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晋城。
晚上七点多,梁文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到家中。
他今年35岁,是一名出版社编辑,今天和一名小有名气的作者校对出版的文章,再次加班了。
在别人看来,梁文吹着空调、整天坐在办公室的工作实在算不得辛苦,但只有他自己知道,这份工作真正让人疲惫的是心理层面。
干得心累!
吃饭、辅导一下小学二年级女儿的作业、洗漱。。。
今天好没到交公粮的日子,梁文坐在书房中,有难得的属于自己的时间。
打开电脑,一个某某新闻的弹窗跳了出来。
标题是“叶知秋动了谁的蛋糕?多名知名文学作家联名发表声明呼吁抵制以叶知秋为首的网络文学。”
看到这个标题,梁文忍不住嗤笑一声。
这场争论在文学界内已经吵了接近一个星期。
中文系研究生毕业的梁文自己本就具备不低文学素养,二十多岁时也是妥妥的文青一枚。
叶知秋他知道,《诛仙》和《仙剑》两本鼎鼎大名的小说也有所耳闻,但他平日里习惯于阅读传统文学,自己作为出版社编辑负责的板块也是这一方面,因此没看过这两本小说。
梁文自己就是做这一行的,自然能够更加理性地看待这个问题。
这场“传统文学”与“网络文学”之争,其实只要是有独立思考能力的人都看得出来,完全就是一场“偷换概念”式的闹剧。
一部分自称传统文学作家的群体,将自己作品无人欣赏的现象归咎于网络文学,指责网文影响了这个时代年轻人的欣赏水平。
在梁文看来,正如文学泰斗秦德文秦老所说,将文学区分成“传统”与“网络”,严格来说本就是一个悖论。
不同时代,作品通过不同方式进入公共视野,报刊、文学杂志、还有出版社出版等,是“传统”的方式。而“网络”,则是数字时代一种更加便捷的新兴方式而已。
渠道不同,作品风格自然也有了极大的变化。
以前在报刊、杂志上连载的小说,因为篇幅有限,对作者用精简语言讲故事的能力有很高要求。
而如今网络发行,则是没有了篇幅的限制,反而更加注重作者讲一个故事讲好的能力。
两种方式各有特点,无法说孰优孰劣,只能说网络大大拉低了写作的门槛,让更多人都可以参与到其中、发表自己的想法,对读者亦是如此,而这种“短平快”的方式,显然比传统方式更加适应商业化的潮流。
至于作品的优劣,则在于写的人,扯什么“传统”、“网络”没意义。
然而,在这个问题上,梁文属于沉默的大多数。
纵然心中有自己的判断,但在喧嚣的话语圈中,他选择沉默。
倘若是以前“文青”的自己,必然会在网上和别人大战三天三夜,输出自己的观点。
而如今步入中年,明白了你永远叫不醒装睡的人的道理,对与自己并非利益相关的争论,渐渐失去了发声的冲动。
生活已经如此累,干嘛还要被杠精浪费自己的时间呢!
梁文收回思绪,随手关闭新闻的推送,打开网页。
导航网首页,有一个简易的微博热搜榜,榜首的红色加粗字体尤为显眼。
梁文视线随意扫过去,标题赫然是“秋意现代诗征文大赛,五首封神之作”。
梁文再次深深叹一口气,直感觉现在网络的风气越来越浮躁,动不动就用一些诸如“神作”之类的夸大词语,如今居然渗透到了“秋意现代诗征文大赛”这种活动上。
没有理会这些话题,梁文登录常上的文学论坛。
然后,梁文目光一顿,惊愕发现论坛版面绝大部分帖子讨论的竟也是“秋意征文大赛”、“神作”之类的问题。
这个名为“青松翠柏”的论坛是一个文学爱好者的聚集地,其中也不乏知名作者,用户虽然不多,但都是具备一定文学鉴赏能力的。
连这个论坛的帖子都是如此,梁文一下子来了兴趣,直接打开“秋意现代诗征文大赛”的官方网站。
这个江湖。有武夫自称天下第二一甲子。有剑仙一剑破甲两千六。有胆小的骑牛道士肩扛两道。但一样是这个江湖,可能是江湖儿郎江湖死,才初出茅庐,便淹死在江湖中。可能对一个未入江湖的稚童来说,抱住了一柄刀,便是抱住了整座江湖。而主角,一刀将江湖捅了个透!临了,喊一声小二,上酒...
地球元气复苏了,但这真不是地球灵气复苏的故事,而是一个流浪宇宙的故事。...
云想想上辈子是个风风光光的大明星。这辈子她想要做个兢兢业业的好演员。爱惜羽毛,宁缺毋滥,不靠粉丝数量说话,作品才是底气。脚踏实地的靠自己一步步迈向王座,却一个不小心与那位世界级大佬产生纠葛。从此以后大佬会悄悄在微博上关注她,会以送她高科技保护物品为由,制作一个只有无名指能够戴上的戒指套路她,会美其名曰他们家族以让恩人涉险为耻辱而监视她!直到她被他箍在怀里你现在太危险,只有做我的太太才能安全。云想想...
千万年前,李七夜栽下一株翠竹。八百万年前,李七夜养了一条鲤鱼。五百万年前,李七夜收养一个小女孩。今天,李七夜一觉醒来,翠竹修练成神灵,鲤鱼化作金龙,小女孩成为九界女帝。这是一个养成的故事,一个不死的人族小子养成了妖神养成了仙兽养成了女帝的故事。...
他曾是圣殿国王,四大洲只手遮天,却因心爱女人的背叛,险些命丧黄泉。为复仇,他踏上回归路。在酒吧昏暗的角落,有佳人绝色,一个精彩纷呈的故事,就此展开...
一念之间,沧海桑田。打眼带你进入古玩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