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即便知道希望渺茫,克莱斯特上将还是调了一个装甲师希望能渡过第聂伯河返回西岸。
克莱斯特上将有这个想法是正常的。
这一方面是克莱斯特上将抱着一个侥幸的心理,万一苏军在第聂伯河上的防范和侦察不足,一个装甲师就能在他们反应过来前渡过第聂伯河。
另一方面,则是西岸的战事太重要了,那关系到第1装甲集群乃至整个南方集团军群的后勤补给题,如果被苏机械化第9军切断,很可能会导致整条防线的崩溃。
于是,第29装甲师就在克莱斯特上将的命令下调头返回第聂伯河。
地点是在克列缅丘格下游的戈罗季谢,渡河时间是在夜晚。
这么选择是因为克列缅丘格的浮桥太过明显了,克莱斯特上将相信它们已经在苏联人的监视之下。
夜晚渡河则是为了掩蔽,在这一点上德国装甲师还拥有主动权……基辅以南的第聂伯河延绵数百公里,德装甲师可以任意选择一段搭建浮桥渡河,甚至还可以任意选择时间,按理说苏联人很难防范。
克莱斯特上将是这么想的:如果这个装甲师能够成功渡河的话,那么它们就能够配合西岸的德军步兵构筑防御,或者可以利用德军坦克优秀的机动性沿途骚扰苏机械化第9军。
后者是德军常用的战术,这有点像古时成吉思汗使用骑兵的战术。
蒙古骑兵总兵力不过数十万却能纵横驰骋打下有史以来最大的疆土不是没有原因的,他们总是利用骑兵的高机动性在敌人步兵周围进行骚扰,充分发挥“敌进我退,敌退我进,敌驻我扰,敌疲我打”的原则,直到敌军变成了一支疲军、乱军时才乘胜追击一战而胜。
德军机械化部队也是如此……事实上,其“闪电战”的战术就与蒙古骑兵深入敌军腹地长途奔袭作战的战术十分相似。
这也是德军坦克重视机动性的原因之一:“三号”坦克的重量足足是苏军轻型坦克T26的两倍,但速度和越野能力却比T26出色得多。
所以,重点就在于这个装甲师能否渡过第聂伯河。
为此克莱斯特上将还亲自做了一些布署:
首先,克莱斯特上将在克列缅丘格两岸布署了两个炮兵团。
炮兵团的作用是什么就不需要多说了,它们构成交叉火力一左一右的封锁住克列缅丘格上游,使苏军的浅水重炮舰无法通过这里。
其次,就是命令飞机增加克列缅丘格上游水雷的布设。
最后,往下游布设了几个工兵团然后同时搭设浮桥。
这么做的目的很明显,就是希望能迷惑苏军使他们分不清哪个部位才是真正的登陆点。
但克莱斯特上将小看苏军了,舒尔卡当然有考虑到这一点。
“我们怎么阻止德国人渡河?”基尔波诺斯上将问:“他们很可能会用炮兵或是鱼雷封锁某个河段使我们的浅水舰队无法发挥作用!”
事实上,这在德军渡河前已经发生了。
婚后情人节,韩经年问今天怎么过?夏晚安搂着被子,昏昏欲睡的答睡觉。圣诞节,韩经年问今天怎么过?夏晚安抱着枕头,漫不经心的答睡觉。结婚纪念日,韩经年端着一杯水问今天怎么过?夏晚安窝在床上,懒洋洋的睁开了眼睛,警惕的盯着韩经年随时会泼到床上的水思考了三秒,回和你一起。...
陆原语录作为一个超级富二代装穷是一种什么体验?别拦着我,没有人比我更有资格回答这个问题!...
笑尽天下英雄,宇内我为君主!万水千山,以我为尊八荒六合,唯我称雄!我欲舞风云,凌天下,踏天域,登苍穹!谁可争锋?!诸君可愿陪我,并肩凌天下,琼霄风云舞,...
今朝修仙不为仙,只为春色花满园来日九星冲牛斗,且看天刑开纪元。...
黄沙掩埋了白骨,夕阳下的风中,有着血腥的味道。大陆的痛楚,在朝着四面八方扩散,当大爆炸的历史出现拐点的时候,当巨大的钢铁要塞横亘而过,遮蔽住人们视野的时候...
一个从边陲小城走出的少年,从修炼古老石碑内的神秘一式开始,一路高歌狂飙,打造一片属于自己的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