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太阳已经快西斜,是该吃晚饭的时间了。
杨珍珍记得书里提到的情节是在清明后开始的。
在那之前,已经有三月没下过雨了。
前主人在后院种了一些菜,每天都浇水,但也只长出了一些零散的小苗,没法当饭吃。
只好出去挖野菜了。
真倒霉。
没谈情说爱,还是得去挖野菜。
杨珍珍无奈地拿起镰刀,挎上篮子出门。
出了门才发觉,苦命人不只有她一个。
村边有许多妇女和孩子在田边挖野菜。
本来还嫌弃那些野菜不好吃的杨珍珍,立刻跑起来,害怕再晚一会儿连野菜都抢不到。
几月不下雨,大家都是一样难捱,只能出门刨食。
她在树林旁边找到了一些荠菜。
这些荠菜虽然耐旱,但在长期干旱的情况下,长得很差,一株上只有几片绿叶。
她连根一起挖了出来,荠菜根也可以吃,营养价值还不错。
又看到旁边有一丛马齿苋,趴在地上没多高。
幸好原主带着儿子过了十几年,经常挖野菜,否则杨珍珍根本不认得这些东西,只会觉得是猪草。
忙活了好一阵,腰酸背痛才挖了半篮。
这么点儿东西,煮出来也不一定能装满一个碗,哪能吃得饱?
杨珍珍盯着旁边的麦苗动了念头。
这块地正好是原主的。
麦苗矮,穗子也小,她只看了一眼就知道不如后来那些优质品种。
没过多久,提篮装得满满的,手上还拿着一把,心满意足地回家了。
太阳即将落山,杨珍珍肚子也饿了。
得先吃饱再说。
刚打了锅水准备烧火做饭,杨珍珍忽然想到她那个宝贝儿子躺了半天,自己是不是该去看看他。
想着,她走向西屋。
周家的房子虽小但布局传统。
主屋三间房,而东西屋分别是一间长开间。
西屋是周大全的房间,而东屋是厨房和柴房,外面还有鸡舍,但是现在没有养鸡。
能上这种屋子,多亏了周大全会打猎,这比种地赚钱快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