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范雎觉得吧,苏云卿是个很靠谱的小伙伴,坑起敌人来半点不手软的那种。
然而时不时的坑一把自己人,坑的比敌人还狠。
……不过范雎没有说。
他就那么静静的看着苏云卿把昭襄王的注意力从攻打魏国转移到了抢夺九鼎==
范雎知道,苏云卿这坑的又是他,哦,也不仅仅是他,还有辣个现任的丞相蔡泽估计也被坑的不轻。
为啥?
有脑子的都知道,周王室现在基本已经名存实亡,有他没他都没差,但人家到底有个天下共主的名头呢,也就是说,灭了周王室把九鼎带回家这种事,从军事层面来说是很容易的,秦国都不需要派大将出征,随便来个二三流的小将就能搞定问题。
可灭了周王室顺走九鼎不麻烦,麻烦的是灭了周王室之后的事情。
而这明显是政治问题了,至少这活儿是不归将领们管了,忙的还是文官们。
毕竟又到了拼智商的时候了。
但范雎并不介意。
他有什么好介意的?范雎都退休了好吗!
要介意那也是现任丞相蔡泽介意,这和范雎没关系哒,老爷子下定决心只拿钱不干活儿,最多动动嘴皮子。
退休之后范雎也感觉到了,他原本还担心退休了是不是会对自己的权势有什么影响,但他很快发现自己想多了,不当丞相不仅没有让他被排挤出权力中心,甚至让他更得昭襄王的信任了。
范雎放掉的权力越多,说的话越少,昭襄王对他便越敬重。
往往以前要费尽口舌的事情,现在只要他稍微说几句就可以了。
范雎是个聪明人,他只要一想就明白了,他不是丞相则意味着没有私人的利益更少了,他不当官,不要权,证明范雎的私心小了,也不会与其他利益集团有什么冲突,那么这种时候范雎说出来的话显然就更加中肯,更令人信任。
可这次苏云卿忽悠着昭襄王取九鼎范雎完全没反对。
昭襄王把注意力放在九鼎上,可比他一心一意的想要去打魏国要好多了。
目前来说,仅有的两个真正让范雎感到担忧的国家就是魏国和楚国了。
三家分晋之后,魏国也曾一度成为最强大的国家,魏文侯用李悝变法,使得当时的魏国称霸一方,秦国好几次被揍的就差缩回函谷关不出来了。
……那时候的魏国真是往死里揍秦国啊_(:3ゝ∠)_
当时的魏国连出两代雄主,魏文侯改革成功使得魏国开始走向巅峰,之后继位的魏武侯则真正让魏国成为当时最强大的国家。
魏国最叼的时候,那真是想揍谁就揍谁,就跟现在的秦国似的,魏武侯时期的魏国把秦国揍的只敢缩嘤嘤嘤不敢瞎bb。
然并卵,魏国也就出息了这两代国君。
到了魏惠王时期魏国开始衰落,之后的国君只能说一代更比一代作,智商也是一代更比一代低,苏云卿总觉得到了后期魏王的智商已经跌落到战国专业卖萌选手燕王的水平了。
而到了现在,魏国虽然依旧算得上是强大的国家,可早就不复当年的风光了。
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至少和韩国燕国齐国比起来,此时的魏国单纯以战斗力来说还是很强大的。
至于说楚国那就更别提了,楚国唯一崛起的机会就是楚悼王时期的吴起变法,吴起变法的内容与后来秦国的商鞅变法相似,楚悼王用吴起变法确实在短短几年之内让楚国快速的强大了起来。
然并卵,自己机智没有用,楚悼王和吴起带着一群猪队友啊!
由于重用吴起变法的时候楚悼王的年纪已经很大了,楚悼王又不像昭襄王那样超长待机,他很快就狗带了,楚悼王狗带之后,一方面吴起的变法没有彻底完成,另一方面也没有人想去完成了。
被变法侵犯了利益的世家公族们联手在楚悼王的灵堂上就干掉了吴起,即便吴起伏到楚悼王的尸体上也没有人对他手下留情,吴起就那么很苦逼的被一群弓箭手集火射死了。
好吧,杀就杀了呗,谁让吴起得罪的人多。
从这一点来说吴起和商鞅是很像的,他们都为国君变法强国,也都得罪了一大帮子权贵,之后楚悼王狗带了,吴起就被干掉了,而秦孝公狗带之后商鞅也没逃脱被杀的命运。
当然,如果说区别的话大概就是,楚国在杀了吴起之后顺带着连吴起的变法内容也给废除了,经济政治军事各方面重新倒退三十年,而秦国却把商鞅变法的内容继续推行了下去,并且是坚决的维护了下去。
天为何物? 高高在上,威严莫测,是法则,是戒律,是无情,是冷酷。 天意,何也? 俯瞰众生,操持风云,褫夺赏罚,随性而为。故,天意不可测,苍天不可近。...
九天大陆,天穹之上有九条星河,亿万星辰,皆为武命星辰,武道之人,可沟通星辰,觉醒星魂,成武命修士。传说,九天大陆最为厉害的武修,每突破一个境界,便能开辟一...
生存,很容易。 生活,很艰难。 我族,要的不是卑下的生存,而是昂首高傲的生活。 我族,誓不为奴!...
她本是实力强悍,医术超群的世家家主。 一朝穿越成将军府的废柴嫡小姐,成为第一位被退婚的太子妃,人人嘲讽! 选秀宴上,她被赐嫁给鼎鼎有名的残废王爷。 ...
无意中获得了一枚运气骰子,还穿越到娱乐业匮乏的平行位面,王昊这下牛逼了。运气骰子的六个面分别是非常倒霉,倒霉,普通,好运,非常好运,神级好运,每天零点刷新!不知道今天会是什么运气,求给力啊!零点钟声响...
大墟的祖训说,天黑,别出门。 大墟残老村的老弱病残们从江边捡到了一个婴儿,取名秦牧,含辛茹苦将他养大。这一天夜幕降临,黑暗笼罩大墟,秦牧走出了家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