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马府
但马晋考虑了良久,还是决定暂缓写《西游》,以他之前积累下来的的人气,新书根本不需要再借助《隋唐》。
即便是写商周这两个陌生朝代,也必然成为畅销爆款。
说句不要脸的大话,仅凭晋马这两个字,就值五万销量。
而且,对于《西游》这本后世妇孺皆知的名著,马晋另有大用,眼下出世,还不是时候。
好东西嘛,要留在后面……
马晋将写有“西游”两字的白纸撕掉,看向留在桌子上的“封神”。
不写大圣,那就写二郎神和三太子吧。
……
《封神演义》作者是谁,一直是个谜团,各派专家学者也是各有各理,不过一般刊印书籍上都写着许仲琳。
这个许仲琳不怎么出名,只知是明朝应天府人,号钟山逸叟,生平事迹不详,百度百科关于他的介绍只有寥寥千余字,比起同行吴承恩来说,非常寒酸。
撇去作者不谈,《封神》成书时间也比《西游》晚。
当初《西游记》火遍大江南北,刊印无数次,时其也就兴起了不少文人开始写神魔志怪小说,成为明朝小说发展的高潮时期,《封神》就是在这个背景下创立的。
………
后世有人讨论过,《封神》和《西游》同为神魔长篇小说,又都非常著名,那两者之间又谁优谁劣。
最后普遍认为是,《西游》更胜一筹。
原因很多,最重要的因素就是,情节单一,人物脸谱化,以及宿命感太强。
《封神》的剧情,除了前期介绍纣王的昏庸无道,有些不同外,其余的情节没别的,就是打。
先是商讨周,再是武王伐纣,如同后世打游戏通关一样,一关一关的打,反派死了一个再来一个,直到纣王自焚,游戏通关。
而且最操蛋的,别人死了是真挂,用书中话就是一缕魂魄往封神台而去,以后就不出场了。
而主角姜子牙死了,就无限复活,包括男二号武王姬发,也死了好几次,然后被人复活。
啧啧,配角反派不是人啊……
………
还有人物脸谱化,非忠即奸,坏人都是一个样,不长脑子,随便一哄就反水,脑子一热就报仇。
打不过就搬救兵,徒弟找师父,师父找同门,坑队友比谁都勤快。
相比于这点,《西游》做的就非常好,取经四人性格各异,里面的妖魔鬼怪,神仙佛道也有自己的特点。
用装逼点的话来说,《西游》包含了人性、妖性,以及神性。
还有宿命感太强,动不动就用封神大业来解释,主线封神也很草率,最后一个万仙阵把人凑齐就完了,不过也可以理解,毕竟龙套太多,不好着笔墨。
……
当然《封神》也不是没有优点的,否则也不会流传这么广,这本书将华夏原本杂乱无章的神仙道统,整合成了一个完整的神仙体系,后世的各种神邸谱系都能从这本书里找到影子。
而且本书还塑造了不少后世脍炙人口神话传说,例如哪吒闹海,姜子牙下山,文王八卦等,以及各种法术法宝。
腾云驾雾,呼风唤雨,搬山移海,翻天印、风火轮、定魂幡等,广为流传,成为华夏名族一笔宝贵的财富。
总而言之,《封神》也许比不过《西游》但仍可以被称为一部上佳之作。
穿越成了光明神,从此开启招收信徒,发展神国,称王称霸,为所欲为的羞耻日子...
简然以为自己嫁了一个普通男人,谁料这个男人摇身一变,成了她公司的总裁大人。不仅如此,他还是亚洲首富帝国集团最神秘的继承者。人前,他是杀伐果断冷血无情的商业帝国掌舵者。人后,他是一头披着羊皮的狼,把她啃得连骨头也不剩。...
千万年前,李七夜栽下一株翠竹。八百万年前,李七夜养了一条鲤鱼。五百万年前,李七夜收养一个小女孩。今天,李七夜一觉醒来,翠竹修练成神灵,鲤鱼化作金龙,小女孩成为九界女帝。这是一个养成的故事,一个不死的人族小子养成了妖神养成了仙兽养成了女帝的故事。...
音乐影视绘画书法雕塑文学你都懂?略知一二。都会一点的意思?嗯,都会亿点的意思。怀揣系统,靠艺术征服世界,成为各界人士顶礼膜拜的无冕之王。...
浩瀚的宇宙中,一片星系的生灭,也不过是刹那的斑驳流光。仰望星空,总有种结局已注定的伤感,千百年后你我在哪里?家国,文明火光,地球,都不过是深空中的一粒尘埃。星空一瞬,人间千年。虫鸣一世不过秋,你我一样在争渡。深空尽头到底有什么?书友群见书友圈置顶帖。...
由终点回到原点,洪涛又回到了他第一次重生前的时代,不过失去了三次重生穿越的所有记忆。假如没有重生过,没有记忆的金手指,他会是一个什么样子呢?在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高潮期,他是屹立在潮头的弄潮儿?还是被浪潮拍碎的浪花?他的记忆还能不能回来?江竹意还会不会伴着他这一生?金月在这一世里和他又有什么交集?小舅舅还会是那个妻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