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然而白祈却没有这些顾忌,继续道:
“学生以为,天理不可泯灭人性,比如大禹治水,宜疏不宜堵,而且儒道并不在于简单传播,它的初始目的在于让人从愚昧中开化,识文、识字、识理。这一步早就已经完成,所以儒道应该有更高的目标。”
一旁端茶送水的年轻儒士都快被白祈气笑了,这小子是真的不知天高地厚,本来以为他只是说说而已,没想到竟然还敢真的来教朱子。
“以你的意思,儒道更高的目标应该是什么?”
那名年轻儒士不由反唇相讥道。
白祈神色一正,认真地吐出了八个字:
“格物致知,学以致用!”
刹那间,当这八个字一出,陋室内顿时为之一静。
就连那名嘲讽白祈的年轻儒士也不由怔住了。
他只是随口一问,想要为难白祈,没想到白祈不但回答了,还言之有物。
“学生以为老师闭门造车之举不可取,皓首穷经只会困顿不前,真正做学问还需要身体力行,需要走出大门,纵览天下,和天下同道、博学之士交流,毕竟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皆文章。”
“思想和思想碰撞,才会闪耀出惊人的火花,上古百家争鸣,才会有惊人的盛况,这绝不是闭门造车就能做到的。”
最后几句话,掷地有声。
这一刻,就连朱子都不由为之动容。
这不是白祈信口开河,也不是他不知天高地厚,想要指点朱子,而是现代地球累积千年的文化底蕴,是另一些和朱子一样的学问大家提出来的。
今人不一定不如古人,古人不一定就先于今人,至少在白祈来自的现代地球,学问没有断层,儒道一脉虽然在某些方面有所退步,但在另外一些方面却是有所发展。
闭关锁国绝没有什么前途,只有兼容并蓄,包容天下才是出路,这是所有人皆知的道理。
旁边端茶送水的年轻儒士张大了嘴巴,早已说不出话来。
白祈获得朱子召见的事情早已在京师的儒林传开,虽然很多人对他非常推崇,但对他不满的也大有人在,许多人都认为他只是运气使然,偶然做了一首好诗,其实并没有多少学问。
然而当“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皆文章”这几句话一出,这名年轻儒士立即自叹不如。
眼前的少年思维简直如刀剑般锐利,那些话里透着的人生智慧,绝不是什么人都能说出来的。
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越是在儒学上造诣极高的人,就越能感受得出其中的真知灼见,不管是“格物致知”还是“学以致用”,任何一句都足以在大元朝的儒林之中引发轰动。
更何况这些真知灼见全部都出于眼前这个十五岁的少年之口。
妖孽啊!
这个家伙真的只有十五岁吗?
这一刻,这名年轻儒士的心中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冲击,再不敢有丝毫的轻视之心。
大元朝的士子何止千万,当其他同龄人还在为童生、秀才而努力的时候,眼前这个少年却已经敢为朱子之师!
这是何其的狂妄,何其的张扬!
可偏偏,他真的有这种学问,真的有这种真知灼见!
这一刹那,年轻儒士怔怔地看着白祈的侧影,只觉得眼前少年的身形不断拔高,伟岸无比。
太古时代,有擎天巨灵,身如星辰,翱翔宙宇。有身怀异血的各族大尊,破灭虚空,再造天地,有古炼气士,远渡星河,教化众生。不知因何原因,一个时代悄然终结,万域隔...
十方地狱禁不了我魂,浩瀚星空亮不过我眼,无垠大地载不起我脚,诸天神魔承不住我怒!我要这天地匍匐,我要这轮回断灭!...
千万年前,李七夜栽下一株翠竹。八百万年前,李七夜养了一条鲤鱼。五百万年前,李七夜收养一个小女孩。今天,李七夜一觉醒来,翠竹修练成神灵,鲤鱼化作金龙,小女孩成为九界女帝。这是一个养成的故事,一个不死的人族小子养成了妖神养成了仙兽养成了女帝的故事。...
在这里,武道不再是虚无缥缈的传说,而是切切实实的传承,经过与科技的对抗后,彻底融入了社会,有了各种各样的武道比赛,文无第一,武无第二! 楼成得到武道一大...
一念成沧海,一念化桑田。一念斩千魔,一念诛万仙。唯我念永恒这是耳根继仙逆求魔我欲封天后,创作的第四部长篇小说一念永恒...
她不过是相个亲,结果直接却被抗去了民政局。她还不想结婚喂!权少,可不可以离婚啊!离婚?可以,先怀个孩子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