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香小说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472章 鬼子成叫花子了(第1页)

1940年,已经是鬼子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以来的第四个年头。

四年来,虽然鬼子凭借着工业国对农业国的降维打击,连续占领了中国华北、华南、华中等大量地区,占据了中国绝大部分的富庶之地,但在中国各路部队和国民的持续抗争之下,同样付出了巨大的代价。

根据鬼子的统计,截止1940底,鬼子在中国战场上人员已经死伤了五十余万的部队,耗费了大量的军费预算和物资,国内民生凋敝,物价飞涨,就连上层都受到了很大影响。

战前,鬼子政府为了全面侵华而储备了300多吨黄金,到如今已经基本消耗殆尽,其中大多数都进了美国工业企业的口袋,填补了美国资本主义的腰包。

特别是1940年,鬼子政府遭遇了多事之秋,全年意外不断,战事多发,造成财政窟窿越来越大。

年初时,国民政府发动了“冬季攻势”,十个战区同时发起了大规模反击,虽然作战效果不明显,但也算提振了中国国民士气,而鬼子仓促迎战,耗费了大量的物资弹药。

而后,眼热欧洲战场德国所向披靡,鬼子从5月到9月间不但发起了枣宜会战,还在晋中、华北平原等多条战线发起了作战,再次耗费了大量的预算经费和物资。

接着,是独立支队东出太行,连战连捷,击毁了鬼子部队的大量重型装备,消灭了众多鬼子精锐部队。而为了消灭八路军独立支队,解决可能的八路军军工基地,冈村宁次又发起了对晋中山区的大规模围攻,并进行了惨烈的消耗战。

这一轮轮作战下来,鬼子的军费财政资金消耗远超年初预算,几乎赶上了1938年的巨大消耗,也使得鬼子的财政越发困难,就连天蝗都连续过问。

如今,随着欧美等国转向明显,开始对日本帝国采取敌视甚至贸易抵制等行为,大本营已经决意准备筹划发起对欧美等国东南亚殖民地攻击,因此需要大规模的储备物资,修缮和增加军舰,这同样需要大规模的军费预算。

(1940年9月,东京内阁和军部不得不开始改变对华策略,将原由中国派遣军所辖的华南方面军,改由东京大本营直辖,充分说明日本人要向南拓展势力范围,觊觎法属印支地区)

日本是个资源匮乏的岛国,经不起长期战争的消耗。到了现在,鬼子口袋已经没钱了,而华北方面军已经耗不起这场与八路军独立支队的大规模持续消耗战。

……………………

北平,华北方面军司令部。

指挥室里寂静无声,氛围凝重而紧张。

司令官冈村宁次神色有些颓败地望着眼前的地图,自言自语的问道:“八路军,到底有多少炮弹,为什么现在还没有耗尽?”

旁边,参谋长笠原幸雄有些艰涩的答道:“根据前线部队汇报,昨天八路军发射了近8万发炮弹,截止目前他们使用的炮弹达到了140万发。而到现在为止,八路军的炮兵火力,并没有明显衰弱的势头。”

“将军,我们的炮弹已经不多了,前线部队已经损耗更是严重,近半主力将士都已经玉碎阵亡,其余的部队也大都伤亡大半,无力发起作战。如今前线士气大伤,哀鸿遍野。”

“将军,不能再打下去了!”

“如今,这场消耗战所损耗的物资已经引起了大本营的震怒。再打下去,咱们华北方面军的物资供给就难以为继了。”

冈村宁次闻言,脸色越发颓然。

作为具有政治野心的军人,他已经感觉到大本营态度的变化。

从最开始的鼎力支持,到有些焦虑质疑,再到现在的震怒反对,如今战争僵持局面下,大本营已经失去了对他能获得本次战役胜利的信心。

眼见此次作战已经严重耽误了对欧美作战的物资储备,大本营已经决议结束对于此次战争的援助和支持。

考虑到华北方面军军事预算已经早已干涸,现在的他,就只能依靠现有的弹药支持本次战役继续打下去。

“这不应该!不应该!这么多弹药到底是从哪里来呀?”

热门小说推荐
五行天

五行天

万界融合,灵力消散,历经百万年的修真世界轰然崩塌,蛮荒大举入侵,五行天成为修真者最后的防线。千年之后,来自旧土的卑微少年,以苦力之身,深入蛮荒三年,破格获...

好想住你隔壁

好想住你隔壁

婚后情人节,韩经年问今天怎么过?夏晚安搂着被子,昏昏欲睡的答睡觉。圣诞节,韩经年问今天怎么过?夏晚安抱着枕头,漫不经心的答睡觉。结婚纪念日,韩经年端着一杯水问今天怎么过?夏晚安窝在床上,懒洋洋的睁开了眼睛,警惕的盯着韩经年随时会泼到床上的水思考了三秒,回和你一起。...

仙宫

仙宫

天书封神榜,地书山海经,人书生死簿!九天之上,是为仙宫!...

天影

天影

阴阳分天地,五行定乾坤。天穹之下岁月沧桑的中土神州,正是仙道昌盛的时代,亿万生灵欣欣向荣。纵横千万里间,总有人间一幕幕悲欢离合,在恢弘长生的仙道中上演着。有光便有暗,天穹之下光辉之中,仍有沉默的影子悄...

问道章

问道章

穿越加重生,妥妥主角命?篆刻师之道,纳天地于方寸,制道纹于掌间!且看少年段玉重活一世,将会过出怎样的精彩?...

牧神记

牧神记

大墟的祖训说,天黑,别出门。  大墟残老村的老弱病残们从江边捡到了一个婴儿,取名秦牧,含辛茹苦将他养大。这一天夜幕降临,黑暗笼罩大墟,秦牧走出了家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