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香小说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389章 北京北京天津卫(第2页)

政治上,?北京是朱棣的龙兴之地。迁都北京,有助于削弱南京旧势力的影响,巩固他的统治基础。这是最主要的原因。

军事上,北京?依山傍海,北靠?燕山,西依?太行,地理环境优越,能攻能守,完全可以依托?长城快速调动军队,抵御北方侵略。迁都北京,天子守国门,显示出了强大的军事自信和对抗外侮的坚强决心。

明成祖花了六年时间,疏浚会通河,同时开凿淮安附近的清江浦,使大运河重新畅通。南北漕运被打通后,各地发往北平的货运成本降至极低。明成祖于是召集群臣,正式商议迁都北平事宜。

兹事体大,也就皇帝敢提议。

自古以来,华夏民族以中原为天下中心,视中原为文明的起源、民族的摇篮。中原汉人政权不是定都西安,就是建都洛阳,就连建都南京都被视为偏安一隅,什么时候在北平建过都?

于是反对者甚众。

反对理由主要有两个。一个是迁都会给财政造成巨大压力,一个是建都北京,将令北方防线向北京集中,从而破坏北方边防的均势。

反对派的顾虑不是毫无道理。定都北京,确实使明朝面对北方少数民族侵袭时失去了战略纵深,这也是后来引起土木堡之变、袁崇焕之死的潜在原因。

当然,也有不少赞成迁都的,他们的理由前面已经提到过,这里不再重复。土木堡之变后,明朝因此才能坚决迅速地组织北京保卫战。

然而,老朱家的人脾气都一样。他们所谓的商议,从来不是商量能不能办,而是商量该怎么办。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对于那些提出反对意见的人,明成祖全部革职查办。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他没时间也没耐心,像当年北魏孝文帝一样慢慢耗。

第二年,北京紫禁城正式动工兴建。新建成的北平城周长四十五里,规制方正。明成祖下诏正式迁都,以北平顺天府为京师。而以南京应天府为留都,仍保留南京六部。

公元1421年正月,明成祖登临北平奉天殿,会见百官,大祀南郊,迁都大政至此基本完成。

关于定都北京,在有明一代尚有反复。

明仁宗为太子时,长期在南京监国,对这里更有感情,他即位后下令修葺南京宫殿,并称北平为行在,事实上废除了北平的京师地位。但他只当了不到一年皇帝就驾崩,未能如愿还都南京。明英宗继位后,正式确定北平的国都地位,不再称行在。

永乐迁都后,汉人政权对华北地区的控制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北京从此成为全国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中心。经过代代修缮、保留至今的北京故宫紫禁城,以一条中轴线贯穿南北,左右对称,富丽堂皇,成为中国封建社会建筑史上的不朽杰作。其规制便由永乐时期奠定。

在北京朝阳区东坝一带,至今还有许多与明成祖朱棣有关的地名,如马厂、马房、驹子房、行宫庙等等。这是因为东坝地区当年水草丰美,适合牧养马匹,一度被建设成为御马苑。

而早在公元1404年,明成祖已在天津筑城,设天津卫。所谓天津,意谓“天子经由之渡口”。明代嘉靖年间所立之《修建三官庙碑》,记载了天津赐名、筑城、设卫的经过。

喜欢跟着姓名学国学请大家收藏:(www。xiakezw。com)跟着姓名学国学

热门小说推荐
龙王传说

龙王传说

心潮澎湃,无限幻想,迎风挥击千层浪,少年不败热血!...

最后一个使徒

最后一个使徒

黄沙掩埋了白骨,夕阳下的风中,有着血腥的味道。大陆的痛楚,在朝着四面八方扩散,当大爆炸的历史出现拐点的时候,当巨大的钢铁要塞横亘而过,遮蔽住人们视野的时候...

霸道帝少请节制

霸道帝少请节制

言安希醉酒后睡了一个男人,留下一百零二块钱,然后逃之夭夭。什么?这个男人,竟然是她未婚夫的大哥?一场豪赌,她被作为赌注,未婚夫将她拱手输给大哥。慕迟曜是这...

我真不是学神

我真不是学神

苏恒重生平行世界,却发现这是大明650年,崇祯大帝是人类第一位灾变境强者,只身渡星宇,单手灭星球,无数高中大学,教导的是人体修炼进化学说,精英大学生飞天遁地翻云布雨。叮,超级学神系统正式开启...

全职法师

全职法师

一觉醒来,世界大变。熟悉的高中传授的是魔法,告诉大家要成为一名出色的魔法师。居住的都市之外游荡着袭击人类的魔物妖兽,虎视眈眈。崇尚科学的世界变成了崇尚魔法,偏偏有着一样以学渣看待自己的老师,一样目光异样的同学,一样社会底层挣扎的爸爸,一样纯美却不能走路的非血缘妹妹不过,莫凡发现绝大多数人都只能够主修一系魔法,自己却是全系全能法师!...

天影

天影

阴阳分天地,五行定乾坤。天穹之下岁月沧桑的中土神州,正是仙道昌盛的时代,亿万生灵欣欣向荣。纵横千万里间,总有人间一幕幕悲欢离合,在恢弘长生的仙道中上演着。有光便有暗,天穹之下光辉之中,仍有沉默的影子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