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刚才你见到的名士姓胡名昭,字孔明,是颍川人士,品行高洁,精通经史子集,尤其是那一手隶书,更是让人敬佩。”
唐瑁看似在称赞胡昭,实际上却是在向边柳展示他这里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边柳一脸“羡慕”的点了点头。
唐瑁居高临下看了看边柳,抚须揣度了一下,然后说道:“你应该知道你的身份,以后有外人的时候,你要尽量少开口。”
“在下偶见风流名士,一时有些失矩,还请唐公见谅。”
唐瑁知道胡昭的性格,别说他没见过真正的刘辩,就是见过刘辩,此时见到和刘辩一模一样的少年,也会装作不知道。
他只是要借着提醒眼前少年,让他知道谁主谁次而已。
见少年如此识抬举,唐瑁缓缓转身,说道:“跟我来!”
二人来到了书房。
唐瑁席地跪坐了下来,又示意边柳坐下,“你不仅要知道你的身份,还要知道你要扮演的身份,所以也不用如此拘礼。”
边柳学着唐瑁的方式跪坐,二人四目相对。
“可读过书?”
“识得几个字。”
“学过《易》?”
边柳摇头。
“《尚书》?”
边柳继续摇头,然后说道:“只读过半年《诗经》。”
“弘农王虽然年幼,自幼养在道人之家,却是五经具习,才学满腹,你若是只读过《诗》,怕是很容易露出破绽的。”
汉代实行的是察举制,主要科目有孝廉、茂才、明经、方正等。
孝廉,自然指的是孝顺长辈,廉洁奉公;
这廉洁奉公主要是对一些小吏来讲的,汉代与后世的官吏分开不同,斗食小吏经过努力,也是可以成为大官的。
茂才,主要是针对一些有特殊才能者,比如能搞些实用小发明的。
当然,在察举制被玩坏之后,这里会不会成为世家子弟钻空子的大缺口就不得而知了。
至于明经,指的就是读书人了。汉代规定的学术有五经,分别是《周易》、《尚书》、《诗经》、《礼》、《春秋》。
每个科目皆有规定的注解版本,不是士子可以随心所欲,胡乱解读的。比如最为世人所熟知的就是《公羊春秋》——九世犹可以复仇乎?虽百世可也。
掌管这五经的一共有十四个博士。
汉末最鼎盛的世家,袁家就是靠着研究孟氏易发家的,而袁家之所以门生故吏满天下,也不仅仅是因为四世三公,还因为他们是掌握了《孟氏易》话语权的学阀。
你有没有学问,研究的对不对,都是袁家说了算。
如此一来,读书人自然就向袁家靠拢了。
……
“在下惶恐!”边柳连忙向唐瑁作揖。
“所以,你眼下首先要做的就是读书。”唐瑁说着,起身从边上拿出一卷书简,他小心翼翼的铺开,陈列在边柳面前,用手指着几篇竹简,“读读看。”
“彼采——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青青子——,悠悠我心!”
边柳确实研究过一些隶书,不过也只认识一部分文字,还有一部分可以讲出来,剩下的那些单独拎出来他不认识,但放到《诗经》这么经典的名句中,他也可以猜出来。
太古时代,有擎天巨灵,身如星辰,翱翔宙宇。有身怀异血的各族大尊,破灭虚空,再造天地,有古炼气士,远渡星河,教化众生。不知因何原因,一个时代悄然终结,万域隔...
这个江湖。有武夫自称天下第二一甲子。有剑仙一剑破甲两千六。有胆小的骑牛道士肩扛两道。但一样是这个江湖,可能是江湖儿郎江湖死,才初出茅庐,便淹死在江湖中。可能对一个未入江湖的稚童来说,抱住了一柄刀,便是抱住了整座江湖。而主角,一刀将江湖捅了个透!临了,喊一声小二,上酒...
永夜降世,妖魔四起,百年暗夜到来之际,夏宫里走来了一位腼腆的少年郎微信公众号一夕烟雨(内有番外!)大夏王侯VIP群123788213(入群需验证订阅)...
一觉醒来,世界大变。熟悉的高中传授的是魔法,告诉大家要成为一名出色的魔法师。居住的都市之外游荡着袭击人类的魔物妖兽,虎视眈眈。崇尚科学的世界变成了崇尚魔法,偏偏有着一样以学渣看待自己的老师,一样目光异样的同学,一样社会底层挣扎的爸爸,一样纯美却不能走路的非血缘妹妹不过,莫凡发现绝大多数人都只能够主修一系魔法,自己却是全系全能法师!...
他曾是圣殿国王,四大洲只手遮天,却因心爱女人的背叛,险些命丧黄泉。为复仇,他踏上回归路。在酒吧昏暗的角落,有佳人绝色,一个精彩纷呈的故事,就此展开...
她本是实力强悍,医术超群的世家家主。 一朝穿越成将军府的废柴嫡小姐,成为第一位被退婚的太子妃,人人嘲讽! 选秀宴上,她被赐嫁给鼎鼎有名的残废王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