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香小说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31章 疯狂炼药(第1页)

粉色的药元丹刚一下肚,赵子龙就感觉到自己的丹田里非常的温暖,有一股暖流流遍了自己的全身,刺激着自己身体里的经脉,就连自己的大脑也感觉到非常的清爽,仿佛吃了十全大补丸一样,非常的清醒舒服。

恍恍惚惚之中赵子龙感觉到自己好像能够看得更远,更清楚了,就连三十丈之外的一只蚂蚁,他都非常清楚地看见。

甚至还能够看到蚂蚁的每一根腿上的每一根毛,看得清楚无比,连蚂蚁小小的眼睛和触须都能看见。

自己的听力也变得非常灵敏,四里开外,有人在悄悄说话,赵子龙都能听得一清二楚。

这还是刚刚吞服了粉色的药元丹的效果,团团告诉赵子龙,随着自己炼药实力的增加,和自己境界的提高,粉色药元丹带给自己的好处,还会继续增加。

吃了粉色药元丹之后,赵子龙就能够感觉到在自己的丹田灵海里,漂浮了一颗粉色药元丹,静静地漂浮在自己的灵海里,散发着温暖的气息,滋养着自己全身的经脉。

团团告诉赵子龙,现在就可以开始炼丹了,药元丹的等级越高,每一次炼丹之后的收获就越大。

团团告诉赵子龙,粉色药元丹,可以让赵子龙拥有过目不忘的记忆力,和药王神体,药王神体顾名思义,就是身体里的每一滴血都可以起死回生,不过对自己并没有用。

只对别人有用,如果是自己亲近的人,只剩下最后一口气,让他喝一滴自己的血,那个受重伤的人立刻就能起死回生,活蹦乱跳。

这是粉色药元丹和,自己的玄武真神体体内的,青金色的神血融合在一起产生的神奇效果。

不过团团告诉赵子龙,这种能力不可以让别人知道,也不可以让别人知道自己拥有药王神体,药王神体修炼所需要的资源是海量的,但是药王神体同境界的战斗力可以说是无人能比,说是无敌也不过分。

药王神体十个纪元才诞生一个,从古到今,六界之中只产生过一百个药王神体,每一个都是实力逆天的大人物。

就比如同样拥有药王神体的小灵仙,团团自豪地告诉他,自己的本体战力可以说是逆天般的无敌,六界之中只有极少数的人能够打过她。

赵子龙不知道六界是什么样的存在,只知道小灵仙非常的厉害。

团团告诉赵子龙,药王神体每炼一次丹药,就可以获得普通黑色药元丹的人,炼一千次的熟练度,可以说是极为变态。

也就是说,赵子龙只需要炼十次丹药,就可以获得别人炼一万次丹药的熟练度。

这就相当于赵子龙在极其变态的作弊了,赵子龙每天只需要炼一次药,就相当于别人不眠不休的炼一千次,普通的黑色药元丹资质的一品药师,每天大概能炼三十次药,而像刘成那样的二级药徒,每天也只能炼十次药。

因为炼药非常消耗药元丹中所蕴含的药力,普通的黑色药元丹,在二级药徒的时候,黑色药元丹里所蕴含的药力,只能够支撑他炼十次药,而且成功率非常低。也就是说赵子龙每炼一次药,就相当于刘成炼一百天药。

而且赵子龙每炼一次药,就可以获得黑色药元丹资质的药师,炼一千次药的经验和熟练度。

可以说是极端的变态,这就是药王神体的变态之处,而且药王神体带给赵子龙的好处还远远不止这些,药王神体可以免疫几乎所有的毒药,只有极少数的几个逆天毒药,没有办法免疫,也就是说,绝大部分的毒药对赵子龙是没有效果的。

这个世界上还有毒师这个职业,只要不是等级高过赵子龙药师等级太多的毒师,赵子龙都可以凭自己的药王神体,轻松的破解他的毒药。

至于药王神体其他的好处,团团让赵子龙自己去发现,并且说到药王神体随着赵子龙境界的提高,带给赵子龙的好处会越来越多,最高境界的药王神体,可以如同小灵仙那样,滴血化生,简直是不死不灭。

赵子龙听了团团的话,立刻开始炼药,药王神体再加上粉色药元丹,可以说只要赵子龙愿意,他可以12个时辰不眠不休的连续炼药,根本就没有任何限制。

热门小说推荐
太古神王

太古神王

九天大陆,天穹之上有九条星河,亿万星辰,皆为武命星辰,武道之人,可沟通星辰,觉醒星魂,成武命修士。传说,九天大陆最为厉害的武修,每突破一个境界,便能开辟一...

帝霸

帝霸

千万年前,李七夜栽下一株翠竹。八百万年前,李七夜养了一条鲤鱼。五百万年前,李七夜收养一个小女孩。今天,李七夜一觉醒来,翠竹修练成神灵,鲤鱼化作金龙,小女孩成为九界女帝。这是一个养成的故事,一个不死的人族小子养成了妖神养成了仙兽养成了女帝的故事。...

永夜君王

永夜君王

千夜自困苦中崛起,在背叛中坠落。自此一个人,一把枪,行在永夜与黎明之间,却走出一段传奇。若永夜注定是他的命运,那他也要成为主宰的王。...

沧元图

沧元图

番茄的第十本小说。我叫孟川,今年十五岁,是东宁府镜湖道院的当代大师兄。...

总裁老公超给力

总裁老公超给力

因为,她是真的很想念他,很想,很想,那股想要他的感觉,也越来越强烈。他们本来是夫妻,在这种事情上根本就没有必要压制。而且,此刻她也只是手受伤了而已...

长宁帝军

长宁帝军

这个天下大大小小数百国,说到陆地武功宁国近乎无敌,有四疆四库的虎狼横扫六合,陆地延伸到哪儿,宁军就能把战旗插到哪儿,可是海疆之外虎狼不及之处总有些人不服气,于是就有了那少年带刀扬戟,一苇渡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