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证道真仙,除了将体内真元转化为仙气,铸就先天道体,洗炼神魂,使三者归一,成就无上仙基外,还有一个需要重视的地方,那就是心境。
禅宗有两首很出名的诗:一为“身似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一首为:“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后一首太玄,已达“山是山,山非山;水是水,水非水”的境界。初入修行的人根本无法做到,所以必须先从第一首境界做起。等领悟透后,待机缘来临,才能参悟第二首。
证道真仙只所以需要重视心境,是因为仙本凡人。
人食五谷杂粮,必有七情六欲。
虽然修到这境界早已能辟谷,但还未成仙之时,必有一些经历,有些往往难忘。
这些东西在心头久了,自己遗忘,但天劫来临之时。这些东西就会如电影胶片般,从心头一一掠过,最后化为心魔,冲击神魂。若是应对不好,就会落个身死道消的下场。
所以,证道真仙的时候才会强调修心。
禅宗第一首诗就是将凡俗肉身看做菩提树,心看做明镜台。
有空的时候擦一擦,免得被灰尘遮住,心境有瑕,和儒家的吾日三省吾身有异曲同工之妙。
修心法门在各宗不算什么秘密,只是很多人都把时间用来修炼强大自己的功法,而很少修炼心灵之道,也只有一些比较注重的长者才会时不时强调一下。
修心法门的境界主要有三:止念、听息、观光。
止念无需去说,就是去除杂念。
去除杂念后面是听息,也就是入静。
听息之道,凝神内住,专心养静。一呼一吸全凭自然,契合天地。两耳内听,摒除外界一切干扰,如入万籁俱寂之。久而久之,自然常静。到最后,心息相依,杂念全无,连呼吸都感觉不存在,也就到了入静境界。
观光乃是炼性,真常幻境,若实还虚,若有似无,有意无意,十分玄奥。
修炼此法,需以心神观想虚无。
虚无之地,空空荡荡,静静寂寂。
忽有一日,出现点点莹光,那就是性灵之光,也就是心灵之光。初时点点,飘移不定,微弱无比。随着观想时间变长,光点增多,开始往外溢散。此时当以心神收摄,化虚光为实质。此后观想,宛如实质的光点越来越多,渐渐聚成一团。
圆陀陀,光灼灼。
自此性光圆满,诸邪不侵,万魔难入,可惜能达到这境界的人是少之又少。
听息与观光之道,看似容易,其实艰难。
听息虽名听息,其实无听;观光虽名观光,其实无观。听息无息,息听于无;观光无光,光观于无。无息之息,谓之真息;无光之光,谓之真光,由此真静。
因而圆融无碍,心间无漏,再无一物能落。
这就是禅宗第二首禅诗“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的境界。
想修炼到这种境界,必须陷入旷日弥久的艰难苦修,也不知要到何年何月才能修成。公良能够做到止念听息,观光小成,但想要达到心间无漏的真静境界,估计一辈子也难做到。
这个天下大大小小数百国,说到陆地武功宁国近乎无敌,有四疆四库的虎狼横扫六合,陆地延伸到哪儿,宁军就能把战旗插到哪儿,可是海疆之外虎狼不及之处总有些人不服气...
枭者,勇而强也!枭者,首领也!武唐年间,天下大乱,酷吏当道,律法崩散,牝鸡司晨!主角岳峰,生而为枭,家国天下,我大唐男儿当自强...
婚后 情人节,韩经年问今天怎么过? 夏晚安搂着被子,昏昏欲睡的答睡觉。 圣诞节,韩经年问今天怎么过? 夏晚安抱着枕头,漫不经...
大妖降世,卷风云万里,遍野尸横无归人。痴儿怨女,叹红尘滚滚,牵马负刀不回头。圣人云端坐,邪灵白日行。魏来自卑微而来,踏黄泉碧落,吞无边苦海,只为证天道已死!人道当兴!...
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要强求。 这是一个长生果的故事。...
十方地狱禁不了我魂,浩瀚星空亮不过我眼,无垠大地载不起我脚,诸天神魔承不住我怒!我要这天地匍匐,我要这轮回断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