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香小说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37章 洛水1(第1页)

洛水出京兆上洛县讙举山。

《地理志》曰:洛出冢岭山。《山海经》曰:出上洛西山;又曰:讙举之山,洛水出焉。东与丹水合,水出西北竹山,东南流注于洛。洛水又东,尸水注之。

水北出尸山,南流入洛。洛水又东得乳水,水别出良馀山,南流注于洛。洛水又东,会于龙馀之水。水出蛊尾之山,东南流入洛。洛水又东,至阳虚山,合玄扈之水。《山海经》曰:洛水东北流,注于玄扈之水。是也。又曰:自鹿蹄之山,以至玄扈之山,凡九山。玄扈亦山名也,而通与讙举为九山之次焉。故《山海经》曰:此二山者,洛间也。是知玄扈之水,出于玄扈之山,盖山水兼受其目矣。其水迳于阳虚之下。《山海经》又曰:阳虚之山,临于玄扈之水。是为洛汭也。

《河图?玉版》曰:仓颉为帝南巡,登阳虚之山,临于玄扈、洛汭之水。灵龟负书,丹甲青文以授之,即于此水也。洛水又东,历清池山傍,东合武里水,水南出武里山,东北流注于洛。洛水又东,门水出焉。《尔雅》所谓洛别为波也。洛水又东,要水入焉。水南出三要山,东北迳拒阳城西,而东北流,入于洛。洛水又东与获水合,水南出获舆山,俗谓之备水也。东北迳获舆川,世名之为却川。

东北流注于洛。洛水又东,迳熊耳山北。《禹贡》所谓导洛自熊耳。《博物志》曰:洛出熊耳,盖开其源者是也。

东北过卢氏县南。

洛水迳隖渠关北。坞渠水出南坞渠山,即荀渠山也。其水一源两分,流半解。一水西北流,屈而东北入于洛。《山海经》曰:熊耳之山,浮豪之水出焉,西北流,注于洛。疑即是水也。荀渠盖熊耳之殊称,若太行之归山也。故《地说》曰:熊耳之山,地门也。洛水出其间,是亦总名矣。其一水东北迳坞渠城西,故关城也。其水东北流注于洛。洛水又东,迳卢氏县故城南。《竹书纪年》:晋出公十九年,晋韩龙取卢氏城,王莽之昌富也。有卢氏川水注之,水北出卢氏山,东南流,迳卢氏城东,而流注于洛水。又东,翼合三川,并出县之南山,东北注洛。《开山图》曰:卢氏山宜五谷,可避水灾,亦通谓之石城山。山在宜阳山西南,千名之山,咸处其内,陵阜原隰,易以度身者也。又有葛蔓谷水,自南山流,注洛水。洛水又东,迳高门城南,即《宋书》所谓后军外兵庞季明入卢氏,进达高门木城者也。洛水东与高门水合。水出北山,东南流,合洛水枝津,水上承洛水,东北流,迳石勒城北,又东迳高门城北,东入高门水,乱流南注洛。洛水又东,松阳溪水注之。水出松阳山,北流注于洛。洛水又东,迳黄亭南,又东,合黄城溪水。水出鹈鹕山,山有二峰,峻极于天,高崖云举,亢石无阶,援徒丧其捷巧,鼯族谢其轻工,及其长霄冒颠,层霞冠峰,方乃就辨优劣耳。故有大、小鹈鹕之名矣。溪水东南流,历亭下,谓之黄亭溪水,又东南,入于洛水。洛水又东,得荀公溪口,水出南山荀公涧,即庞季明所入荀公谷者也。其水历谷东北流,注于洛水。洛水又东,迳檀山南,其山四绝孤峙,山上有坞聚,俗谓之檀山坞。

义熙中,刘公西入长安,舟师所届,次于洛阳。命参军戴延之与府舍人虞道元,即舟逆流,穷览洛川,欲知水军可至之处。延之届此而返,竟不达其源也。洛水又东,库谷水注之。水自宜阳南山,三川并发,合为一溪,东北流注于洛。洛水又东,得鹈鹕水口,水发北鹈鹕涧,东南流,入于洛。洛水又迳仆谷亭北,左合北水,水出北山,东南流,注於洛。洛水又东,侯谷水出南山,北流入于洛。洛水又东,迳龙骧城北。龙骧将军王镇恶,从刘公西入长安,陆径所由,故城得其名。洛水又东,左合宜阳北山水。水自北溪,南流注洛。洛水又东,广由涧水注之。水出南山由溪,北流迳龙骧城东,而北流入于洛。洛水又东,右得直谷水,水出南山,北迳屯城西,北流注于洛水也。

又东北过蠡城邑之南。

城西有坞水,出北四里,山上原高二十五丈,故黾池县治。南对金门坞,水南五里,旧宜阳县治也。洛水右会金门溪水,水南出金门山,北迳金门坞西,北流入于洛。洛水又东合款水,有二源并发,两川迳引,谓之大款水也。合而东南,入于洛。洛水又东,黍良谷水入焉。水南出金门山。《开山图》曰:山出多重,固在韩。建武二年,强弩大将军陈俊转击金门、白马,皆破之,即此也。而东北流,注於洛。洛水又东,左合北溪,南流入于洛也。

又东过阳市邑南,又东北,过于父邑之南。

太阴谷水,南出太阴溪,北流注于洛。洛水又东,白马溪水出宜阳山,涧有大石,厥状似马,故溪涧以物色受名也。溪水东北流,注于洛。洛水又东,有昌涧水注之,水出西北宜阳山,而东南流,迳宜阳故郡南,旧阳市邑也。故洛阳都典农治此,后改为郡。其水又南,注于洛。洛水又东,迳一全坞南,城在川北原上,高二十丈,南北东三箱,天险峭绝,惟筑西面,即为全固,一全之名,起于是矣。刘曜之将攻河南也,晋将军魏该奔于此,故于父邑也。洛水又东,合杜阳涧水,水出西北杜阳溪,东南迳一全坞东,与槃谷水合,乱流东南入洛。洛水又东,渠谷水出宜阳县南女几山,东北流,迳云中坞,左上迢遰层峻,流烟半垂,缨带山阜,故坞受其名。渠谷水又东北,入洛水。臧荥绪《晋书》称:孙登尝经宜阳山,作炭人见之,与语,登不应。作炭者觉其情神非常,咸共传说。太祖闻之,使阮籍往观,与语,亦不应。籍因大啸。登笑曰:复作向声。又为啸,求与俱出,登不肯。籍因别去。登上峰,行且啸,如箫韶笙簧之音,声振山谷。籍怪而问作炭人,作炭人曰:故是向人声。籍更求之,不知所止。推问久之,乃知姓名。余按孙绰之叙《高士传》言在苏门山,又别作《登传》孙盛《魏春秋》亦言在苏门山,又不列姓名。阮嗣宗感之,著《大人先生论》,言吾不知其人。既神游自得,不与物交,阮氏尚不能动其英操,复不识何人而能得其姓名。

又东北过宜阳县南。

洛水之北,有熊耳山,双峦竞举,状同熊耳,此自别山,不与《禹贡》导洛自熊耳同也。昔汉光武破赤眉樊崇,积甲仗与熊耳平,即是山也。山际有池,池水东南流,水侧有一池,世谓之黾池矣。又东南迳宜阳县故城西,谓之西度水。

又东南流入于洛。洛水又东,迳宜阳县故城南。秦武王以甘茂为左丞相,曰:寡人欲通三川,窥周室,死不朽矣!茂请约魏以攻韩,斩首六万,遂拔宜阳城。故韩地也,后乃县之。汉哀帝封息夫躬为侯国。城之西门,赤眉樊崇与盆子及大将军等,奉玺绶剑璧处,世祖不即见。明日,陈兵于洛水,见盆子等,谓盆子丞相徐宣曰:不悔乎?宣曰:不悔。上叹曰:卿庸中皦皦。铁中铮铮也。洛水又东,与厌染之水合,水出县北傅山大陂。山无草木,其水自陂北流,屈而东南注,世谓之五延水。又东南流,迳宜阳县故城东,东南流,注于洛。洛水又东南,黄中涧水出北阜,二源奇发,总成一川,东流注于洛。洛水又东,禄泉水注之,其水北出近溪。洛水又东,共水入焉。水北出长石之山,山无草木,其西有谷焉,厥名共谷,共水出焉。南流得尹溪口,水出西北尹谷,东南注之。共水又西南,与左涧水会,水东出近川,西流注于共水。共水又南,与李谷水合,水出西北李溪,东南注蓁水。蓁水发源蓁谷,西南流,与李谷水合,而西南流,入共水。共水世谓之石头泉,而南流注于洛。洛水又东,黑涧水南出陆浑西山,历于黑涧,西北入洛。洛水又东,临亭川水注之,水出西北近溪。东南与长涧水会,水出北山,南入临亭水,又东南,历九曲西,而南入洛水也。

又东北出散关南。

洛水东,迳九曲南,其地十里,有坂九曲。《穆天子传》所谓天子西征升于九阿,此是也。洛水又东,与豪水会,水出新安县密山,南流,历九曲东,而南流,入于洛。洛水之侧有石墨山,山石尽黑,可以书疏,故以石墨名山矣。洛水又东,枝渎左出焉。东出关,绝惠水。又迳清女冢南,冢在北山上。《耆旧传》云:斯女清贞秀古,迹表来今矣。枝渎又东,迳周山,上有周灵王冢。《皇览》曰:周灵王葬于河南城西南,周山上。盖以王生而神,故谥曰灵。其冢,人祠之不绝。又东北,迳柏亭南。《皇览》曰:周山在柏亭西,指谓斯亭也。又东北,迳三王陵,东北出焉。三王或言周景王、悼王、定王也。魏司徒公崔浩注《西征赋》云:定当为敬。子朝作难,西周政弱人荒,悼、敬二王与景王俱葬于此,故世以三王名陵。《帝王世纪》曰:景王葬于翟泉,今洛阳太仓中大冢是也。而复传言在此,所未详也。又悼、敬二王,稽诸史传,复无葬处。今陵东有石碑,录赧王以上世王名号,考之碑记,周墓明矣。枝渎东北历蒯乡,迳河南县王城西,历郏鄏陌。杜预《释地》曰:县西有郏鄏陌,谓此也。枝渎又北入谷,盖经始周启,渎久废不修矣。洛水自枝渎,又东出关,惠水右注之,世谓之八关水。

戴延之《西征记》谓之八关泽,即《经》所谓散关。鄣自南山,横洛水,北属于河,皆关塞也,即杨仆家僮所筑矣。惠水出白石山之阳,东南流,与瞻水合,水东出娄涿之山,而南流,入惠水。惠水又东南,谢水北出瞻诸之山。东南流,又有交触之水,北出廆山,南流俱合惠水。惠水又南流迳关城北,二十里者也。其城西阻塞垣,东枕惠水。灵帝中平元年,以河南尹何进为大将军,将五营士屯都亭,置函谷、广城、伊阙、大谷、轘辕、旋门、小平津、孟津等八关,都尉官治此,函谷为之首,在八关之限,故世人总其统目,有八关之名矣。其水又南流,入于洛水。《山海经》曰:白石之山,惠水出其阳,而南流注于洛。谓是水也。

洛水又与虢水会,水出扶猪之山,北流注于洛水,其南则鹿蹄之山也,世谓之纵山,非也。其山阴则峻绝百仞,阳则原阜隆平。甘水发于东麓,北流注于洛水也。

又东北过河南县南。

《周书》称周公将致政,乃作大邑成周于中土,南系于洛水,北因於郏山,以为天下之大凑。《孝经援神契》曰:八方之广,周洛为中,谓之洛邑。《竹书纪年》:晋定公二十年,洛绝于周。魏襄王九年,洛入成周,山水大出。南有甘洛城,《郡国志》所谓甘城也。《地记》曰:洛水东北过五零陪尾北,与涧瀍合。

是二水东入千金渠,故渎存焉。

又东过洛阳县南,伊水从西来注之。

洛阳,周公所营洛邑也。故《洛诰》曰:我卜瀍水东,亦惟洛食。其城方七百二十丈,南系于洛水,北因于郏山,以为天下之凑,方六百里,因西为千里。

《春秋·昭公三十二年》,晋合诸侯大夫戍成周之城,故亦曰成周也。司马迁自序云:太史公留滞周南。挚仲治曰:古之周南,今之洛阳。汉高祖始欲都之,感娄敬之言,不日而驾行矣。属光武中兴,宸居洛邑,逮于魏、晋,咸两宅焉。故《魏略》曰:汉火行忌水,故去其水而加佳。魏为土德,土,水之牡也。水得土而流,土得水而柔,除佳加水。《长沙耆旧传》云:祝良,字召卿,为洛阳令,岁时亢旱,天子祈雨不得。良乃曝身阶庭,告诚引罪,自晨至中午,紫云沓起,甘雨登降。人为歌曰:天久不雨,烝人失所。天王自出,祝令特苦。精符感应,滂沱雨下。县则司州及河南尹治,司隶,周官也。汉武帝使领徒隶,董督京畿,后世因名司州焉。《地记》曰:洛水东入于中提山间,东流会于伊,是也。昔黄帝之时,天大雾三日,帝游洛水之上,见大鱼,煞五牲以醮之。天乃甚雨,七日七夜,鱼流,始得图书,今《河图?视萌》篇是也。昔王子晋好吹凤笙,招延道士,与浮邱同游伊洛之浦,含始又受玉鸡之瑞于此水,亦浴神宓妃之所在也。洛水又东,合水南出半石之山,北迳合水坞,而东北流,注于公路涧,但世俗音讹,号之曰光禄涧,非也。上有袁术固,四周绝涧,迢递百仞,广四五里,有一水,渊而不流,故溪涧即其名也。合水北与刘水合,水出半石东山,西北流,迳刘聚,三面临涧,在缑氏西南。周畿内,刘子国,故谓之刘涧。其水西北流,注于合水,合水又北流,注于洛水也。

又东过偃师县南。

洛水又东迳计素渚,中朝时,百国贡计所顿,故渚得其名。又直偃师故县南,与缑氏分水。又东,休水自南注之。其水导源少室山,西流迳穴山南,而北与少室山水合。水出少室北溪,西南流,注休水。休水又左,会南溪水,水发大穴南山,北流入休水。休水又西南北屈,潜流地下,其故渎北屈出峡,谓之大穴口。

热门小说推荐
吞海

吞海

大妖降世,卷风云万里,遍野尸横无归人。痴儿怨女,叹红尘滚滚,牵马负刀不回头。圣人云端坐,邪灵白日行。魏来自卑微而来,踏黄泉碧落,吞无边苦海,只为证天道已死!人道当兴!...

牧神记

牧神记

大墟的祖训说,天黑,别出门。  大墟残老村的老弱病残们从江边捡到了一个婴儿,取名秦牧,含辛茹苦将他养大。这一天夜幕降临,黑暗笼罩大墟,秦牧走出了家门 ...

诸天至尊

诸天至尊

十方地狱禁不了我魂,浩瀚星空亮不过我眼,无垠大地载不起我脚,诸天神魔承不住我怒!我要这天地匍匐,我要这轮回断灭!...

原血神座

原血神座

一次无意中的遭遇,让苏沉双目失明。然而即使遭遇人间最悲惨的情形,苏沉也不愿放弃奋斗。他要用自己的努力,为自己,也为人族开创一个全新的未来。我的微信公众号缘...

总裁老公超给力

总裁老公超给力

她不过是相个亲,结果直接却被抗去了民政局。她还不想结婚喂!权少,可不可以离婚啊!离婚?可以,先怀个孩子再说。...

一念永恒

一念永恒

一念成沧海,一念化桑田。一念斩千魔,一念诛万仙。  唯我念永恒  这是耳根继仙逆求魔我欲封天后,创作的第四部长篇小说一念永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