇并起,谁是真龙,谁又是蟒蛇?或是天地众生,皆可成龙?朝廷,江湖门派,世外仙道,千年世家,蛮族,魔神,妖族,上古巫道,千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