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受了汪景祺一顿马屁,朱怡成笑着连连摇头,指着一旁让他坐。
就算面对朱怡成,汪景祺倒也不客气,道了谢后安安稳稳地一屁股坐下。朝中曾有人攻击汪景祺只懂溜须拍马,但许多人并不知道,汪景祺这些仅是表相,实际上他骨子里是异常骄傲的。
“皇爷让微臣过来,可是有事?”坐下后,汪景祺也不客气,大大咧咧地问。
“你先瞧瞧这个。”朱怡成直接把那份关于八阿哥为太子的报告丢了过去,汪景祺接过翻开一看,先是微微一愣,这事是锦衣卫刚刚报来的,除朱怡成外也只有锦衣卫指挥使张冉和几位军机大臣知晓,其余朝中官员还未接到消息。
一目几行,很快就看完了,汪景祺略一沉思后拱手问:“皇爷可是想借此事让微臣做些什么?”
朱怡成微微点头,反问道:“依你看,宣传部应该如何应对此事?”
“这……。”汪景祺想了想,试探道:“胤此人颇有才干,据说也深得康熙重视,在其十七岁时就受封为贝勒,而后又加封为郡王和亲王,在康熙各子中能力算得是出类拔萃。另外,此人在清廷上下口碑甚好,结交广阔,更有八贤王之称,所以康熙立他为太子,可以说是众望所归,理所当然。”
说到这,汪景祺看了眼朱怡成,笑着又道:“不过,这些都是表面,实际上以臣所知,康熙对于此子防范甚深,虽看起来康熙待他不薄,更是接连重用,但实际上却丝毫不肯让他染指朝中权利。其他的不说,仅从康熙令他管理广善库,并属理内务府的安排来看,其位虽尊,却不掌实权,甚至连其他执掌一部的皇子都不如。皇爷您想,假如康熙早就打算把他作为太子培养的话,如何会这样做呢?”
顿了顿,汪景祺又道:“去年之时,旧太子被废,康熙曾让群臣推举太子,而当时清廷推举胤的可不在少数,其中更有马齐、佟国维、李光地等满汉重臣,可结果又是如何?马齐事后被罢职,直至不久前才被复职重出,佟国维被遏令归家休养,至于李光地据说也被同意告老还乡了,至于其他人,康熙也一一敲打,都未放过。由此可见,康熙从来没有让他担任太子的想法,之前所谓推举只不过是试探而已。”
说到这,汪景祺拿起了手上的报告道:“所以,康熙如今立他为太子,这表示清廷内部已有激斗,胤在公推太子失败后不甘心就此罢手,联合满清王公大臣借今局势逼迫康熙做出如此选择。臣以为,可借清廷目前情况离间各方,使康熙、清太子和朝中王公大臣相互争斗,从而让我大明渔翁得利。”
“那依你来看,又如何挑拨离间,让各自反目呢?”朱怡成笑眯眯地问。
“这个……。”汪景祺想了想道:“回皇爷,此事还待臣仔细琢磨,但无非是让其父子、君臣相互猜忌而已。其实从目前来看,清廷上下已有裂痕,我等只需找个切入点火上浇油即可。康熙此人自视甚高,又当了那么多年的皇帝,他是绝对不会甘心如此的。”
朱怡成点点头,对于汪景祺的看法他表示认同,这也是他特意把汪景祺给招来的原因。不过,对于具体如何做,朱怡成却有另外考虑,火上浇油固然好,但这油一旦浇的不当,说不定就把这把火给浇灭了。对此,朱怡成告诉汪景祺,此次行事和之前不同,他需要宣传部和锦衣卫私下配合,在满清,尤其是北京城内散布关于议政王制度的谣言。
如果仅仅是康熙和八阿哥之间的争斗,这算不了什么。毕竟康熙当了那么多年皇帝,其权谋不是普通人可比的,何况清廷忠于康熙的人可不少,既然他之前废过一个太子,那么等此事逐渐淡去后,再找理由废掉另一个太子也是举手之劳。
朱怡成需要的是满清上下彻底离心,使得康熙的皇权和满清祖制造成直接冲突,从而在其中获取利益。而要做到这点,就必须从议政王制度入手,也就是挑起满清的八王议政,再加上新太子和康熙之间的矛盾,把这水搅的更浑。
听完朱怡成的打算后,汪景祺是一脸佩服,连声称赞朱怡成深谋远虑,为臣所不及。
“行了行了,这些拍马屁的话就不用多说了,此事就交由你去办,要仔细办,用心办!除朕和张冉外,其余人都不得告诉实情,只要把这事办好了,朕定重重有赏!”
汪景祺想都没想一口答应,同时他如同一个即将要上战场的将军一般感觉到全身热血沸腾。一旦真的能挑起满清内乱,他汪景祺必能名扬四海。向来,汪景祺最为佩服的就是春秋战国时的那些谋士,凭借三寸不烂之舌搅动天下,既能兴一国,也能灭一地,而如今,他汪景祺就将效仿前贤,做此壮举。
汪景祺的动作极快,原本对于满清制度颇有研究的他,再加上锦衣卫的协助,仅仅半个月不到就弄出了些成绩。很快,关于康熙年老昏庸,已无当年英明的传言在清廷控制区内逐渐流传,而同这些传言一起流传的还有当年努尔哈赤创建八旗所制定的议政王制度的解释,在传言中,当年的努尔哈赤之所以要推行议政王制度,其目的就是要避免大汗(皇帝)的无能,用这种方式在皇帝无法履行职权,或者说无法带领后金(大清)走向胜利的情况下,能够有另一种替代来解决这个问题。
满清入关已近百年,经过入关前的皇大极和入关后的顺治和康熙三朝,八旗的地位逐步下降,议政王制度也等于名存实亡。其他不说,仅仅是八旗各旗主,许多在旗的满人自己都搞不清自己的真正主子是谁,这也是康熙一直所要达到的目的。
这些传言在平常人耳中只是听个新鲜,但在旗人听来却是不同。而且这些年,康熙在执政中的确大不如前,其他的不说,仅是江南和各地的叛乱越演越烈,再加上丢掉江南后,清廷财政也出了问题,现在清廷为维持军力和统治不仅增加民间税赋,更减少了对旗人的待遇,这直接影响到了旗人的“铁杆庄稼”。
满清入关,就此坐了天下,当年骁勇善战的八旗也从游牧民族摇身一变成了人上人,许多八旗子弟除了一些有出息的外,绝大多数人都已失去了祖辈的血性,从而变成了架鹰飞鸟,走马溜狗之辈。
在他们看来,拿下天下如今享受富贵是理所当然的,可一旦朝廷削减了他们的待遇后,这些人心中不免得就有了怨气。
这些人数量虽不多,但影响力却不少。一句老话说的好,做成一件事很难,但要毁掉一件事却是非常容易的。还一句话,就是成事不足败事有余,指的就是这些。
当这些谣言逐渐传到京中的时候,本就有打算恢复议政王制度的各王公哪里还按捺得住?在他们看来,之前联合起来威胁康熙,逼迫他把八阿哥扶上了太子之位,这是满清王公的一大胜利,而这个胜利也让他们看到了皇权并不是不可挑战的,也许再努把力,这议政王制度的确能够恢复,一旦恢复了这个制度,那么各旗旗主就能同皇帝平起平坐,这天下就是大家的了。
一股暗流就此在北京涌动着,此时此刻康熙还未得知,相比之前,这些人做的更为隐秘,但是这些事却瞒不了新任的太子,毕竟八阿哥的太子之位是这些人给推上去的,在他们看来,太子也是站在八旗这边的,可坐上太子之位的八阿哥却对此另有想法,因为他从中感受到了从所未有的危机。
这些王公大臣想的没错,八阿哥之所以能坐上太子之位的确是利用了他们的力量才能得尝所愿,可如今他已是太子了,已成了大清的储君。在这种情况下,议政王制度一旦成功,那么所分的就是皇权。
太子,代表的就是皇权的一部分,如果把这部分权利分出去让各旗旗主掌握,那么他当初何必去争夺这个太子呢?
可要阻止这些人,他这个太子又极为难做,毕竟他是大名鼎鼎的贤王,刚刚坐上太子之位就翻脸,不仅有愧他的贤王之名,更会让跟随自己的人离心离德。
再者,没了这些人的支持,他这个太子又拿什么和康熙去抗衡?八阿哥心里很清楚,康熙从来没有想过让自己当太子,如今父子两人表面上父慈子孝,可实际上已成了仇人,如果不是康熙顾及自己背后的力量,早就直接向他下手了。一旦自废武功,非但得不到权利,就连太子之位都难保,说严重些,以他对康熙这个父皇的了解,这位仁君弄不好不仅会废了自己这个太子,甚至会把自己贬为庶人并圈禁起来,到时候就后悔莫及了。
末世时期战死的老军团长,重生为末世结束五百年后的新世纪小鲜肉(?)每当我脑子里响起BGM的时候,就觉得自己无所畏惧。方召。...
宁芝作为大晋朝第一奸臣世家嫡女,风光无限。无他,便是这半壁江山都要仰仗宁家,纵然是皇家最尊贵任性的二皇子裴珩,也只能忍着。 宁芝笑着二殿下,不如你我豪赌一场如何?输了,我嫁给你。若是赢了么,不仅是我主天下,连二殿下的人,心,也都一并是我宁芝的,如何? 裴珩嗤之以鼻,一个小女子也敢要帝位么?就陪她赌一场又如何?他还能输了不成?总要叫她知道厉害!...
一觉醒来,世界大变。熟悉的高中传授的是魔法,告诉大家要成为一名出色的魔法师。居住的都市之外游荡着袭击人类的魔物妖兽,虎视眈眈。崇尚科学的世界变成了崇尚魔法,偏偏有着一样以学渣看待自己的老师,一样目光异样的同学,一样社会底层挣扎的爸爸,一样纯美却不能走路的非血缘妹妹不过,莫凡发现绝大多数人都只能够主修一系魔法,自己却是全系全能法师!...
穿越三年,长在乡间,有母无父,不见大千。就在张寿安心种田教书的时候,有一天,一队车马造访,给他带来了一个未婚妻。当清俊闲雅的温厚乡下小郎君遭遇美艳任性的颜控千金大小姐,鸡飞狗跳的故事开始了。...
这个江湖。有武夫自称天下第二一甲子。有剑仙一剑破甲两千六。有胆小的骑牛道士肩扛两道。但一样是这个江湖,可能是江湖儿郎江湖死,才初出茅庐,便淹死在江湖中。可能对一个未入江湖的稚童来说,抱住了一柄刀,便是抱住了整座江湖。而主角,一刀将江湖捅了个透!临了,喊一声小二,上酒...
九天大陆,天穹之上有九条星河,亿万星辰,皆为武命星辰,武道之人,可沟通星辰,觉醒星魂,成武命修士。传说,九天大陆最为厉害的武修,每突破一个境界,便能开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