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香小说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番外六(第1页)

番外六

而沈家这边,自打沈时恩他们见过姜柏后,窈窈的“好日子”终于到了头。

她本人并不很清楚这一点,还和从前一样耍赖撒娇。

然后就发现撒娇好像不顶用了?

她爹和舅舅、表哥几个虽然都会在她撒娇耍赖的时候露出不忍心的表情,但却不是每回都顺着她了。

姜桃开始训练她走路和说话,还有一些待人接物的规矩。

因为没人再偏帮窈窈,姜桃的训练很快就出现了成果。

她懒得走路?姜桃就和她耗着,不把每天安排的走路时间走完了,那就甭想玩别的了。

姜桃的耐心奇好,也不打骂她,就这么耗着。

窈窈和家里其他人求助无果,耐心也不如她娘,只能开始自己走路。

后来窈窈发现走路虽然累,但是她娘每天就让她走两刻钟,而且好好练了之后她娘还会笑着夸奖她,还会和她一起去净房洗澡,在洗澡桶里放那种能浮在水面上的小鸭子、小船,好玩得不得了!

对比起来,在学步车里走那么一会儿好像也不是什么难以忍受的事儿了。

窈窈本来就聪明,学什么都比同龄人快上不少,又因为她年纪小,被养出来的骄纵没过多久就被纠正了过来。

后头姜桃也去忙自己的事情了——她的绣坊又开了起来。

而这时候姜桃从前在县城创办的那个小绣坊也早就发展了起来,在州府都赫赫有名。

黄氏每年到京城来看儿子的时候都会乐呵呵地和姜桃说绣坊办得多好,然后送上姜桃应得的红利分成。

姜桃早先就说绣坊的收入用来做善事就好,自然是推辞不肯收的。

黄氏却执意要给,劝她说绣坊的生意能这么红火,绣娘们踏实肯干只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则是沾了姜桃这国舅夫人的光——早先姜桃还担心十字绣的技艺会被其他绣坊模仿山寨,后来都知道这是国舅夫人所创的技艺,而且还是为了做好事、让普通妇人有一份收入才传授给其他人的,谁会为了那点利润去和她对着干?

在黄氏的坚持下,姜桃只好把那份银钱收下了。

她在沈家也并没有花银钱的地方,于是便又办起了绣坊。

听说是做好事,曹氏第一个就来送银钱了,怕姜桃不同意,她还准备好了全套说辞,说窈窈还小,姜桃脱不开手去管那些个杂事,多个帮手多份力量不是?

后来不知道怎么昭平长公主也知道了这件事,也要跟着注资。

她们比姜桃还不差钱,只是听说能帮到人来凑热闹而已。

姜桃怕消息再传下去不知道又牵扯出旁人来,到时拒绝人多了也伤和气,赶紧就把班子拉起来了。

有了曹氏和昭平长公主加入后,这回开办就比早前那会儿便捷多了,管理人才、启动资金、供货渠道等等全不用姜桃操心,她就出了招牌和技艺,很快绣坊就运转起来。

后来姜桃还拖黄氏回县城问了一趟,看王氏李氏她们想不想到京城来。

最终没了牵挂的李氏带着女儿来了京城。

她在县城绣坊已经很有资历,为人也很可靠,只因姜桃一句话便千里迢迢搬迁到了京城。

姜桃提拔了她一把,让她当了京城绣坊的掌柜之一。

这时代绣坊这样的地方虽然是女子多,但女掌柜却是凤毛麟角的。

尤其还是国舅夫人和英国公夫人、长公主这样的大人物开办的绣坊的掌柜。

李氏这女掌柜引起了一阵热议,她并不以过去的经历为耻,有人打听,她就把自己过去的经历都说了。

不消几日,京城百姓茶余饭后谈论的话题里就多了一项内容——国舅夫人的绣坊不仅招收没有刺绣功底的绣娘,还有个厉害的女掌柜哩!

热门小说推荐
霸道帝少请节制

霸道帝少请节制

言安希醉酒后睡了一个男人,留下一百零二块钱,然后逃之夭夭。什么?这个男人,竟然是她未婚夫的大哥?一场豪赌,她被作为赌注,未婚夫将她拱手输给大哥。慕迟曜是这...

费先生,借个孕

费先生,借个孕

沈于归从小就特别倒霉,衰神附体。她拼尽了此生所有的运气,遇到了他只要跟费南城在一起,所有霉运通通退散。于是,她就赖上了他。boss,借个运!费南城纠结了一下,开始认真的脱衣服。沈于归惊恐你,你,你要干什么?费南城欺身而上不是要借个孕?沈于归此运非彼孕啊喂!!我拼尽了此生所有的运气...

霍少的闪婚暖妻

霍少的闪婚暖妻

陆家有两个女儿,小女儿是天上的月亮,大女儿是阴沟里的死狗。陆妈你长得不如你妹妹,脑子不如你妹妹,身材不如你妹妹,运气不如你妹妹,你有什么资格过得好,有什么资格幸福?陆微言姐姐,你的钱是我的房子是我的,你男朋友也是我的。你就安心地当又穷又没人要的老处女吧。陆一语凭什么?我也肤白貌美大长腿好么?分分钟能找个男人...

帝霸

帝霸

千万年前,李七夜栽下一株翠竹。八百万年前,李七夜养了一条鲤鱼。五百万年前,李七夜收养一个小女孩。今天,李七夜一觉醒来,翠竹修练成神灵,鲤鱼化作金龙,小女孩成为九界女帝。这是一个养成的故事,一个不死的人族小子养成了妖神养成了仙兽养成了女帝的故事。...

全职艺术家

全职艺术家

音乐影视绘画书法雕塑文学你都懂?略知一二。都会一点的意思?嗯,都会亿点的意思。怀揣系统,靠艺术征服世界,成为各界人士顶礼膜拜的无冕之王。...

长宁帝军

长宁帝军

这个天下大大小小数百国,说到陆地武功宁国近乎无敌,有四疆四库的虎狼横扫六合,陆地延伸到哪儿,宁军就能把战旗插到哪儿,可是海疆之外虎狼不及之处总有些人不服气,于是就有了那少年带刀扬戟,一苇渡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