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香小说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598章 师兄这回你得帮我个忙了(第1页)

翌日,贾环也早早地起来了,黛玉因睡不着,遂也如平日那般跟着一块儿起了,她此时也正在为着贾环梳头呢。

待梳理好了头发,贾环也拿上了自己的挎包便准备出门去。

黛玉也跟着送至了门边,才嘱咐道:“今儿也要早些儿回来,我在家里等你!”

闻言,贾环也点头答应道:“嗯,我会的,好姐姐,天色还太早,你且回去再睡会儿吧,别在门边站着了,小心受凉!”

闻言,黛玉也点头答应着,但仍旧待在门边目送着贾环出去。

贾环也在院子里接过了晴雯递过来的早点,这才说道:“晴雯,快回屋吧,别在外边冻着!”

“嗯,”晴雯也答应着。

“你们快回屋子里去吧!”贾环也跟着后边的人说道。

待贾环说毕,黛玉和众姑娘们也都回去了,贾环这才出了门去。

不过待贾环刚离开,众姑娘们也仍旧探出头又看了他的背影一眼。

贾环也知道黛玉和其他的姑娘们还在后边看着他的,但他也不再回头,倒是加快了脚步。

他想着早些儿离开她们的视线,她们也好早些回屋子里去,这样也免得被寒风冻着。

很快贾环便到了宅院外,待坐上了马车,贾环也继续向着南书房而去。

如今赶车的仍旧是钱槐,先前贾环倒是给了他一个管事的职位了。

不过他现在还是觉得跟着贾环轻松些儿,故而便又跟着贾环赶车。

当然贾环给他的薪酬等倒是与管事们一样的,就是自己的出行的事务大多也让他来准备。

贾环他们的马车后边也仍旧还有三个保镖一直跟着,另外一个则是跟在钱槐身边赶车。

贾环倒是不想让他们这么多人跟着的,不过淑悦不放心,便让他们四人仍旧一起跟着保护贾环。

对于淑悦这般要求,贾环也知道她这是在担心着自己,于是也只得接受。

当然如今能得到这些姑娘们如此关心,贾环也自觉挺好的。

且说贾环很快便又到了南书房,和众多同僚们打了招呼之后,贾环又照旧处理起公务来。

贾环今儿倒是有许多话要跟着陆铭义说的,不过到底也不是时候,加上这儿也还有许多同僚呢,说话也不方便。

所以贾环也只能等到下衙署之后再找这个师兄聊聊他妹的事儿。

待到中午之后,贾环也用过了饭食等物,便在南书房里边歇息,因无聊顺带再看些古文经典。

南书房也是正兴帝的书房,这边的藏书极多,贾环到如今也只堪堪看完了一半而已。

贾环之所以看书,其实一半是为了消遣时间,另一半则是以备正兴帝询问之用。

皇帝读书,大多时候也不需要自己亲自看,而是要官员在一边进讲,进讲的大多也是翰林院的官员。

故而贾环读书有时也是被迫的,什么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的事情倒是挺少。

正在贾环看书的时候,梁王那边又让人来找贾环过去,贾环也合上了书本便跟着来人去了。

如今梁王找贾环倒也不为了什么,就是想着和贾环等人谈谈些古文经典罢了,所以贾环也自是没有什么好忌讳的。

而且如今梁王已经是妥妥的顺位继承人了,很多的官员等也都在向着他这边靠拢呢。

待从上书房那边回来之后,贾环又在南书房看了会儿书便已到了下衙的时间。

待一下衙,贾环也邀请着陆铭义到桃源居那边去谈话。

陆铭义也心知贾环要聊些什么,自然他也是有话要跟贾环说的,于是也跟着去了。

不多时,二人便已经到了桃源居的酒楼雅间内了。

热门小说推荐
霸道帝少请节制

霸道帝少请节制

言安希醉酒后睡了一个男人,留下一百零二块钱,然后逃之夭夭。什么?这个男人,竟然是她未婚夫的大哥?一场豪赌,她被作为赌注,未婚夫将她拱手输给大哥。慕迟曜是这...

费先生,借个孕

费先生,借个孕

沈于归从小就特别倒霉,衰神附体。她拼尽了此生所有的运气,遇到了他只要跟费南城在一起,所有霉运通通退散。于是,她就赖上了他。boss,借个运!费南城纠结了一下,开始认真的脱衣服。沈于归惊恐你,你,你要干什么?费南城欺身而上不是要借个孕?沈于归此运非彼孕啊喂!!我拼尽了此生所有的运气...

霍少的闪婚暖妻

霍少的闪婚暖妻

陆家有两个女儿,小女儿是天上的月亮,大女儿是阴沟里的死狗。陆妈你长得不如你妹妹,脑子不如你妹妹,身材不如你妹妹,运气不如你妹妹,你有什么资格过得好,有什么资格幸福?陆微言姐姐,你的钱是我的房子是我的,你男朋友也是我的。你就安心地当又穷又没人要的老处女吧。陆一语凭什么?我也肤白貌美大长腿好么?分分钟能找个男人...

帝霸

帝霸

千万年前,李七夜栽下一株翠竹。八百万年前,李七夜养了一条鲤鱼。五百万年前,李七夜收养一个小女孩。今天,李七夜一觉醒来,翠竹修练成神灵,鲤鱼化作金龙,小女孩成为九界女帝。这是一个养成的故事,一个不死的人族小子养成了妖神养成了仙兽养成了女帝的故事。...

全职艺术家

全职艺术家

音乐影视绘画书法雕塑文学你都懂?略知一二。都会一点的意思?嗯,都会亿点的意思。怀揣系统,靠艺术征服世界,成为各界人士顶礼膜拜的无冕之王。...

长宁帝军

长宁帝军

这个天下大大小小数百国,说到陆地武功宁国近乎无敌,有四疆四库的虎狼横扫六合,陆地延伸到哪儿,宁军就能把战旗插到哪儿,可是海疆之外虎狼不及之处总有些人不服气,于是就有了那少年带刀扬戟,一苇渡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