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香小说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213章 昏迷不醒(第1页)

得知此情况后,如果再派东部战区李启、或西部战区的吴剑,时间上已来不及,而且边境也同样重要。

此外,留守在兖州城外的中央军也未必服从边境将领的命令。

就在燕几道准备从兵部选配主将之时,燕灵儿主动请战,燕几道眼前一亮,如果燕灵儿取胜,也能挽回三个儿子战败的颜面。

他未及细想,便命燕灵儿为主将,燕灵儿一直以女儿之身参与朝政、带兵打仗,朝堂众臣也没有在意此举动,而且燕灵儿人个人能力也是朝堂众人认可的。

燕凌志战败后,燕灵儿便派密探详细了解了前线战况,得知神剑山庄起了主要作用。

她便花重金从冀州武林中招募了五百多名好手,甚至有梵安寺的外门弟子隐瞒身份加入。

她将这些人编入军中,负责保护军中将领。

燕灵儿充分展现了她惊人的指挥天赋,到达前线战场后,按功绩重新提拔一大批底层士兵,同时打乱了以前的两派的编制,并作了多次战前训话,使十五万大军达到了空前的团结。

她亲自当先锋,只用了五万兵马,首战便攻入了兖城。

神剑山庄的人还未来得及做计划,进行暗杀,便被燕灵儿带兵直接打到王宫,兖州王趁机宣布投降。

燕灵儿接受,派兵将兖州王室成员押解到冀州。

燕灵儿接管兖州全境,同时派五百武林中人带领数万兵马,四处缉拿神剑山庄之人。

神剑山庄为最神秘的门派,总部之地一直没有被冀州军找到,即便后来冀州王亲自请来了梵安寺的上层高手,也没有找到。

燕灵儿不仅一战成名,而且她的能力得到了中央军的认可,特别被她提拔的许多中央军将领为她马首是瞻,而且这部分将领占了大多数。

此后,燕灵儿掌管中央军和密探处两大势力,风头日盛,远远超过了三位哥哥。

一些居心叵测之人竟散播谣言,传言冀州王要立燕灵儿为王储,甚至有的朝臣和军中将领为揣摩王意,直接上书要求立燕灵儿为王储。

这引起了一众王室元老、保守派老臣以及支持三位王子的官员们的极力阻挠。

如果燕几道真的这样做的话,在他死后,绝对会令冀州四分五裂,因为“重男轻女”的思想是大多数人的传统思维,这样只会害了冀州、害了燕灵儿。

于是,他不堪压力,罢免了燕灵儿的所有职位,夺走了她掌握的所有权力,让她返回府中,安安心心的做起了府中公主。

将燕灵儿的婚姻大事提上了日程,到她的这个年龄,在中原九州已是大龄女孩了。

冀州王非常为了解女儿,他知道一般男子根本入不了她的法眼,便答应她,全冀州的男子任他挑选,无论出身如何,他都答应,唯一的条件是不允许她嫁给外州人。

冀州王的理想是要一统中原,不想因燕灵儿的婚事影响统一的大业。

燕灵儿却早已心有所属,是十年前见到的一位少年,只是一直未寻找到,向父王说明此事后,冀州王无奈只得由着她,让她继续寻找,一直到找到为止。

燕灵儿生性喜动,怎能安心在闺阁做公主,在她生母也就是王后的枕头风的吹动下。

冀州王不得不安排她做一些无关紧要的小差事,但她甚觉无趣,又来向冀州王撒娇。

当时,冀州王正为兖州的神剑山庄刺杀朝堂官员一事发愁,见到办事一直让人放心的女儿,便命她重掌密探司。

让她利用密探司统领武林事务,特别是要团结利用冀州武林对抗神剑山庄,暗中保护朝堂的官员们,同时要搜罗人才为朝廷所用。

热门小说推荐
霸道帝少请节制

霸道帝少请节制

言安希醉酒后睡了一个男人,留下一百零二块钱,然后逃之夭夭。什么?这个男人,竟然是她未婚夫的大哥?一场豪赌,她被作为赌注,未婚夫将她拱手输给大哥。慕迟曜是这...

费先生,借个孕

费先生,借个孕

沈于归从小就特别倒霉,衰神附体。她拼尽了此生所有的运气,遇到了他只要跟费南城在一起,所有霉运通通退散。于是,她就赖上了他。boss,借个运!费南城纠结了一下,开始认真的脱衣服。沈于归惊恐你,你,你要干什么?费南城欺身而上不是要借个孕?沈于归此运非彼孕啊喂!!我拼尽了此生所有的运气...

霍少的闪婚暖妻

霍少的闪婚暖妻

陆家有两个女儿,小女儿是天上的月亮,大女儿是阴沟里的死狗。陆妈你长得不如你妹妹,脑子不如你妹妹,身材不如你妹妹,运气不如你妹妹,你有什么资格过得好,有什么资格幸福?陆微言姐姐,你的钱是我的房子是我的,你男朋友也是我的。你就安心地当又穷又没人要的老处女吧。陆一语凭什么?我也肤白貌美大长腿好么?分分钟能找个男人...

帝霸

帝霸

千万年前,李七夜栽下一株翠竹。八百万年前,李七夜养了一条鲤鱼。五百万年前,李七夜收养一个小女孩。今天,李七夜一觉醒来,翠竹修练成神灵,鲤鱼化作金龙,小女孩成为九界女帝。这是一个养成的故事,一个不死的人族小子养成了妖神养成了仙兽养成了女帝的故事。...

全职艺术家

全职艺术家

音乐影视绘画书法雕塑文学你都懂?略知一二。都会一点的意思?嗯,都会亿点的意思。怀揣系统,靠艺术征服世界,成为各界人士顶礼膜拜的无冕之王。...

长宁帝军

长宁帝军

这个天下大大小小数百国,说到陆地武功宁国近乎无敌,有四疆四库的虎狼横扫六合,陆地延伸到哪儿,宁军就能把战旗插到哪儿,可是海疆之外虎狼不及之处总有些人不服气,于是就有了那少年带刀扬戟,一苇渡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