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香小说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7章 借力是通向成功的捷径(第2页)

当自己遇到难以处理的事情时,可以借助他人的手去做,无需自己亲自动手,便可坐得其利,使他人不知不觉为我所用,这便是“假手于人借力打力”的真谛。

事实上,古今中外成功的借敌战例数不胜数。战国时期,郑桓公准备攻打郐国,先派人探查郐国的英雄豪杰、忠臣良将和智谋高超、骁勇善战的人,一一列出名单。并承诺一旦打下郐国,将把郐国的良田分送给他们,并分封官爵。然后,郑桓公又在郐国城外设立祭坛,把写下的名单埋在土里,以鸡猪血祭之,对天盟誓,永不负约。郐国国君知道此事后,以为自己国内有人要叛国,一怒之下,把郑桓公所列名单上的人全都杀掉了。郑桓公乘机兴兵攻打郐国,不费吹灰之力就夺取了郐国。

假手于人,不仅可以借助友邻之手达到自己的目的,而且可以借敌之力,以敌制敌。

《兵经百篇借》中对借敌之术作了较全面的阐述。书中说:“艰于力则借敌之力,难于诛则借敌之刃,乏于财则借敌之财,缺于物则借敌之物,鲜军将则借敌之军将,不可智谋则借敌智谋。何以言之?吾欲为者诱敌役,则敌力借矣;吾欲毙者诡敌歼,则敌刃借矣;抚其所有,则为借敌财劫其储;令彼自斗,则为借敌之军将;翻彼着为我着,因彼计成吾计,则为借敌之智谋。”意思是说:自己的力量不够,就要设法借用敌人的力量;直接杀敌人有困难,就要设法借用敌人的刀斧;缺乏金钱,就要设法借用敌人的金钱;缺乏物资就要设法借用敌人的物资;自己缺乏兵将,就要设法借用敌人的兵将;自己智谋行不通的时候,就要设法借用敌人的智谋。

兵不钝而利可全。在兵法中所说的“假手于人”的意思就是自己难以做到的事情,便利用他人的力量,去战胜对手,自己不动干戈,坐享其成。

在古代复杂的军事斗争中,智高一筹的谋略家,为了达到“兵不钝而利可全”的目的,常常采取假手于人借力打力之术,利用外力去击败对手。

在武术格斗中,借力打力是最高的境界;在官场中,借力打力则是最高的权谋。明代时朱元璋占领了太平后,元朝派大批人马赶来围攻。同时,另一处方山寨的所谓“义军”几万人,在元帅陈某的率领下趁火打劫,也来进攻太平。

于是,朱元璋派徐达潜到方山寨“义军”的背后,前后夹击,结果,方山寨“义军”大败,陈某被擒。朱元璋收降了他,但他却是假投降,对此朱元璋也有戒心。

朱元璋把陈某原来手下的兵马给了张天澈,张天澈带领着这些军兵攻打集庆,结果是大败而归。原来,陈某曾暗中写信给他的旧部下,说自己是假投降,要他们打仗不要出力,等自己脱身之后,再回过头来对付朱元璋。

朱元璋知道这件事后,他没有暴跳如雷,而是非常沉着冷静,成功地导演了一场一石三鸟的精彩好戏。

朱元璋找来陈某,对他说:“人各有志,如果你不愿意为我服务,那就随你的便,我朱元璋不会为难你。”陈某立刻反应过来,说自己绝无二心。

朱元璋顺水推舟,就让他领着自己的旧部人马去攻打集庆。陈某自然非常欢喜,他到了距集庆不远的板桥后安营扎寨,派人去集庆城,与守将勾结在一起,根本不攻打集庆。

一转眼到了九月,在朱元璋的精心安排下,张天澈和郭天叙带着自己人马赶到集庆,和陈某的兵马一起进攻集庆。张天澈和郭天叙攻打的是东门,陈某假攻的是南门。

于是,集庆守将把大部分兵力集中在东门,抵抗张天澈、郭天叙两人。他们攻城多次,都没有结果。而陈某这边,却说要犒劳军士,请张天澈和郭天叙到自己的营中来喝酒。就在宴会中,陈某抓住张、郭两人,杀了张天澈,把郭天叙押到集庆,后来被集庆守将福寿处死。两位主帅一死,陈某与福寿内外夹攻,义军大败。

朱元璋借陈某之手杀死了张天澈和郭天叙,成就了自己,把他们原来的兵马全部转到自己手下,而朱元璋也终于当上了义军的最高头领。

多年之后,朱元璋又重演了一回假手于人、借刀杀人的诡计。

在朱元璋消灭了陈友谅和张士诚之后,当时,朱元璋手下都希望他能尽快称王做皇帝,但是,这其中却横亘着一个小明王。

虽然朱元璋听了朱升“缓称王”的建议,忍耐了很长时间,但是,一颗想当皇帝的野心使他坐卧不安。怎么解决小明王这个问题呢?直接杀害小明王倒是易如反掌,可是毕竟太露骨,弄不好会招来很多麻烦。陈友谅当初就是直接杀害了徐寿辉称帝的,结果手下却是离心离德。

朱元璋吸取了陈友谅的教训,想出了一个好办法。有一天,他把大将廖永忠从战场上招回来,让他到滁州去,把小明王和文武大臣等接到应天(集庆)来,还故意提醒他说:“长江风大浪险,一不注意就会有生命危险,你接小明王要特别小心。”

廖永忠当时还不明白朱元璋的意思,出来后仔细一想,立刻就明白过来了。

他从滁州接了小明王等人,从一个叫瓜洲的渡口过长江。当船行到长江中间时,廖永忠暗中派人把小明王的船凿了个洞,韩林儿等人便沉到了滔滔长江之中,被活活淹死了。

廖永忠回到应天后,还假称长江风浪太大,把船打翻了。朱元璋也心照不宣地假意责备了他一番,让他到战场上将功赎罪。廖永忠因此立下了一件奇功。

这样,小明王一死,朱元璋的所有顾虑都打消了。随即,朱元璋便在应天开始修建皇宫。1368年,正式登基称帝。

只要我们能以智取胜,懂得借力打力,很多时候,我们不费太多力气,便能轻松达到我们期望的目标。

62、借他人之力为自己图谋

一致是强有力的,而纷争易于被征服。

——伊索

狐狸是非常聪明的动物,由于他没有力气,个子矮小,因此处境不利。在森林中,狐狸得不到尊敬,没人真正把他放在眼里。为了克服这一点,对于狐狸来说,其中的一个办法就是说服老虎与他做朋友。通过与力大无比、令人畏敬的老虎密切交往,狐狸可以伴随老虎左右在丛林中四处行走,而且享受给予老虎的同样的提心吊胆的尊敬。即使老虎不在狐狸身边,得知狐狸与老虎交往甚密,也足以保证狐狸在旷野中得以生存。假如一只狐狸不能够与老虎交朋友,那么这只狐狸就应该制造一种跟老虎密切交往的假象,小心翼翼地跟在老虎的后边,与此同时,大吹大擂他们之间有着笃深的友谊,这样做,他便制造一种印象,即他的安危得到老虎极大的关注。

狐狸这种做法,便是典型的借光。这个狐假虎威的中国古代智谋,原指狐狸仗着老虎的威风吓唬别的野兽。一般狐假虎威之谋,在世人眼中似乎不算奸诈,主要有狡猾之感,指仗着别人的威力欺压人。这种诡计与常说的“狗仗人势”、“拉大旗作虎皮”、“扶天子以令诸侯”、“借刀杀人”很接近。从谋略学的角度看,指阴谋家借助外力增长自己的势力威风,达到欺压战胜对手的目的。

在现代社会,这种手腕已被政治、经济、文化以及外交等领域广泛运用,而且大有日趋扩展之势。对于人际交往而言,它不失为一种提高自身形象,扩大自己影响的策略和技巧。

在现代社会,借力这种手腕已被政治、经济、文化以及外交等领域广泛运用,而且大有日趋扩展之势。对于人际交往,它不失为一种提高自身形象,扩大自己影响的策略和技巧。

被社会承认,是人的正当追求,对社会进步也有积极意义,而借助名人提高自己的社会知名度,就是被社会所承认的方式之一。同时这也是寻找“朋友”、建立新关系的手腕,不失为做人处世的一种好方法。

许多商业广告喜欢用名人而不惜重金,实际上就是借力策略的应用。有头有脸的人都喜欢用的东西,普通人心理上容易认同:“我和XX用的是同一个品牌的。”从人类的心理上讲,人们往往都倾向于这一点,认为自己找对了“路子”。因此,同样是消费,多一层名人的光环,自然很多人愿意借这个光。

商业上的成败是由细节决定的,很多时候会出现这种情况,明知道过了这一关后,可以挣大把大把的钱,但往往就在这一关口上卡住了,这个时候如有贵人相助,接下来就一帆风顺了。

有一个美国出版商,在总统身上大做文章,不仅推销掉积压的图书,而且还取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一次,该出版商为仓库里堆积如山的图书卖不出去而发愁,忽然他眉头一皱,计上心来。过了几天,他通过朋友送给美国总统一本样书。后来,总统看到了这本书,只浏览了几页,便漫不经心地说:“这本书不错。”出版商闻讯,利用总统这句话大做广告,一个月内把积压图书全部卖光。

然后,又有一批图书积压,该出版商因尝到了甜头,给总统又寄了一本样书。这一回,总统不给面子,评论说:“这本书糟透了!”于是,该出版商在广告中大肆宣传:“本公司有一本总统认为很糟糕的书出售!”不久,该书销售一空。

热门小说推荐
帝霸

帝霸

千万年前,李七夜栽下一株翠竹。八百万年前,李七夜养了一条鲤鱼。五百万年前,李七夜收养一个小女孩。今天,李七夜一觉醒来,翠竹修练成神灵,鲤鱼化作金龙,小女孩成为九界女帝。这是一个养成的故事,一个不死的人族小子养成了妖神养成了仙兽养成了女帝的故事。...

神级文明

神级文明

穿越成了光明神,从此开启招收信徒,发展神国,称王称霸,为所欲为的羞耻日子...

费先生,借个孕

费先生,借个孕

沈于归从小就特别倒霉,衰神附体。她拼尽了此生所有的运气,遇到了他只要跟费南城在一起,所有霉运通通退散。于是,她就赖上了他。boss,借个运!费南城纠结了一下,开始认真的脱衣服。沈于归惊恐你,你,你要干什么?费南城欺身而上不是要借个孕?沈于归此运非彼孕啊喂!!我拼尽了此生所有的运气...

一念永恒

一念永恒

一念成沧海,一念化桑田。一念斩千魔,一念诛万仙。唯我念永恒这是耳根继仙逆求魔我欲封天后,创作的第四部长篇小说一念永恒...

仙宫

仙宫

天书封神榜,地书山海经,人书生死簿!九天之上,是为仙宫!...

唐枭

唐枭

枭者,勇而强也!枭者,首领也!武唐年间,天下大乱,酷吏当道,律法崩散,牝鸡司晨!主角岳峰,生而为枭,家国天下,我大唐男儿当自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