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香小说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九十三永乐帝靖边征漠北 朱允炆皈依游四方(第1页)

自永乐八年,朱棣大败鞑靼之后,鞑靼太师阿鲁台便与大明修好,可多年过后,阿鲁台暗中养兵,恢复了鞑靼以往的势力。永乐二十年,鞑靼太师阿鲁台勾结兀良哈率兵南下,大举围攻兴和。

得知北虏来犯,朱棣自是又准备御驾亲征,可谁知朝堂上,却是反对之声一片。兵部尚书方宾说道:“陛下三思,下西洋、迁都、征战,多年来,国库花费了大量银两。如今粮储不足,不可兴师啊。”户部尚书夏元吉说道:“陛下,方尚书所言极是。频年师出无功,戎马资储,十丧八九。况且陛下圣躬少安,尚须调护,还是勿烦六师为宜。”刑部尚书吴中说道:“陛下,臣也以为不宜御驾亲征……”朱棣大喊道:“都闭嘴,竟敢在此时动摇军心,把他们三个都关到掖庭狱。”

待方宾、夏元吉、吴中三人被抓到了掖庭狱。朱棣问道:“吕震,你说,朕能不能北征?”礼部尚书吕震战战兢兢站出朝班,“能,陛下,如此边患,怎能坐视?陛下应备齐兵马粮草,亲征鞑靼,扫除边患。”朱棣冷笑一声,“你若说的是真心话,那便去备兵马与粮草。”吕震赶忙答道:“臣遵旨。”

永乐二十年三月,朱棣第三次御驾亲征,朱棣来到朔漠之上,便派马煜前去打探阿鲁台的下落。不久,马煜回报:“陛下,阿鲁台率兵攻万全,诸将请分兵还击。”朱棣微微一笑,“若分兵去万全,便中了阿鲁台的奸计了。阿鲁台是惧怕我大明军队捣其巢穴,所以佯装攻万全,欲牵制咱们。放心,他绝不敢攻万全城。”果然不出朱棣所料,没过几日,万全城下果然不见了阿鲁台的踪影。

阿鲁台见朱棣没有上当,又不敢与朱棣正面交锋,便将大军辎重弃于阔滦海而向北逃窜。朱棣得知便率军奔至阔滦海尽收其辎重。杨荣说道:“陛下,阿鲁台向北逃了,现已不知其在何处,向北追寻,绝非易事。既然鞑靼辎重已尽归己有,咱们是否回师?”朱棣思索了一番说道:“阿鲁台敢悖逆,乃是仗着有兀良哈为羽翼。既然兀良哈勾结鞑靼骚扰大明,那便调转方向,征讨兀良哈。教训一下兀良哈,免得兀良哈与鞑靼一同生事。”于是,朱棣率军调转方向,征讨与鞑靼勾结的兀良哈,在屈裂儿河处与兀良哈军队大战,朱棣亲率骑兵冲入兀良哈阵营,大破兀良哈军队,兀良哈投降,朱棣得胜还朝。

永乐二十年八月,郑和率船队六次出使西洋归来,暹罗、苏门答刺和阿丹等国使节也随着宝船队而来。此时的朱棣成功骏烈,他一步步将大明王朝推向鼎盛。此时的郑和并不知道这是他在永乐朝的最后一次出使西洋。回航后的郑和还是盼望着再次航行在大海之上,可这一盼便是八年,在宣德五年之时,花甲之年的郑和还将第七次出使西洋,他到了竹布、幔八萨等国,当他再次到达古里的时候,郑和走过了他光辉而又传奇的一生。

向北逃窜的阿鲁台并没有安分守己,到了永乐二十一年,阿鲁台侵犯大同、开平。朱棣听闻此事,同年八月第四次御驾亲征。大明将士依旧斗志昂扬,阿鲁台得知朱棣又亲自来征讨他,又吓得跑到了大漠深处。朱棣下令暂时安营歇息。

夜里,朱棣毫无睡意,他躺在营帐当中回想着自己的这一生,他的挚爱之人,生母碽妃、奶娘冯月珍、皇后令仪、贤妃梦初、贵妃玉竹相继离他而去,心中甚为伤怀。他又想起了年幼时碽妃为拼得他的前程而泰然赴死,他为了自己的母妃与自己的前程忍辱负重,苦读诗书、苦练骑射,为的便是讨得太祖皇帝的欢心,可太祖皇帝还是将储君之位传与了允炆,后来他起兵靖难,多少次命悬一线,几乎用性命拼来了这皇位。登基之后,他开创内阁、亲征漠北、迁都北京、编修《永乐大典》,命郑和下西洋……可谓建立了不世之功,亲手打造了永乐盛世。正如当年的燕王在太祖陵前所说:“总有一天老四要让父皇看到,若无皇四子燕王棣便无大明海清河晏之盛景,若无碽妃便无大明太平盛世之基业。”朱棣如今已是六十三岁高龄,还在为了大明北疆的稳定亲自率军亲征。朱棣想着想着,又想起了允炆,当年他从自己的侄儿手中夺下了江山,可允炆现在何处?他已寻找了允炆二十一年了。朱棣这位花甲老人实现了此生缔造永乐盛世的梦想,可此时还有一件心事,就是知道允炆的下落。他只想知道允炆是否还活着,允炆这些年过得好不好。朱棣想着想着,便睡着了。

深夜,突然马煜急匆匆闯入朱棣的帐中,朱棣惊问:“什么事情如此慌张?”马煜慌忙答道:“陛下,胡濙帐外求见。”朱棣听闻胡濙前来,惊坐而起,“快请。”

胡濙来到朱棣帐中,只见朱棣披衣而坐,胡濙赶忙跪倒在地,“陛下,听闻陛下龙体欠安,臣惶恐万分。”朱棣起身扶起胡濙,“快请起。”胡濙起身看着朱棣,“陛下,臣知道建文的下落了。”朱棣大喜,将胡濙拉倒卧榻前,二人便坐到卧榻之上长谈。朱棣问道:“允炆还活着?”胡濙点点头,“活着。”朱棣继续问道:“二十年一了,允炆还好?”“‘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二十年一来,虽无锦衣玉食,可日日诵经礼佛,却也逍遥自在。”朱棣有些不解,“诵经礼佛?”“当年陛下攻破南京,建文妆成僧人,与妙锦姑娘便在南京皇宫的涵洞逃出宫去,于秦淮河泛舟而去。马氏对建文一往情深,为了掩护建文出逃,马氏亡于奉天殿大火。建文出逃后,便做了真正的僧人,法号应文。那妙锦姑娘抚养建文长子朱文奎、次子朱文圭长大成人,待到文奎、文圭娶妻生子后,妙锦姑娘便病逝了。”朱棣赶忙问道:“允炆这些年都在哪里?”“滇粤巴蜀处处皆有应文足迹,这二十一年来,应文云游四方,几乎遍访中华名山大川,亲至大明东西南北。”朱棣叹了口气,“允炆定是恨透了朕。”“应文说当年出逃之后确是恨透了陛下,他自小宫中锦衣玉食,却要苦于生计奔波不说,还要日夜担心自己的性命。可是在这民间的二十一年的云游中,他才知道了普通百姓生活的艰辛。并且在这二十一年当中,应文亲眼见到陛下将这大明江山治理得国泰民安,百姓安居乐业。应文说左都督徐增寿说得对,‘燕王定是治国之君。’应文让臣转告陛下,二十一年过去了,请陛下安心做一个好皇帝。”“应文真的不恨朕了?”胡濙说道:“正续寺有一副对联,乃是应文所题。‘僧为帝,帝亦为僧,数十载衣钵相传,正觉依然黄觉旧;叔负侄,侄不负叔,八百里芒鞋徒步,狮山更比燕山高。’”朱棣沉默了许久,终于说道:“让他安心修行,也不要难为他的孩子。”胡濙站起身来,“陛下圣明。陛下静心修养,臣告退。”

胡濙离开了营帐,朱棣独自坐在卧榻之上,若有所思。二十一年前那场惊心动魄的叔侄夺位虽然以朱棣的胜利而告终,可奉天殿的那场大火,却给朱棣留下了二十一年的恐惧与不安。他寻找了朱允炆二十一年了,这二十一年,他无数次设想允炆的境况,最开始他希望允炆已然死去,如此,他便可以安心当他的皇帝。可后来,他希望允炆活着,他知道,允炆虽不适合做皇帝,但允炆如自己的长兄一样仁厚宽和,如今得知允炆真的还活着,二十一年的恐惧与疑虑,不安与等待,在这一夜都化为青烟随风而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缕欣慰与安心、一份欣喜与释然。朱棣闭上双目,一丝微笑绽放在朱棣的面庞,“二十一年了!二十一年了!允炆,好好活着,皇四叔希望你好好活着。”

虽然知道了允炆的下落,可是仍旧不知阿鲁台现在何处,这让朱棣心急如焚。正在朱棣耻于此次出师无功之时,蒙古王子也先土干与他的一股蒙古军队前来归附朱棣。原来这也先土干王子与阿鲁台心生嫌隙多时,又多年听闻永乐皇帝的威名,早便有归附之心。如今听闻朱棣御驾亲征,也先土干便带着妻儿部属前来投奔。朱棣见到也先土干王子前来投奔,喜出望外,在营帐中设宴款待,赐冠带织金袭衣,还为也先土干取了汉人的名字叫“金忠”,并封其为“忠勇王”。

随后,朱棣带着也忠勇王金忠班师回朝。待大军行至居庸关的时候,官民百姓夹道欢迎英武盖世的永乐皇帝。骑在战马上的金忠,只见旌旗漫天挥舞,“万岁”的呼声响彻寰宇,绵延万里而不绝,金忠见此情景,对朱棣钦佩不已。而对于朱棣而言,这一刻正是他戎马一生最光辉的写照。

热门小说推荐
龙符

龙符

苍茫大地,未来变革,混乱之中,龙蛇并起,谁是真龙,谁又是蟒蛇?或是天地众生,皆可成龙?朝廷,江湖门派,世外仙道,千年世家,蛮族,魔神,妖族,上古巫道,千百势力,相互纠缠,因缘际会。...

深空彼岸

深空彼岸

浩瀚的宇宙中,一片星系的生灭,也不过是刹那的斑驳流光。仰望星空,总有种结局已注定的伤感,千百年后你我在哪里?家国,文明火光,地球,都不过是深空中的一粒尘埃。星空一瞬,人间千年。虫鸣一世不过秋,你我一样在争渡。深空尽头到底有什么?书友群见书友圈置顶帖。...

问道章

问道章

穿越加重生,妥妥主角命?篆刻师之道,纳天地于方寸,制道纹于掌间!且看少年段玉重活一世,将会过出怎样的精彩?...

我真不是学神

我真不是学神

苏恒重生平行世界,却发现这是大明650年,崇祯大帝是人类第一位灾变境强者,只身渡星宇,单手灭星球,无数高中大学,教导的是人体修炼进化学说,精英大学生飞天遁地翻云布雨。叮,超级学神系统正式开启,...

凰妻倾世

凰妻倾世

宁芝作为大晋朝第一奸臣世家嫡女,风光无限。无他,便是这半壁江山都要仰仗宁家,纵然是皇家最尊贵任性的二皇子裴珩,也只能忍着。  宁芝笑着二殿下,不如你我豪赌一场如何?输了,我嫁给你。若是赢了么,不仅是我主天下,连二殿下的人,心,也都一并是我宁芝的,如何?  裴珩嗤之以鼻,一个小女子也敢要帝位么?就陪她赌一场又如何?他还能输了不成?总要叫她知道厉害!...

你好,King先生

你好,King先生

云想想上辈子是个风风光光的大明星。这辈子她想要做个兢兢业业的好演员。爱惜羽毛,宁缺毋滥,不靠粉丝数量说话,作品才是底气。脚踏实地的靠自己一步步迈向王座,却一个不小心与那位世界级大佬产生纠葛。从此以后大佬会悄悄在微博上关注她,会以送她高科技保护物品为由,制作一个只有无名指能够戴上的戒指套路她,会美其名曰他们家族以让恩人涉险为耻辱而监视她!直到她被他箍在怀里你现在太危险,只有做我的太太才能安全。云想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