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香小说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352章 再现的火力急袭(第1页)

等丁团长的冀中22团到位,整个火力突袭的大戏就已经接近了开幕。

很快,丁团长就联系了晋察冀军区以及周边各部队,迅速协调好了晋察冀盂县游击队和3个团级地方部队的防御配合工作。随后,他安排一营长李弥负责冀中22团的阵地防御,而后亲自带着警卫排跟随着老张、大宝等人前出到了太原东侧山区里。

他打算亲眼见证太军分区特有的火力急袭,看看这款“走在国际前列”的武器密集发射时到底是个什么样的场景。

…………

从天空鸟瞰山西,太原城位置独特,处于山西正中位置,又被吕梁山、太行山包夹其中。其中东侧群山因为紧挨着太原城,被当地人称为“太原东山”,包含台骀山、乌金山、龙角山、堑沟等众多山岭。

太原东山是太原城的东部外围屏障,居高临下俯视整个太原城,扼守晋中盆地的咽喉,也是太原城防御的必守之地,驻防太原的鬼子自然也在这里放置了一个大队的“重兵”。

不过,正如鬼子在中国战场面临的处境一样,太原东山区域广阔,山岭纵横、小路众多,鬼子部队又怎么可能防御的过来。因此,鬼子仅仅是占领了太原东山最靠近城区的几处山体,并构筑了数十型机枪碉堡和小炮台,凭借着机枪和步兵炮封锁了东山地区向太原城进攻的路线。

另外,鬼子还安排了一个团的蝗协军守在了东山脚下,以割断城内群众与东山地区的游击队的联系。

可是,鬼子的这些部署,根本影响不到独立支队的突袭行动。独立支队特务营、侦察营及炮兵们直接在距离太原北侧军营营区15公里、距离山区外沿鬼子碉堡群近8公里外建立了发射阵地。

这么远的距离,鬼子的前沿侦察部队很难提前发现,更别说前方还有当地游击队帮护掩护。

而张云根据侦察兵点亮的实景地图信息,构建了太原兵营及发射阵地的准确坐标;后方炮团的参谋们根据张云提供的详细坐标及火箭弹弹道性能,计算了火箭弹各个参数并反馈给了前方炮兵;前方炮兵们按照参数,将火箭弹部署完毕。

太原东山的密林里,500具偌大的圆筒在山体各个角落伪装并排布开,炮兵们搭建了大量的联动发射装置,做好了发射的准备。

一切就绪,现在,就等最后的突袭命令了。

…………

1940年5月17日,夜。

正太铁路沿线数公里外的一处联合指挥部里,张云带着刘长青等人以及军分区参谋等在了这里。

根据太原地区的地下组织和情报人员的侦察,每天入夜之后,负责防守太原城的鬼子独立混成第16旅团第82大队、第83大队、炮兵队、工兵队将会回归太原城区北侧的军营休整。

这个军营是太原城最大的兵营,是太原防御的重要驻兵地,不仅修建的兵营宿舍众多,还建设有自己的军火库、物资仓库等。另外太原火车站的部分重要物资也会放在兵营附近的仓库里。

按照火力突袭计划,火箭弹部队将在20:45分,准时对这处兵营进行覆盖攻击。考虑到火箭打的准头误差太大,为了防止误伤太原城的无辜老百姓,炮兵们将目标集中对准了兵营靠北区域。这样虽然可能会浪费一部分火箭弹,却可以尽量避免火箭弹击中城中的居民区。

在火箭弹发射后,突袭部队将迅速撤离,而军分区各地破袭部队将立即开始对各区域的破袭。这都是每半月例行的战斗,大家也都很熟悉攻击节奏,可以有效击破敌人的据点和阵地,牵制住第108师团、第36师团、第37师团以及独立混成第4旅团的部队,掩护突袭部队撤离。

很快,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

接近了20:45分时,刘长青再次与情报部门确认了鬼子兵营的情报,未发现鬼子提前撤离的迹象。

滴,滴,滴……

秒针终于指向了12点方向。

张云点了点头!刘长青立即拿起电话,通知通讯部门向着各部队发出了攻击信号。

…………

热门小说推荐
五行天

五行天

万界融合,灵力消散,历经百万年的修真世界轰然崩塌,蛮荒大举入侵,五行天成为修真者最后的防线。千年之后,来自旧土的卑微少年,以苦力之身,深入蛮荒三年,破格获...

好想住你隔壁

好想住你隔壁

婚后情人节,韩经年问今天怎么过?夏晚安搂着被子,昏昏欲睡的答睡觉。圣诞节,韩经年问今天怎么过?夏晚安抱着枕头,漫不经心的答睡觉。结婚纪念日,韩经年端着一杯水问今天怎么过?夏晚安窝在床上,懒洋洋的睁开了眼睛,警惕的盯着韩经年随时会泼到床上的水思考了三秒,回和你一起。...

仙宫

仙宫

天书封神榜,地书山海经,人书生死簿!九天之上,是为仙宫!...

天影

天影

阴阳分天地,五行定乾坤。天穹之下岁月沧桑的中土神州,正是仙道昌盛的时代,亿万生灵欣欣向荣。纵横千万里间,总有人间一幕幕悲欢离合,在恢弘长生的仙道中上演着。有光便有暗,天穹之下光辉之中,仍有沉默的影子悄...

问道章

问道章

穿越加重生,妥妥主角命?篆刻师之道,纳天地于方寸,制道纹于掌间!且看少年段玉重活一世,将会过出怎样的精彩?...

牧神记

牧神记

大墟的祖训说,天黑,别出门。  大墟残老村的老弱病残们从江边捡到了一个婴儿,取名秦牧,含辛茹苦将他养大。这一天夜幕降临,黑暗笼罩大墟,秦牧走出了家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