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上部做人篇第八章做人一定要小心口舌之患
言语往往是祸端之源。那些口若悬河、好出风头、心中藏不住半点秘密的人往往是非常浅薄之人,时间久了,会令人反感甚至厌恶。相反,那些看来口讷笨拙或者总是隐藏自己才干的人,却往往成竹在胸,计谋过人,更容易成功。所以与人相处时,我们要谨慎言行。
1。小心!言多有失
[一句戏言引来杀身之祸的皇帝]
言辞不忍有百害而无一利。言多必失。话一出口,妄下结论,所造成的影响,再用几百句、几千句话也弥补不了。
俗语说:“病从口入,祸从口出。"在日常生活中,因为说话不当产生矛盾的事,可能我们每个人都亲身经历过。
曾看过一段笑话,是这样的一
有一个业务员,花了整个上午的时间,凭着三寸不烂之舌,在他的循循诱导下,客户对他推荐的汽车很是满意。于是,客户想进一步检测完制冷设备后就进行交易。当业务员启动汽车的冷气时,他洋洋得意地对客户说:“对吗?这车的冷气很强劲,某市曾发生此类车的冷气冻死人事件……”
客户未等他说完,连逃带跑就走了。
古人有训:“言多必失。”唐朝诗人刘禹锡的《口兵诫》说:“我诫于口,唯心之门,毋为我兵,当为我藩,以慎为键,以忍为阍,可以多食,勿以多言。”《尚书?说命》记载:言从口出,一旦不合乎礼仪,就会招致羞辱。同样,《诗经》中也有“有欺不可为”的警句。可见,人们对言多语失是何等的慎诫。t-
在我国历史上,其结局最荒唐的就是东晋武帝司马曜,竟因酒后的一句戏言被爱妃的婢女将他闷死。
晋孝武帝司马曜,字昌明,是东晋时期的第九个皇帝。他是晋简文帝的第三个儿子。晋孝武帝4岁时,被封为会稽王。11岁时被立为太
子。同年晋简文帝逝,他继位。司马曜年纪虽小,但他对生死却不看重,面对父亲的死,他的表现十分淡定。大臣们问他为什么不哭,他的答案令人十分震惊:“人到最悲痛的时候才哭,照我看是违背人之常情的。”第二年,司马曜便改年号为宁康,一开始由太后摄政。到了14岁时开始亲政,又改年号为太元。当年他改革收税的方法,放弃以田地多少来收税的方法,改为王公以下每人收米三斛,在役的人不交税。到了公元383年,前秦进攻东晋,试图将其一举灭掉,然而在泗水之战中晋军却大获全胜。
测水之战捷报传来,东晋国内一片欢腾,军民歌舞升平。也许是东晋已经很久没有如此大快人心之事了,所以东晋人民也有了空前的凝聚力。如果此时司马曜能趁机抓住机会的话,也许自己就成了东晋王朝的中兴之主。然而,司马曜非常漠然,就像他在父亲的棺前没有一滴眼泪一样,面对大好的机会他无动于衷。不仅如此,司马曜又让另一个权臣司马道子开始干预朝政,使得东晋王朝刚燃起的那一点点希望,又悉数尽灭。
司马道子是司马曜的同母兄弟,司马曜对他这个亲弟弟倒非常好,司马道子9岁时就被封为琅毋王,测水之战前,年仅20岁的司马道子就被委以录尚书事的重任。为了掌握朝政大权,滩水之战结束后,司马道子便开始倾轧当时与尚书令王彪之一起执掌朝政的尚书兼吏部尚书谢安。这次帮司马道子忙的,正是谢安的女婿王国宝。此人品行恶劣,谢安很讨厌他的为人,不重用他,王国宝为此怀恨在心。王国宝之妹是司马道子的妃子。王国宝经常在司马道子面前说谢安的坏话,司马道子便将这些再添油加醋地说给司马曜听。
由于测水之战,谢安的大功让很多人眼热,攻击他的人也逐渐多了起来。时间长了,司马曜对谢安的信任便大不如以前。被排挤出建康的谢安于公元385年不幸病逝。
谢安去世后,司马道子如愿以偿地掌握了军政大权,但是司马道子渐渐显露出了其政治野心,也开始让司马曜真正感受到朝政的不安,于是两兄弟之间开始有了矛盾。司马曜对其弟的行为很是厌恶,但念及手足情深,也没有处治他。只好任用了一批有名望的亲信大臣,委以重
任,以便遏制司马道子的力量。但是,司马道子并不是一个就此罢休的人,他立刻招纳了王国宝、王绪等人为心腹。就这样,在朝廷中形成了结党营私的两股力量。
当然,有了自己重用的人才,这个嗜酒成性的司马曜又一次完全将朝政搁在了一边,成天与最宠爱的张贵人饮酒作乐。
公元396年的一天,司马曜跟平日一样,与自己最为宠爱的妃子张贵人饮酒取乐。他狂饮不止,并硬要张贵人再陪他对饮。张贵人已经酒足,难以再饮,极力辞谢。他面露愠色,开玩笑地说:“你今天如敢违抗君命,拒不陪饮,我可要定你的罪!”张贵人一时火起,恃宠起身顶撞说:“妾偏偏不饮,看陛下定我什么罪!”司马曜醉眼蒙睇,起身冷笑一声说:“你用不着嘴硬。你已经年近三十,应该废黜了。我有的是年轻貌美的佳人,难道少了你一人就不成?"说到这里,又大口呕吐,喷得张贵人满头满身都是。当晚,张贵人思来想去,一直想着司马曜的这句话。她想到:司马曜的前两个宠妃都因失宠而被打入冷宫,自己失宠是不是也要在冷宫里度过余生?她越想越感到害怕,越想越心不甘。不知从哪里来的胆量和决心,张贵人让侍女拿来一条厚厚的被子,将司马曜紧紧地蒙在了下面。几个侍女重重地压在上面,任凭司马曜拼命挣扎也无济于事,司马曜竟活活被憋死了。
当时,太子司马德宗年弱,专权的司马道子对这件事的发生,根本没有调查的意思,就以张贵人所说的皇帝于睡梦中“魇崩”做为了结论。所以,这件大逆之事,竟不了了之。只可怜,那一年司马曜才35岁。
病从口入,祸从口出。口是三五之门,祸害由此而生。一个不善辞令、口不择言、语言表达上把关不严的人,他所处的环境往往会混乱不堪。对此,古人早就有过先见之明,对后人也有过警示。三国时,杨修善于卖弄小聪明,凡事都愿意开口点破,使得本来就疑心很重的曹操十分反感。最后,终于因道破“鸡肋”的意义,招来杀身之祸。其实,曹操的意思,别人未必不懂。杨修只道是自己聪明,说话不看场合,图误了身家性命。现实生活中,无论什么时候,我们都应注意说话的艺术。只图一时之快,不注意言语的轻重对错,任性而为,往往会给自己带来
无尽的烦恼!
在中国,素来就有所谓的“逆鳞”之说。也就是说,即使再驯良的龙,也不可掉以轻心。因为在龙的喉部之下约一尺的部位上有“逆鳞”,龙的全身只有这个部位的鳞是反向生长的,如果一不小心触到“逆鳞”,必会被激怒的龙所杀。而其他的部位的鳞任你如何抚摸或敲打都没有关系。所以,我们可以由此推知,无论人格多高尚多伟大的人,身上其实都有“逆鳞”存在。所谓的“逆鳞”就是我们所说的“痛处”,也就是缺点、自卑感。圣人云:“论人情,只向薄处求;说人心,只从恶边想。”人往往就是这样,闲言之时,最喜论人长短;言语间,最爱谈人隐私。说者无心,听者有意,祸当从中来。一夜之间,一传十,十传百,流言蜚语,往往杀人于无形。
时至今日,我们虽然不再崇尚“沉默是金”的信条,但在某些场合还是以少言为佳。
点评
需要牢记的是:白玉破损了,还可以通过磨砺来修复;可一个人的言语失当,就没有办法去补救了。
2。说话要分清场合
[死于慈禧手下的慈安太后]
只要一个人不是哑巴,就会说话。但是不同的人在同样情况下,说出来的话有的让人髙兴,有的让人厌恶。如何把握好说话的分寸和技巧,在人际交往中有着莫大的作用。
唐代文学家、哲学家韩愈曾说:“在官府中当众说人好坏,人们会认为你居心叵测;在闲谈时评说别人,别人会觉得你有敬慕之心。”韩愈的这番箴言,足以引起那些不顾场合随便说话之人的警戒了。
其实,说话也是一门艺术,有些话从某些人嘴里说出,亲切婉转,使人如沐春风;而同样的内容从另一些人嘴里说出,就暴戾生硬,让人难以接受。所以,要想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说话艺术不可不研究。尤其是劝说别人,更要注重分寸,讲究方式,要尽量做到和颜悦色、循循善诱,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这样才更容易达到劝说的目的。
清朝光绪帝载潴继位时年仅4岁,由两宫皇太后垂帘听政。慈禧常单独召见廷臣,有事不与慈安太后商量,慈安太后颇为不平。
年初,慈禧忽然得了重病,征集中外名医治疗都没有效果。后来用产后疏导补养的药治疗,竟“奏效如神”。于是慈安太后知道慈禧失德不检,便以庆贺慈禧康复为名,在钟粹宫摆下酒席,和慈禧共饮。酒过三巡,慈安太后让左右的人下去后,就谈起咸丰晚年的事。她说:“20多年来,两宫相处还算好,有一件事早想和妹妹说了,请妹妹看一件东西。”慈安说着起身从一个匣子里拿出一卷黄绫纸来,原来是咸丰帝临终写给慈安太后的手谕,大意说是若此后那拉氏不安分,可出示此诏命
本书旨在打造第一刁民!...
沈于归从小就特别倒霉,衰神附体。她拼尽了此生所有的运气,遇到了他只要跟费南城在一起,所有霉运通通退散。于是,她就赖上了他。boss,借个运!费南城纠结了一下,开始认真的脱衣服。沈于归惊恐你,你,你要干什么?费南城欺身而上不是要借个孕?沈于归此运非彼孕啊喂!!我拼尽了此生所有的运气...
一觉醒来,世界大变。熟悉的高中传授的是魔法,告诉大家要成为一名出色的魔法师。居住的都市之外游荡着袭击人类的魔物妖兽,虎视眈眈。崇尚科学的世界变成了崇尚魔法,偏偏有着一样以学渣看待自己的老师,一样目光异样的同学,一样社会底层挣扎的爸爸,一样纯美却不能走路的非血缘妹妹不过,莫凡发现绝大多数人都只能够主修一系魔法,自己却是全系全能法师!...
言安希醉酒后睡了一个男人,留下一百零二块钱,然后逃之夭夭。什么?这个男人,竟然是她未婚夫的大哥?一场豪赌,她被作为赌注,未婚夫将她拱手输给大哥。慕迟曜是这...
伴随着魂导科技的进步,斗罗大陆上的人类征服了海洋,又发现了两块大陆。魂兽也随着人类魂师的猎杀走向灭亡,沉睡无数年的魂兽之王在星斗大森林最后的净土苏醒,它要...
一念之间,沧海桑田。打眼带你进入古玩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