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
两位新知青表现也很不错,勤劳肯干,踏实沉稳,虽然干活的效率还不是太高,但是态度很好。
他们跟知青点的其他人和冯家庄社员相处融洽。
顾长风不动声色地和老知青们打听了不少冯家庄的情况,对冯家庄的医疗情况、赤脚医生的个人情况都有了一些了解。
问的多了,老知青们还以为他有志于做个赤脚医生呢。
顾长风连连摆手,“不是,就是对农村的医疗卫生条件有点好奇,想了解一下。”
他来到这儿的第二天,就悄悄去看了看他的祖父顾培元,条件比他预想的要好,和顾培元一起下放的还有一对老夫妻,老爷子姓张,老太太姓楚,原来都是文化名人,他们三个一起住在村边的一栋土坯房里,那房子看着还可以,能遮风挡雨,和大队的很多社员的房子差不多。
土坯是农村最易得的建筑材料。
房子周围开垦出一小块菜地,稀稀拉拉的种了一些菜,长得不太好。这三个人年纪都不小了,以前全都不事农桑,种不好很正常。
他仔细问了一下,冯家庄民风淳朴,没有刻意磋磨他们,甚至连斗争都没怎么搞,他们来了以后就被安排在那儿,提心吊胆的过了一段时间之后,就发现冯家庄人真的没有斗他们的“热情”,人家忙着种地呢。
大队给他们安排了挑大粪的工作,每天只负责清理大队的牛圈、猪圈,把清理出来的粪便背到大粪场,再给牛圈猪圈垫上土,任务就算完成了。
真正干活的就是顾培元和张老爷子,老太太就负责种菜、挑水、洗衣、做饭,这些事也总得有人干。
大队每天给他们算工分,分粮的时候也正常分。
他在城里的时候也打听过其他下放人员的情况,相对来讲,他祖父这种,就算是不错的了。
老头自已也说冯家庄人厚道。
他还责怪顾长风不该自作主张到乡下来,当初为了把这孩子留在城里,家里费了不少劲,现在可怎么办才好。
顾长风安慰他:“城里也就那样。您和爸妈都下放了,我一个人在城里也没意思,还不如到这儿来和您团聚。您要是一直待在这里,我就在这儿陪着您,您要是能平反回城,那肯定也就能把我带回去。所以,又有什么关系呢?我现在年轻,不怕干活。倒是您,受苦了。”
顾老头叹了口气,其实,和这儿的社员比起来,他们也没有比人家苦,只是比起他们之前过的日子,还是苦的。
而且,挑大粪,这个工作对于他们而言,是一种精神上的折磨。
他现在主要是没有精气神了,这口气根本就提不起来,时间久了,就觉得身体也快坚持不下去了。胸闷气短,咳喘不停。跟孙子聊天这么会工夫,就已经咳了好几回了。
顾长风知道爷爷的问题一方面是心理上的,另一方面,身体也确实有所亏损,需要慢慢调理。心病他可以医,身体上的调理就需要医生来。
☆
没过几天,元初就在卫生室里见到了顾长风。
他是趁着中午吃饭的时间跑过来的,元初也正打算关门回家吃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