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孙嘉淦终于踏上了天津卫的土地,如今的天津卫已完全成了一个大军港,明军占领天津卫后就着手把天津卫城打造成了大明在北方的重要基地。不仅完善了天津卫港口,重新修筑了大沽口炮台,就连天津卫城也同以前不一样了。
现在的天津卫集军港、中转仓储、军营于一体,不仅东海舰队驻扎在军港中,来往南北的商船也不在少数,此外天津卫还有近万陆军驻扎,再加上扩城修筑工事所征派的民夫,整个天津卫热闹异常。
对于天津卫,孙嘉淦并不陌生,因为他本就是北人,康熙四十七年时,孙嘉淦就是从天津卫登船去的江南,那时候的孙嘉淦只是山西兴县一个二十出头的穷秀才,迫于家境贫寒,再加上江南好友相约,孙嘉淦离开家乡南下求学。
这一走就是五年时间,孙嘉淦自己都没想到他居然会以另一种身份回到北方。
当年到了江南,孙嘉淦游学苦读,只想过两年回去后参加科考,但谁知道后来江南袁奇举兵,转眼间局势变幻,被卷入战乱的孙嘉淦身无分文,只能勉强在杭州为人抄写度日。
随后,先是袁奇兵败,紧接朱怡成又在宁波崛起,之后杭州城被明军攻破,孙嘉淦这时候就更难回去了。
直到朱怡成占领南京,重复大明后,为招揽天下士子开考科举。那时候已落魄无比的孙嘉淦咬一咬牙,参加了当年恩科,谁想一举考中。
中了进士后的孙嘉淦先在翰林院为官,一年后被调任宜兴知县,在其任上孙嘉淦为官清廉秉公,更敢言直谏,政绩卓越。当了一年多的知县,孙嘉淦被邬思道看中,推荐调至应天府,短短一年后就升为应天同知。
成了应天同知,可以说孙嘉淦已一步踏入中层官员的行列了,而且以他的年龄和能力只要不出差错,十年之后执掌一部也是有可能的。
不过,前些时候大明拿下北京城,北京作为大明故都,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经军机处各大臣商讨,报朱怡成同意,孙嘉淦在几位候选人中脱颖而出,由应天同知升迁顺天府尹,踏进了中高级官员行列。
选择孙嘉淦担任此职,一是出于他的人品和能力,二来也是考虑孙嘉淦原本就是北人,对于北地情况比较了解。再者,孙嘉淦做事极有魄力,不畏强权,敢言敢当,把他这样一个人摆到这个位置,无论是朱怡成还是军机处都比较放心。
“您可是孙锡公孙大人?”正当孙嘉淦打量着这熟悉却又陌生的天津卫时,一个肩有一颗银星的近卫亲军军官走上前来,行礼后问道。
“我就是孙嘉淦,不知校尉是……?”
“回孙大人,在下是近卫亲军林帅属下参谋郑群,受林帅委派前来接孙大人。”
“林帅有心了,还烦劳郑校尉来接。”孙嘉淦闻得对方是林建章派了接自己的人顿时和颜悦色点了点头。
郑群告诉孙嘉淦,今日正好有运输车队由天津卫至北京城,他们可以跟随车队一起去北京。毕竟现在虽说北京附近已全部被明军所掌握,天津卫至北京城的道路比较畅通,不过眼下北方清廷势力依旧很大,再加上明军限于兵力和其他问题依旧无法百分之百控制住直隶周边,为了安全起见,明军物资运输都是组成车队,然后由部队押运前往,以防止清军半路偷袭。
对于这个安排,孙嘉淦并无什么异议,毕竟他刚来北地,于北京的情况还不了解,而且林建章派人来接他自然已全考虑周全,跟着郑群走就是了。
当郑群询问孙嘉淦所携带的行李、家人、部属等等在何处,以便他做安排的时候,孙嘉淦指着一旁两个仆人加几箱子书告诉他就是这些,郑群略有诧异,他没想到孙嘉淦作为三品官千里上任居然如此简单,要知道如今大明对于官员俸禄可是不少,以孙嘉淦的级别和收入,养上十几个仆人再带几个师爷是轻而易举的事,至于行李之类更不会如此寒酸。
不过,郑群也未说什么,就让人去安排了。过了不久,郑群告诉孙嘉淦已安排妥当,现在就可启程。孙嘉淦点点头,随后跟着郑群来到车队,上了一辆准备好的马车,一行人向着北京城而去。
由天津卫至北京,车队路线是先经廊坊停留一日,第二日再启程于午后到北京城。
这一路上,孙嘉淦也没闲着,向郑群询问了些关于北京城的事。郑群是林建章的参谋,同时也是他特意派来迎接孙嘉淦的,对于北京城的情况比较了解,当即一一为他讲述。
孙嘉淦听得仔细,有不明之处也问了个详细,就这样一问一答,等他进了北京城的时候,对于北京现在情况大致也就有了个底。
进了北京城,第一件事当然要去兵部,也就是现在北方战区的总指挥部。一来孙嘉淦要拜访王东、林建章、庄岩这三位,二来他作为顺天府尹到北京当然是要接手北京城的管理。
而现在,北京城因为战局情况依旧是军管,由军管转为政府智能部门负责,其中还有许多工作要做。
孙嘉淦能力虽强,但他是一人上任,府衙的情况和一系列工作都需要部队方面协助,要等慢慢把班子搭建起来才能发挥作用。
对于孙嘉淦的到来,众人早就有所准备,王东以军机大臣的身份告诉孙嘉淦,一应需求他和林建章等人都会大力支持,而且先期会把负责军管的治安部队派给孙嘉淦以进行协助。
不过,对于政府结构,这些就要靠孙嘉淦自己来了,清廷西狩之后,朝中有身份的官员几乎逃了个一干二净,留下来的不是小官就是小吏,这些人中哪些可用,哪里不能用,孙嘉淦可直接决断,无论是军机处还是朱怡成那边,他们需要看的只不过是结果。
对此,孙嘉淦早就有所准备,同王东等商谈后就正式走马上任。不得不说,孙嘉淦此人能力的确很强,短短几日之内,他就从之前的满清官吏中先挑出了一些人来,再加军管方面派给他的军官组成了一个大致的府衙结构,随后就开始一步步着手接过整个北京城的管辖。
之前军管,虽然稳定了北京秩序,但军管替代不了政府部门,当政府部门的架子搭起来后,一些职能也开始逐渐运转。再加上军方的支持和大明政府后期不断向北京派遣中下级官员以充实各部门后,北京城也渐渐完成了过渡。
但孙嘉淦的工作依旧日夜繁忙,自来北京城后他几乎没怎么休息过,每日里都在无数的事务中度过。
就像现在,除去一些小事,摆在他眼前的就有两件大事,这两件大事都是迫在眉睫的。
第一件事,就是皇宫。
清廷西狩,明军入城后清扫城中残敌,同时暂封了紫禁城。这样做是林建章等人出于考虑,紫禁城是皇帝居所,他们作为武将直接接手很不合适,所以暂封皇宫,一是为了避嫌,二来也是等待南京正式派人来接手处置。
这件事就需要孙嘉淦来进行处理,现在紫禁城虽然暂封,但不能说紫禁城内就没有人了,留下来的宫女太监还有不少,再加上锦衣卫作为皇帝亲军暂时充作侍卫,以守卫皇宫。
孙嘉淦到任后,对于皇宫中的宫女太监进行了删选留用,同时依造大明内宫要求重新进行调整。这些情况孙嘉淦也写成了详细奏折转报至南京,朱怡成对此并无异议,不过朱怡成提出三点要求。
这三点要求其一是必须确保皇宫完整,宫内物品整理归档不得遗失。其二是对于留用人员删选必须严格,无论是宫女还是太监要做成档案,此事需锦衣卫参与。其三就是去处皇宫内关于满清的痕迹,无论是宫门匾牌还是装饰,但凡有满清痕迹的一应不能留存。
毕竟,大明以后是要以北京为都城的,一个大明的皇帝在有明显带有满文满饰的皇宫中居住不成了天下人的笑柄?虽说现在大明财政困难,一时间还拿不出银子来重新修缮紫禁城,但只是进行简单的去处满清痕迹这点还是能做到的。
而第二件事更是重要,这件事是孙嘉淦离开南京时朱怡成特别关照的,那就是叮嘱孙嘉淦打听当年其祖父朱慈焕,也就是崇祯帝第五子,民间俗称的朱三太子,后名为王士元,和其父王兟(朱和兟)、叔父王在(朱和在)、堂弟王钰宝(朱怡钰)等人尸骨的下落。
当年,康熙狠下毒手,对他们施以极刑,后来朱怡成闻讯后在南京为其各人立了衣冠冢进行祭拜,而今北京城已经拿下,自然要收其尸骨以入土为安,这件事实际上锦衣卫一直在查询,但由于当时只知道其残尸被丢到了城外乱坟岗,至于究竟在何处却一直无法确定,所以让孙嘉淦到任后仔细打听。
末世时期战死的老军团长,重生为末世结束五百年后的新世纪小鲜肉(?)每当我脑子里响起BGM的时候,就觉得自己无所畏惧。方召。...
宁芝作为大晋朝第一奸臣世家嫡女,风光无限。无他,便是这半壁江山都要仰仗宁家,纵然是皇家最尊贵任性的二皇子裴珩,也只能忍着。 宁芝笑着二殿下,不如你我豪赌一场如何?输了,我嫁给你。若是赢了么,不仅是我主天下,连二殿下的人,心,也都一并是我宁芝的,如何? 裴珩嗤之以鼻,一个小女子也敢要帝位么?就陪她赌一场又如何?他还能输了不成?总要叫她知道厉害!...
一觉醒来,世界大变。熟悉的高中传授的是魔法,告诉大家要成为一名出色的魔法师。居住的都市之外游荡着袭击人类的魔物妖兽,虎视眈眈。崇尚科学的世界变成了崇尚魔法,偏偏有着一样以学渣看待自己的老师,一样目光异样的同学,一样社会底层挣扎的爸爸,一样纯美却不能走路的非血缘妹妹不过,莫凡发现绝大多数人都只能够主修一系魔法,自己却是全系全能法师!...
穿越三年,长在乡间,有母无父,不见大千。就在张寿安心种田教书的时候,有一天,一队车马造访,给他带来了一个未婚妻。当清俊闲雅的温厚乡下小郎君遭遇美艳任性的颜控千金大小姐,鸡飞狗跳的故事开始了。...
这个江湖。有武夫自称天下第二一甲子。有剑仙一剑破甲两千六。有胆小的骑牛道士肩扛两道。但一样是这个江湖,可能是江湖儿郎江湖死,才初出茅庐,便淹死在江湖中。可能对一个未入江湖的稚童来说,抱住了一柄刀,便是抱住了整座江湖。而主角,一刀将江湖捅了个透!临了,喊一声小二,上酒...
九天大陆,天穹之上有九条星河,亿万星辰,皆为武命星辰,武道之人,可沟通星辰,觉醒星魂,成武命修士。传说,九天大陆最为厉害的武修,每突破一个境界,便能开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