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
正月初十,冯家庄又来了两个陌生人,他们从京城来,拿着公函,在公社领导的陪同下直奔冯家庄大队部,和冯振国交流之后,又赶到小土屋,带走了顾培元,还有顾长风。
他们收到了冯家庄这边寄过去的申请报告,对于顾培元的表现十分不满。他们认为,所谓的“郁结”,是顾培元对下放政策的无声反抗,是一种非常明确的反革命行为。
来人直言:“他的思想太落后了,没有真正认识到劳动人民的不易,无法和劳动人民打成一片,还有心思伤春悲秋,这明显是没有改掉知识分子的坏习气,依然觉得自已高高在上!简言之,还是吃得苦太少了。”
至于顾长风,“他同情反革命分子顾培元,站在他那边和贫下中农作对,这是立场问题,之前他和顾培元公开断绝了关系才能逃过下放的命运,现在看来,所谓的‘断绝关系’不过是他逃避惩罚的手段,是对国家政策的公然抵抗,是对革命的背叛和欺骗,这种行为十分恶劣。所以,顾长风也要一并带走接受惩罚。”
冯振中跟来人说:“小顾知青来的时候,并没有说他和顾培元同志已经断绝了关系。他说那是他祖父,我们还以为,他们的祖孙关系依旧存在,只是小顾知青经过了考验和调查,组织上认为他没有问题,所以才没有被下放,而是来当了知青。现在看来,好像并不是那么一回事。”
来人冷笑,“他这就是欺骗。咱们这儿距离京城远,那边发生了什么事,这边并不太清楚。他就是利用信息交流不那么及时的问题,把你们玩弄于股掌之间!”
冯振中:“……”
这个小顾心眼子确实挺多的。
他们离开的那天,元初就站在群众队伍里围观,看着顾培元和顾长风低着头跟在来人后面,她的内心一派坦然。
顾长风无意间扭头看见了她,不知道为什么,他的心里充满了茫然,总觉得自已的人生不该如此。
那该是怎么样呢?逢凶化吉、遇难成祥,哪怕暂时沦落乡村,过后依旧是天之骄子。就算时局再混乱,他也不至于会遇到太大的难题。
可是,怎么就走到今天这一步了呢?
他思来想去,所有的变故都是从他想要算计冯元初开始的。
是她吗?她识破了他的算计,所以不动声色的算计了回来?
可是,不至于啊!他是想要算计,但是并未成功,冯元初没有受到任何伤害,不至于就要追着他不放啊!
再说了,他当时什么也没做,任何具体的行动都没有,冯元初又怎么能确定他是想要算计她呢?如果她不确定,又怎么会对他实施打击呢?
这一切,根本就说不通啊!
顾长风想破了脑袋也没想明白,等他再看过去的时候,冯元初已经扭头和宋言礼聊天去了,没再往他这儿看一眼!
元初从系统那儿得知了事情的后续,顾培元被发派到西北开荒去了。顾长风直接去了劳改农场,要在那里改造十年。
某种程度上,顾长风的问题比顾培元还要严重,因为涉及到欺骗革命群众的问题。说断绝关系又没有真的断,甚至还追过去照顾,这就是欺骗。
系统还跟她讲,顾培元和顾长风互相抱怨,再不复之前的爷慈孙孝。
顾培元埋怨顾长风到了冯家庄就开始出昏招,最终导致了这个不可收拾的局面。顾长风埋怨老爷子给他写信诉苦,明明没什么大问题,非要说得自已好像快不行了一样。要不是担心他,他怎么可能放弃城里的生活跑到乡下来?
他在城里虽然不复之前的风光,但是日子还是过得下去的,总比到农村种地轻松多了。
抱怨着抱怨着,俩人就陷入了沉默。事情发展到这一步,真的超出了他们的预料了。
最终,还是顾培元先妥协,他说道:“现在说这些都没有意义了。咱们还是得咬着牙坚持下去。我就不信知识分子的待遇会一直如此,我相信我们顾家总有东山再起的那一天!长风呐,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你不要气馁。之前是爷爷想差了,说话难听了,你别跟我这个大半截身子入土的老头子计较。”
顾长风羞愧地低下头,其实他爷爷说的也并非全无道理,要不是他过于自大、自以为是,要不是他想着走捷径,要不是他想着利用冯元初,其实后面的这些事情都不会发生。
如果那天他没有踏进卫生室的大门,他和爷爷的关系不会暴露,他还是有别的机会去偷偷帮助爷爷,俩人还能互相扶持着度过这段艰难的岁月。
他确实是有责任的。
“对不起,爷爷,您骂的没错,是我做错了。”
顾老头笑了笑,“没事,吃一堑长一智。年轻人就没有不犯错的,就没有不摔跟头的。要是咱们家还跟以前一样,你做的这些事情都不算什么。这种小错误,你犯多少次都没问题。
只是今时不同往日了,咱们家落败了,才让你没有了犯错误的底气。这不是你的错。只是,长风呐,你要记住,以后千万要小心谨慎,咱们家可再也经不起折腾了。”
看到这儿,元初跟系统说:“没想到这爷孙俩还挺能扛事的,抗打击能力有点强哈。”
系统表示:“除了这样自我安慰一下,他们也没别的办法了吧。”
“也是。真要是继续互相抱怨下去,除了把事情弄得更糟糕,一点好处也没有。说到底,这是两个比较理性,也有点头脑的人。”
系统芯想,有头脑又能怎么样呢?顾老头的身体已经垮了,顾长风也被宿主顺手毁掉了生殖能力,这辈子他是不会再有自已的后代了。
等他结束十年劳改,他的爷爷和父母还在不在人世都不一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