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香小说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三十一章 欲瞒天过海难敌有心人9(第5页)

成都平,以亮为军师将军,署左将军府事。

先主外出,亮常镇守成都,足食足兵。

--《蜀书诸葛亮传》

镇守后方当然是十分重要的工作,但结合“益州险塞”的地缘环境以及成都的地理位置来看,彼时的成都并不处在4战之地,防守的压力相对较小。

刘备将诸葛亮留在后方,难免有大材小用的嫌疑。

另外1个问题,就是诸葛亮镇守成都,便意味着刘备在前线远征。

而刘备远征之际,身边的心腹爱将皆是法正、黄忠等新贵,诸葛亮竟无法涉足其中。

按史料描述推断,诸葛亮对这种尴尬境遇明显存在不满情绪。

比如建安2十4年(219)的汉中之战,在前线物资吃紧的时候,诸葛亮竟在后方与杨洪商议此次战争的必要性,杨洪则激动地表示“无汉中则无蜀”、“男子当战,女子当运,发兵何疑”。

先主争汉中,急书发兵,军师将军诸葛亮以问(杨)洪,洪曰:“汉中则益州咽喉,存亡之机会,若无汉中则无蜀矣,此家门之祸也。

方今之事,男子当战,女子当运,发兵何疑?”--《蜀书杨洪传》

从杨洪“发兵何疑”的答复中,不难看出诸葛亮对发兵汉中持抵触态度,即对刘备的决策存在抵触态度。

如果说诸葛亮认识不到汉中的战略地位,明显是不符合实际情况的;比较合理的解释,就是诸葛亮对自己长期退居2线的境遇有所不满。

尤其是考虑到此次战役中法正大放异彩,1时间风头无2,这无疑更会令诸葛亮感到不平。

陈寿认为法正与诸葛亮“好尚不同,以公义相取”,可见2人存在竞争关系。

法正得志,愈加反衬出诸葛亮的失意。

不过诸葛亮也并非全无动作,比如他趁着法正远征汉中之际,表举杨洪担任蜀郡太守,顶替了法正的职务。

诸葛亮与(法)正,虽好尚不同,以公义相取。

--《蜀书法正传》

时蜀郡太守法正从先主北行,(诸葛)亮于是表(杨)洪领蜀郡太守,众事皆办。

--《蜀书杨洪传》

实际在刘备入川至称帝的十年时间中(211-221),诸葛亮长期处在“地位尊崇,束之高阁”的尴尬境地,尤其难以染指兵权。

而在军事事务之外,刘备对诸葛亮的态度虽是“敬信”,但也并非言听计从。

先主既敬信(诸葛)亮,加察(彭)羕行事,意以稍疏,左迁羕为江阳太守。

--《蜀书彭羕传》

举例而论,诸葛亮攻讦政敌彭羕的建议,便被刘备顺利采纳(见《彭羕传》);但同样作为诸葛亮政敌的法正,由于得到刘备的“爱信”,便毫发无损。

诸葛亮甚至悻悻地表示“如何禁止法正,使不得行其意邪?”

或谓诸葛亮曰:“法正于蜀郡太纵横,将军宜启主公,抑其威福。

亮答曰:“……法孝直为之(指刘备)辅翼,令翻然翱翔,不可复制,如何禁止法正,使不得行其意邪?”--《蜀书法正传》

学者宋杰认为诸葛亮如此行事,1方面属于审时度势、看人下菜碟;另1方面也佐证了其地位的下降,君臣关系已不再像之前那样如鱼得水,因此无法畅所欲言。

观孔明此言,不以汉主伐吴为可,然而不谏者……也表明他们的君臣关系虽然依旧融洽,但已不是像起初那样如鱼得水。

--《从军府到霸府——蜀汉前期最高军政机构的演变》

那么,当刘备称帝,也就是践祚后,2者关系又是如何变化的呢?

下1章咱们继续说。

热门小说推荐
唐枭

唐枭

枭者,勇而强也!枭者,首领也!武唐年间,天下大乱,酷吏当道,律法崩散,牝鸡司晨!主角岳峰,生而为枭,家国天下,我大唐男儿当自强...

龙王传说

龙王传说

心潮澎湃,无限幻想,迎风挥击千层浪,少年不败热血!...

神级文明

神级文明

穿越成了光明神,从此开启招收信徒,发展神国,称王称霸,为所欲为的羞耻日子...

你好,King先生

你好,King先生

云想想上辈子是个风风光光的大明星。这辈子她想要做个兢兢业业的好演员。爱惜羽毛,宁缺毋滥,不靠粉丝数量说话,作品才是底气。脚踏实地的靠自己一步步迈向王座,却一个不小心与那位世界级大佬产生纠葛。从此以后大佬会悄悄在微博上关注她,会以送她高科技保护物品为由,制作一个只有无名指能够戴上的戒指套路她,会美其名曰他们家族以让恩人涉险为耻辱而监视她!直到她被他箍在怀里你现在太危险,只有做我的太太才能安全。云想想...

霸道帝少请节制

霸道帝少请节制

言安希醉酒后睡了一个男人,留下一百零二块钱,然后逃之夭夭。什么?这个男人,竟然是她未婚夫的大哥?一场豪赌,她被作为赌注,未婚夫将她拱手输给大哥。慕迟曜是这...

妖夏

妖夏

盛夏不老不死了上千年,看尽了想到想不到的各种热闹。没想到,她却也成了别人眼里的热闹,在一群不靠谱参谋的参谋下,屡战屡败,屡败屡战本闲初心不改,这本立志要写回言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