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香小说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140章 平静的两个月(第1页)

李大团长的厚脸皮差点让张云破了防,幸好大旅长看李云龙闹的实在不成样子,直接带着张云、李云龙、孔捷一块前往独立支队指挥部里开了会。

会上,大旅长宣读了总部的批复,386旅除了772团外,新一团、独立团、补充团都纳入旅部和军分区双重管理。

而张云代表军分区也介绍下军分区的区位、独立支队发展情况,并重点介绍了对三个团的后勤保障。

“三个团纳入军分区管理后,军分区承担部队的部分后勤供给工作。每季度我会安排运输队前往运输一次补给,可以保障每名战士每年两身军装,一身棉服;每季度额外供给3团共罐头3吨,炸药6吨、100万发子弹,6万枚手榴弹,6000发82毫米迫击炮炮弹和一千发120毫米迫击炮炮弹。”

“嗯,由旅部调剂安排使用!”

李云龙、孔捷一听,都乐坏了。军服、罐头、炸药、子弹、炮弹,有了这些,再采买或者缴获些粮食,部队的后勤给养就基本满足了。

“这才是娘家人的样子,”李云龙嚷嚷着:“张副司令,我代新一团谢谢娘家了。我们坚决服从总部安排,服从旅部和军分区的共同指挥!”

孔捷这个老实孩子也是猛点头,也感谢道:“没错,我们独立团也坚决拥护总部决定,感谢军分区对部队的支持!”

现在的李云龙、孔捷才不考虑什么张云后来居上之类的问题。

百战余生,现在的八路军团级甚至旅级干部,大都是20来岁至多30岁的年轻人,入伍早、活得长、胜仗多,那升职就快!

随后,张云还专门介绍了独立支队的缴获技巧,如先打破据点,如果时间允许,去下面的村子看看,镇压汉奸缴获物资;如攻袭车站,别紧着一个车站打,同时打相邻的两三个车站,可以缴获部分钢轨……

后面几天,李大团长、孔大团长带着部队在独立支队驻地休整了三天,借助支队提供的免费训练弹药,安排战士们狠狠的练习了一下射击和炮兵炮击本领,也跟着支队新兵营训练了几天战术动作。

同时,张云也专门安排了独立支队各营,与新一团、独立团战士们进行了联谊和互比互学活动,比战斗本领、比学习知识、比政治认识,同时也拉进部队间的关系。各具特色的活动,不仅吸引了大旅长,就连继续蹲点的副总参谋长也一块热闹的参与进来,也让战士们对总部、旅部的几位“大领导”熟悉和亲切起来。

嗯,比赛中李大团长三天认字0个,三支部队干部中成功垫底,着实让他羞愧了一下,但也激发了李云龙的学习动力,至少几天后,他会写自己的名字了。

相聚总是短暂,10月底的时候,大旅长、李云龙、孔捷连同3000多名战士,押送着1000辆小推车,离开了军分区,向冀南豫北的大平原回归,准备迎接鬼子在平原上的狂风骤雨。随同而去的,还有独立支队6组迫击炮和山炮炮手,他们将作为教官,帮助386旅训练迫击炮和步兵炮、山炮的炮手,尽快帮助部队掌握和发挥120迫击重炮的使用技巧和战术要领。

独立支队再次恢复了平静。

……

1938年底的11月、12月,张云平静的待在驻地里。

说是平静,但是张云也没停止折腾。

因为鬼子已经转向,空军力量会陆续回归,而兵工厂并未完成搬迁,为了防止鬼子空袭轰炸的意外发生,减缓驻地暴露时间,两个月间张云命令军分区各部队逐渐停止对正太铁路、昔阳、阳泉、平定县城的袭扰,慢慢归于平寂。

但部队不能闲着啊,现在武汉周边的鬼子陆军还没开始回归,仍处于鬼子兵力空虚窗口期,机会不能错过。

于是张云以军分区名义,调动1营、5营部分新兵、榆东游击队共3000余人,再次奔袭晋中祁县、太谷等铁路东侧平原和山区据点;调动2营、3营和昔阳东侧游击队近4000人,再次奔赴河北平原,破袭井陉、赞皇等县临近山区的据点等,顺便继续招点新兵。两支部队均携带电台,方便部队和军分区联系,而张云却留守驻地,主持兵工厂搬迁等事宜。

热门小说推荐
五行天

五行天

万界融合,灵力消散,历经百万年的修真世界轰然崩塌,蛮荒大举入侵,五行天成为修真者最后的防线。千年之后,来自旧土的卑微少年,以苦力之身,深入蛮荒三年,破格获...

好想住你隔壁

好想住你隔壁

婚后情人节,韩经年问今天怎么过?夏晚安搂着被子,昏昏欲睡的答睡觉。圣诞节,韩经年问今天怎么过?夏晚安抱着枕头,漫不经心的答睡觉。结婚纪念日,韩经年端着一杯水问今天怎么过?夏晚安窝在床上,懒洋洋的睁开了眼睛,警惕的盯着韩经年随时会泼到床上的水思考了三秒,回和你一起。...

仙宫

仙宫

天书封神榜,地书山海经,人书生死簿!九天之上,是为仙宫!...

天影

天影

阴阳分天地,五行定乾坤。天穹之下岁月沧桑的中土神州,正是仙道昌盛的时代,亿万生灵欣欣向荣。纵横千万里间,总有人间一幕幕悲欢离合,在恢弘长生的仙道中上演着。有光便有暗,天穹之下光辉之中,仍有沉默的影子悄...

问道章

问道章

穿越加重生,妥妥主角命?篆刻师之道,纳天地于方寸,制道纹于掌间!且看少年段玉重活一世,将会过出怎样的精彩?...

牧神记

牧神记

大墟的祖训说,天黑,别出门。  大墟残老村的老弱病残们从江边捡到了一个婴儿,取名秦牧,含辛茹苦将他养大。这一天夜幕降临,黑暗笼罩大墟,秦牧走出了家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