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事实上,考题不仅有炼丹内容,甚至还有道士解释为采补双修。只不过非常隐晦,不懂道术的人,根本看不明白,还以为全篇都在说君臣治政。
朱铭穿越前就读过《周易参同契》,又被薛道光各种忽悠,对此书另有理解(外丹法被阐述为内丹法)。
一边研墨,一边观察,朱铭远远看着宋徽宗。
要不要给皇帝整一篇内丹法修炼论文上去?
算了吧,跌份儿。
朱铭坐在那里思考,直等到宋徽宗离开,他才提笔写下题目修身齐家治国策。
北宋末年的殿试策论,限制在1200字以内,但也允许超过一些字数。
朱铭胆大包天,竟然在殿试文章当中,宣扬他的“道用”派思想。
开篇便引用《周易》,讲述百姓日用即为道的道理。再引用《礼记》,又说道是相通的,谈修身、齐家和治国的共同之处。
修身之法,儒道合一,内外兼修。
还把“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还虚,炼虚合道”,比喻为齐家治国的各个步骤。
精,便是天下万民。
气,是万民产出之财富。
神,是国家朝廷的运转秩序。
炼虚合道,便是完美融合精气神,达成国家、财富和百姓的协调统一。
他在前几百字里,迎合宋徽宗对修道的痴迷。又在后几百字中,劝谏宋徽宗不要盘剥太过,否则就会破坏精气神的和谐。这对修道养生不利,也对治理国家不利。
最后完全契合《周易参同契》的表面和内在意思,把治国比作炼丹,只有兼具精气神才圆满。如果不善待百姓,炼出来的金丹就有缺陷。
“道用派”理论,全程掺杂其中。
一直写到天黑,反复修改之后,誊抄在空白答题卷上。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交卷完毕,宫人打着灯笼,送士子们离开。
大家都不敢喧哗,出了宫门,才叽叽喳喳议论起来。
秦桧苦恼道“怎会考《周易参同契》?我答的是君臣如何治国。”
白崇彦说“我写的是变法。”
林勋凑上来“我也写的变法,但偏于崇礼复古。”
一大半士子,都显得痛苦不堪,没事儿谁去看道经啊?
此次殿试题目传开,导致天下士子,纷纷研读《周易参同契》。谁都没想到,下次居然考《黄帝内经》,还特么专考里面的气运之说。
“成功写的什么?”白崇彦问。
朱铭说道“修身齐家治国。”
众人反复讨论,都在猜测皇帝的出题心思,一直出城回到客栈还在说。
也有士子暗自窃喜。
比如来自川中的何粟、何棠、何榘三兄弟,他们今年全部考中进士。而且属于蜀学弟子,平时喜读佛经道书,把《周易参同契》都研究烂了。
历史上的何粟,便是今科状元,后来弹劾扳倒王黼等奸臣,靖康年间还负责与金兵谈判。
刚开始是主战派,渐渐变成以战促和。
由于他崇信道术,还主导了“六甲神兵守城”事件。昏聩至此,也是病急乱投医了。
这个江湖。有武夫自称天下第二一甲子。有剑仙一剑破甲两千六。有胆小的骑牛道士肩扛两道。但一样是这个江湖,可能是江湖儿郎江湖死,才初出茅庐,便淹死在江湖中。可能对一个未入江湖的稚童来说,抱住了一柄刀,便是抱住了整座江湖。而主角,一刀将江湖捅了个透!临了,喊一声小二,上酒...
由终点回到原点,洪涛又回到了他第一次重生前的时代,不过失去了三次重生穿越的所有记忆。假如没有重生过,没有记忆的金手指,他会是一个什么样子呢?在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高潮期,他是屹立在潮头的弄潮儿?还是被浪潮拍碎的浪花?他的记忆还能不能回来?江竹意还会不会伴着他这一生?金月在这一世里和他又有什么交集?小舅舅还会是那个妻管...
少帅说我家夫人是乡下女子,不懂时髦,你们不要欺负她!那些被少帅夫人抢尽了风头的名媛贵妇们欲哭无泪到底谁欺负谁啊?少帅又说我家夫人娴静温柔,什么中医...
枭者,勇而强也!枭者,首领也!武唐年间,天下大乱,酷吏当道,律法崩散,牝鸡司晨!主角岳峰,生而为枭,家国天下,我大唐男儿当自强...
本书旨在打造第一刁民!...
婚后情人节,韩经年问今天怎么过?夏晚安搂着被子,昏昏欲睡的答睡觉。圣诞节,韩经年问今天怎么过?夏晚安抱着枕头,漫不经心的答睡觉。结婚纪念日,韩经年端着一杯水问今天怎么过?夏晚安窝在床上,懒洋洋的睁开了眼睛,警惕的盯着韩经年随时会泼到床上的水思考了三秒,回和你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