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直到她得了父亲给她取的名字。
这时她的年纪已经来到了约莫五、六岁,是东陆的男孩子们开蒙读书的年纪。
是的,直到五、六岁!她才从素未谋面的父亲那里得到一个名字!一个名分!
但洛莹能够感受到,这个时候的文英才,是不恨她的父亲的。
她从诞生起就从未感受过亲情的温暖。
于是哪怕是父亲指缝间遗漏下的沙粒般大小的温情,她也甘之如饴。
她对父亲的所有认知,全部来源于她那大字不识的奶娘。
在奶娘眼里,文英才的父亲自然是极为杰出的人物了,为尊者讳,她不可能说他的坏话。
反而会按照自已从小到大逆来顺受的人生经历,教导文英才,绝不要怪她的父亲,要怪……就只能怪她自已了。
虽然这很残忍,也很荒唐!
但仔细想想,奶娘难道不爱文英才这个喝自已的奶长大的乖巧懂事的孩子吗?
难道她就不心疼文英才的遭遇?
可是世俗已经塑造了她的底色、她的思想、她的观念。
奶娘也不过是个被东陆文庙宣扬的礼教影响了一生的可怜女人罢了。
她只是凭借生命本能的趋利避害,用自已的生存方式,用自已所熟悉的那一切,来教育文英才罢了。
而她的生存方式、以及她所熟悉的,便是“逆来顺受”!
便是“男主外女主内”!
便是“在家从父,出嫁从夫,夫死从子”!
她所了解的在她身旁绝大多数女人的一生,也正是如此,完全地与男性绑定,而没有自我的空间!
她眼中幸福的女人,是有个好父亲的女人、嫁了个好男人的女人、有个好儿子的女人。
却偏偏不是拥有自已自由意志与追求的女人。
奶娘是个可怜人,但可怜人也有可恨之处。
或许正是她的言传身教,给文英才奠定了可悲的底色与精神内核,才让她后来的觉醒既不彻底、也无意义。
但奶娘的教育,只是酿造出文英才人生悲剧的很小一部分。
真正的罪魁祸首……
即使梦境还没有结束,但洛莹也已经猜到了答案,
无疑正是文英才的父亲。
但在她成长的期间,究竟发生了什么,才会让后来的文英才在藏宝山中迷失、甚至诞生出自毁倾向?
明明按照梦境中的发展,她的父亲给她取了名字,给了她名分,这不是向好的发展吗?
洛莹充满了疑惑,也只能顺着梦境的发展继续往下看去了。
反正现在的梦境还算稳定,还没有恶化,就暂时不需洛莹出手相助。
最好的情况,当然是她白来一趟,文英才自已就在梦中与自已和解,明悟已身已道。
最坏的情况,才需要洛莹的拼命……