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这件事之后,郑家人没再来找过元初。
☆
1971年3月份,新款柴油发动机试制成功。
整个动力机厂欢声如雷。
有不少人激动地流下了眼泪。
他们忙活了半年,克服了各种各样的困难,没休息过一天,周日在加班,过年还在加班,年三十晚上都是在厂子里过的,真正实践了目前流行的那句口号:三十不停战,初一接着干。
周青云、李志祥和张明芳这几个年轻人更是哭得稀里哗啦,他们年纪轻轻就参与了这样重大的项目,自豪之情溢于言表。
而且在这个过程中,他们真的学到了太多了,进步飞速的!
他们激动得不行,扭头再一看稳如老狗的元初,几个人撇撇嘴,移开了眼,他们就不和这个家伙比了。
这段时间他们夜以继日的工作,个个都又疲惫又憔悴,人均瘦了好几斤,头发掉了一大把,只有这个家伙,始终容光焕发,精神抖擞,除了工作服上的机油和他们一样多,别的真是哪儿哪儿都不一样。
也不知道她到底是怎么给自已打鸡血的!
更别提脑力和天赋方面的差距,那都大的没边了。他们是参与了项目,人家是开创了项目。现在,她已经是实际上的动力机厂技术总负责了。谢渊和李爱国都要靠边站的。
潘教授和刘教授都听她的,动不动就和她探讨一些高深的问题。这些问题刚提出来的时候,小郑也有点搞不清,但是人家研究研究就弄明白了,那真的是一点就透,一看就会,普通人上哪儿说理去啊?
张庆斌也是又激动又兴奋,火速联系了一机部,这是专门管理民用机械的部门,全称是第一机械工业部。
新款发动机研制出来之后,要经过一系列的检查和测试,测试通过了,才能获得生产资格。
张庆斌已经迫不及待了,他希望一机部赶紧派专家组过来测试,测试合格之后,他们要尽快投产。
而且,他还有别的事情需要向部里汇报。
小郑在研制发动机的过程中,对于制造发动机的材料也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制造硬质合金的一些构想。如果这些想法也经过验证的话,那对于我国的钢铁工业的影响也将是举足轻重的。
小郑跟他说了:“机械工业的进步离不开材料科学的发展,有了更好的材料,才能造出更好的机械。”
这个观点,潘刘二位教授和谢渊都跟他提到过,他们不止一次地跟他说,我们国家的工业整体上落后,材料科学发展缓慢是一个重要的原因。我们连合适的材料都没有,怎么能造出高端机械呢?
之前,谢渊他们这么一说,他就这么一听。他们是个动力机厂,没有办法研究那么高深的东西。大家只是聊起来的时候感慨一下子罢了。
但是小郑不一样,她提出了制造硬质合金的完整的理论构想。
这就不得了了!
哪怕这不是他们动力机厂的工作范围,不是他老张该负责的工作,他也要插上一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