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这是锋哥写的一首诗。”
唐冬冬指着牌子,把《悯农》念了一遍。
《悯农》语言质朴,就算大字不识一个的老百姓也能听得懂。
唐冬冬念完,食堂里就叽叽喳喳说开了。
“这首诗是锋哥写的?写得太好了,我听了都想抹眼泪!”
“谁不是呢,去年我为了多干一会儿,被晒晕在地里,要不是周大娘路过,我就死在地里了,这首诗写到了我心坎里!”
“以前听到别人念诗念词,要不是写山写水,就是写一堆男人女人的酸话,听得人直想吐酸水,这是第一次有人写咱们种地的!”
“城里的那些读书的都是公子哥,哪里知道咱们种地有多辛苦?”
“是啊,是啊,还是锋哥儿能体谅咱们。”
“去年我锄草的时候,锋哥儿就总是去看,莫非这首诗写的是我?”
“锋哥儿写诗这么好,以后肯定能中状元!”
“我早就跟老金说过,锋哥儿不是一般人,看看我说对了吧,可惜老金走得太早了。”
……
《悯农》总共就二十个字,念起来又朗朗上口,都不用唐冬冬念第二遍,食堂里就有大半人都记住了。
挑食几乎是孩子的天性,以前吃不饱肚子的时候还不明显,但是现在西河湾和关家村生活越来越好,挑食的孩子就越来越多了。
晚上回家之后,很多女工都拿这首诗来教训孩子。
第二天一早,这首诗就算是彻底在两个村子传开了。
村里好不容易出了个读书人,还写了一首好诗,村里都与有荣焉,护卫队去城里,免不了显摆。
然后,这首诗在县府也传开了。
只用了短短三天,这首诗就成了金川县府最新的童谣,到处都是孩子边跑边唱。
大康文风盛行,不仅达官贵人喜欢诗词,一些商贾豪绅也喜欢附庸风雅,经常赞助一些文会,借此来讨好当官的。
此时金川县府最大的酒楼,就在举行一场文会。
文会的发起者是金川最大的盐商康丰年,主角是郡城来的一位姓陈的官员。
这个陈老爷是郡城盐铁行业的主要负责人,也是康丰年的财神爷。
为了讨好陈老爷,康丰年花了不少钱,从广元郡各地请了不少小有名气的“才子”过来作陪。
在大康,通过作诗作词被举荐做官的例子很多,有些还被传为佳话,被人们津津乐道,何况康丰年为了讨陈老爷欢心,每个才子都给了不少的润笔费。
席间,“才子”们为了引起陈老爷的注意,一个个极尽所能地卖弄文采。
可惜他们做出的诗词太平庸,陈老爷一首都没看上。
然而就在散场的时候,陈老爷被街上一群孩童嘴里的童谣吸引。
当得知这是一个山野读书人写的诗,陈老爷对《悯农》和金锋大加赞赏。
自然而然的,这首诗就随着这次文会,彻底传遍广元郡各地。
不管地球还是大康,节俭都是一种传统美德,《悯农》立意节约粮食,而且情感真切很容易引起农民的共鸣,所以传播速度非常快。
心潮澎湃,无限幻想,迎风挥击千层浪,少年不败热血!...
浩瀚的宇宙中,一片星系的生灭,也不过是刹那的斑驳流光。仰望星空,总有种结局已注定的伤感,千百年后你我在哪里?家国,文明火光,地球,都不过是深空中的一粒尘埃。星空一瞬,人间千年。虫鸣一世不过秋,你我一样在争渡。深空尽头到底有什么?书友群见书友圈置顶帖。...
婚后情人节,韩经年问今天怎么过?夏晚安搂着被子,昏昏欲睡的答睡觉。圣诞节,韩经年问今天怎么过?夏晚安抱着枕头,漫不经心的答睡觉。结婚纪念日,韩经年端着一杯水问今天怎么过?夏晚安窝在床上,懒洋洋的睁开了眼睛,警惕的盯着韩经年随时会泼到床上的水思考了三秒,回和你一起。...
这个天下大大小小数百国,说到陆地武功宁国近乎无敌,有四疆四库的虎狼横扫六合,陆地延伸到哪儿,宁军就能把战旗插到哪儿,可是海疆之外虎狼不及之处总有些人不服气,于是就有了那少年带刀扬戟,一苇渡江。...
穿越加重生,妥妥主角命?篆刻师之道,纳天地于方寸,制道纹于掌间!且看少年段玉重活一世,将会过出怎样的精彩?...
一次无意中的遭遇,让苏沉双目失明。然而即使遭遇人间最悲惨的情形,苏沉也不愿放弃奋斗。他要用自己的努力,为自己,也为人族开创一个全新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